汽车品牌的故事(十):永远的三尖星
Gottlieb Daimler比Carl Benz大十岁,两人的出生地相隔只100公里,都在德国南方。两人都酷爱机械玩意,但互不相识,各自独立发明了汽车。奔驰的发明是一辆三轮汽车,有方向盘等全套装备;Daimler则是将一辆马车装上发动机,真正是一辆“不用马的马车”。
第一辆奔驰三轮,这是汽车世界的亚当和夏娃合体
Daimler和奔驰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互相竞争,其中Daimler的总工程师是Wilhelm Maybach,而Emil Jellinek是Daimler的主要经销商,Emil本人也用Daimler的汽车参加赛车。
Daimler为Emil Jellinek特意制造了一辆小巧、轻快的汽车,Emil用他10岁的女儿Mercedes(西班牙语中意为优美)命名,从此Mercedes成为老少爷们嘴里念叨得最勤快的女孩名字。Mercedes的名声之大,不久所有Daimler的汽车都用Mercedes的牌号,Emil也改名Emil Jellinek-Mercedes,还自嘲说:“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老爸用女儿的名字取名的”。
Mercedes Jellinek,这黄毛丫头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不费吹灰之力,她就成了世界上男人嘴里念叨得最多的女孩
与此同时,奔驰启用一个圆形标志,外面是蓝色的圆环,镶嵌桂冠图样,里面是金色的圆形,中间大书BENZ。Daimler没有什么特别的商标,就是大书DAIMLER而已。
Gottlieb于1909年去世,Wilhelm Maybach也离开Daimler去和齐柏林伯爵合作,制造飞艇发动机。Daimler由两个儿子Paul和Adolf经管。Paul和Adolf想给父亲留下的公司取一个醒目的标志。他们想起父亲曾经在Deutz发动机公司供事时用过一个星形标志。父亲还在一张写个妻子的明信片上绘上自家房子,上面画上一颗星,告诉妻子这是他的幸运之星,以后终将闪耀在他的公司头顶的天空上。于是两儿子决定将三尖星和四尖星同时注册作为商标,但最后只用了三尖星,象征Gottlieb的梦想:用内燃机作为驰骋于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动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经济全面萧条,奔驰和Daimler都单干不下去了,在1926年终于合并。
Paul Daimler本人是一个很出色的发动机设计师,但他离开Daimler,去竞争对手Horch任总工程师了。接任的是汽车历史上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Ferdinand Porsche。在奔驰和Daimler合并时,Ferdinand Porsche留任新的Daimler-Benz的总工程师,但不久也离开,由原奔驰的总工程师Hans Nibel接任。
合并的Daimler Benz将两个公司的标志也合并,将Benz的蓝带桂冠环绕Daimler的三尖星,这就是著名的Mercedes Benz的标志。作为车头上耸立的标记(相当于小雕像,mascot),蓝带桂冠没有了,就是简单的一个圆环环绕的三尖星。跑车的车头标志也是这个简化版本,没有蓝带桂冠,但在mascot的位置放一个传统的带蓝带桂冠的三尖星标牌。
Mercedes Benz的标牌,将Daimler的三尖星和Benz的蓝带桂冠结合起来
有意思的是,在Daimler和Benz的搭档中,Daimler一直是主体。Mercedes Benz的简化标记就是三尖星,没有奔驰的蓝带桂冠;Mercedes Benz在英美一般简称为Mercedes,这都是从Daimler那里来的;有一段时间Daimler Benz和Chrysler合并,改称Daimler Chrysler,Benz的名称根本消失了。但中国人一般简称为奔驰,多数人恐怕并不清楚Daimler或者Mercedes是何物。
Daimler和Benz合并成为Daimler Benz之后,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汽车公司。但在30年代和纳粹走得太近,战后初期境况不妙。50年代康拉德·阿登纳出任西德总理。在政治上,他推动去纳粹化,和戴高乐共同推动德法和解;在经济上,他推动经济重建;在汽车上,他对奔驰情有独钟,到那里都坐着那黑色的奔驰,对恢复奔驰的形象起了不小的作用。到60年代,奔驰作为西德经济奇迹的风帆背后的鼓风机之一,已经恢复了了昔日的荣光。
从30年代开始,奔驰就是一副德国脸,冷峻,傲慢
540K是战前最成功的奔驰,号称最高速度达到100英里/小时,正好纳粹德国在世界上首创高速公路(Autobahn),相得益彰
还有硬顶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就联想起儒勒·凡尔纳的《蓓根的5亿法郎》里那个邪恶的德国科学家,阴森,肃杀
希特勒和纳粹高官们是奔驰的大粉丝
战后由污泥而不染的阿登纳主持,他也是奔驰的大粉丝,幸好他出力把奔驰从“纳粹专车”的恶名里拉了出来
大凡每一个汽车公司的总裁都做过“每一个家庭一辆xx车”的梦,奔驰也不能免俗。90年代时,希望用奔驰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作为号召,偷工减料扩大生产,并推出A class这样的平民化小车,在设计上落到“挂三尖星的Lexus”的地步,在质量上更是从C Class到S Class全面滑落。进入21世纪,奔驰终于明白过来,每一个家庭一辆奔驰是不现实的,奔驰的生命力还是在于质量,回到了“正确革命路线”上来了。
单靠阿登纳还不行,奔驰300SL“海鸥翅膀”是50年代最著名的奔驰赛车,在赛道上成绩不凡,为奔驰在战后重归世界汽车界立下大功。海鸥翅膀当然是标新立异,但这倒不是在玩时尚,而是像飞机机体一样的整体式(monocoque)车身不大好开大口子安装车门,只好这样,没想到大为轰动,成为一代时尚。也同样是为了赛车的减阻,车头扁平,传统的“肋骨”格栅改成“咧嘴”格栅,矗立的三尖星直接放大,装在格栅上,对一闪而过的赛车来说,这样也更显眼、容易辨认。但这在现在成为奔驰的第二品牌形象,代表奔驰的年轻化、运动化,在中低档次轿车和SUV上全面采用,大有顶替传统的“肋骨”格栅的势头
50年后,奔驰想重温过去的辉煌,推出新一代SLR,但这一回,SLR不再是赛场上的杀手,而只是富贵人家中的八旗子弟
奔驰600是60年代西德起飞时代奔驰的极品之作。在华贵上不一定盖过劳斯莱斯和宾利,但在气势上绝对压倒,那是一种“我都没有功夫来看不起你”的冷傲,为王公贵族和豪富新贵所最爱。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访问苏联时,特意送给酷爱汽车的勃列日涅夫一辆,以表缓和(Détente)之意,这成为勃列日涅夫的最爱
虽然中国人最熟悉的奔驰大多是S Class那样的豪华大车,奔驰最出色的其实是敞篷车。90年代时,奔驰推出代号为R129的敞篷车,与通常因为取消车顶受力结构而好看不中用、开起来稀里哗啦的的敞篷车不一样,R126坚固、厚实异常,奔驰工程师戏称之为“坦克”(panzerwagen)。戴安娜王妃有一辆,特别喜欢,但遭到英国老百姓的强烈不满,因为她不够“爱国”,后来不敢开了。对了,她出车祸身亡的时候,也是坐的奔驰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是第一次见识奔驰。赵紫阳在台上的时候,中国政府用奔驰S Class作为国宾用车,从此大奔成为中文名词,大红旗走进历史
Wilhelm Maybach和Gottlieb Daimler合作过,后来离开与齐柏林伯爵干飞艇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禁止发展航空的日子里,Wilhelm Maybach和儿子Karl一起,设计了一台汽车用的功率巨大的V12发动机,但是没有一个汽车公司对他的发动机感兴趣。德国经济正全面萧条,谁买得起V12的豪华汽车呢?Maybach不甘心,自己设计了一辆豪华汽车,推出自己的品牌,其巨大和豪华在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光发动机盖就长达7英尺(两米以上),宽达3英尺(约一米)。
Maybach的标志是双重M
Wilhelm Maybach早年和齐柏林伯爵合作,为齐柏林飞船配备发动机,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Maybach特意设计了这个动力极端强劲的Zeppelin系列豪华汽车
他也制作两门跑车,这是1938年的Maybach Zepplin
Maybach的标志是一个弧线的三角形里两个重叠的M,代表Maybach Motorenbau。Maybach和Horch是战前德国唯一的V12,大名鼎鼎的奔驰、宝马和Auto Union只有V8。超豪华的Maybach在战前的价格相当于5座小康人家的大房子,从20年代到40年代, Maybach一共只生产了2300多辆。战争期间和战后,Maybach不再生产豪华轿车,转产坦克和重型汽车发动机。
为了与宝马旗下的劳斯莱斯和大众旗下的宾利竞争,奔驰从故纸堆里挖出Maybach品牌,隆重推出。说起来,这才是“血统纯正”的超级豪华品牌,血脉一路延续到现在,而不像新劳斯莱斯、宾利的挂羊头卖狗肉,但很不成功。超级豪华市场并不太追求性能、科技甚至质量,追求的就是“追求”,特别在乎传统。传统是不能死后复生的,那叫伪传统。Maybach吃亏就吃亏在这里。现在奔驰只好灰溜溜地把Maybach作为S600的亚品牌,不再作为独立品牌运作了
奔驰是想折腾的,但后来折腾得越来越邪火,走上死路了
奔驰从来走的就是高层路线,但面对劳斯莱斯和宾利,还是觉得底气不够足,从60年代收购Maybach之后,就一直琢磨着用Maybach的品牌推出一个超豪华品牌,终于在2002年复苏了Maybach的品牌,极尽豪华之能事。不过看上去总有点陈希同给北京西站戴瓜皮小帽的感觉,像伪传统,在市场上也没有获得想象的成功。奔驰有自己辉煌而连续的历史和足金打造的口碑,为什么舍本逐末呢?果不其然,坚持了几年坚持不下去了,现在缩水到S600 Maybach版,Maybach作为独立品牌再次淡出,沦落为汽车史上的一页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