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透普京为什么要赌国运!

刘慈欣在小说《三体》里,借叶文洁的嘴,讲到一门未来可能会有的学科,叫做宇宙社会学。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要构建知识体系的大厦,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三体》里宇宙社会学的基础公理有两条: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简而言之,生存是第一法则,文明具有扩张性,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同文明一旦相遇,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展开激烈竞争,去争夺有限的资源。

500

我只能说,刘慈欣太睿智了,他把地球上生物种群之间生存竞争的演化逻辑,搬到了宇宙这个大舞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小说,让读者能够从“生存”的维度进行思考,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到底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正义”。

别以为这个道理只有刘慈欣才懂,其实美国的上层精英们很早就懂了,不但懂,而是很懂。我说的“懂”,不单单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上,美国人一直在认认真真地实践,他们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1

乔治·凯南,人称“冷战之父”,最早提出美国应对苏联实施“遏制”战略,最终被美国采纳。毫不夸张地说,凯南是重塑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的主要人物。

1948年,凯南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在他撰写的“政策研究第23号”文件中,有下面几段话,颇耐人寻味。请大家耐心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

“我们拥有50%的世界财富,但只有6.3%的世界人口。……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无法不成为嫉妒和怨恨的目标。”

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真正使命,是设计一种准许我们维持这种地位差异的关系模型。

“……这样做,我们将不得不放弃感伤和幻想。我们的注意力将不得不放在我们直接的国家目标上……我们应该停止谈论不明确和不真实的目标,如人权,如提高生活标准,如民主化。我们将不得不以直接的强权概念与人打交道,这一天已经不远。理想主义的口号对我们的限制越少越好。”

这些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给大家翻译翻译。

其实简单来讲,就三个意思:

第一,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发了战争财,美国人太有钱了,富得流油,这必然会引起其他的国家羡慕嫉妒恨。

第二,为了应对威胁,美国的真正使命,是设计出一套世界规则,在这个规则之下,美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位能得到巩固和维护。

第三,为了实现这个使命,美国必须抛弃“理想、人权、民主”等等太有情怀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美国坚决不当圣母婊,谁爱当谁去当。

当然了,凯南所说的“抛弃”,指的是在行动上的“抛弃”,而不是嘴巴上的“抛弃”。嘴巴上还是要大说特说地,是用来忽悠别人的,但在具体行动上,要坚持自己的使命——决不能让美国吃亏。

500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历史书也好、政治书也好,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最起码的,应该把这些美国人的原话加进课本里,给年轻人看看,美国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看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干的。

否则,我们的年轻人一走出校门,很容易被美国那套话语体系所蒙蔽,根本搞不清楚美国人,其实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

2

美国制定外交策略,一直是以国家利益为第一要义。

他们为了维持霸权地位,不惜一次又一次发动战争,摧毁他们不喜欢的政权,无论那政权是不是民选的,是不是独裁的,是不是信奉资本主义的,只要他们觉得挑战了美国的利益,都要弄死,这跟制度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例子太多了,1953年在伊朗,1954年和1963年在危地马拉,1963年和1965年在多米尼加,1964年在古巴,1973年在智利,美国人推翻了一堆议会制民选政府。

所以千万别信国内公知的话,以为中国给美国跪了,从此以后不再姓社了,美国就会把你当成亲人,当成好朋友,这种想法十分愚蠢。

美国除了武力干涉,更擅长的是渗透,随风潜入夜的那种。

打着“民主”“人权”“环保”等等,各种旗号的基金会,会在各个国家安插自己人,然后物色那些有“圣母婊”倾向的当地人,培养他们,扶植他们,帮他们精心打造人设,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中间。

他们的作用是在舆论场上翻江倒海,带节奏,制造内部矛盾,撕裂国家共识,为颜色革命做好长期铺垫。

说白了,为了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美国必须控制其他国家,从政治、经济、精神、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国家,通过战争和渗透手段,颠覆它们,搞乱它们。

不过,美国人设想的虽好,但是实际情况很复杂。毕竟美国人在世界上是少数,少数统治多数,往往力不从心,而且其他国家的人也不是傻子,各国的精英们知道你美国想干什么,于是都会防着它。

如果你美国做得实在太过分了,导致大家联合起来对付它,那美国的霸权分分钟就会土崩瓦解。所以,美国为了防止其他国家联合,必须牺牲一些利益,用一些甜头来拉拢一帮国家,统治另一帮国家。它是怎么做的呢?

答案是——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体系”,美国学者乔姆斯基称之为“大区域”。

500

这个“大区域”的结构有点像金字塔,一层一层的,底层的国家多,越往上面,国家越少。

在这个“金子塔”体系中,国家被分为三六九等。

美国牢牢占据着最上层的位置,负责制定规则和标准,掌握着绝大多数的专利技术,掌控着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还享受着世界通用货币美元带来的铸币税权。

美国的下面一层,是西方工业集团,包括英国、老欧洲、加拿大、日本,主要负责中高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再下面一层,是发展中国家,负责低端制造业和提供廉价劳动力,包括墨西哥、印度、东南亚等国。

这里插一句,中国在完成独立自主的重工业化后,从八十年代开始也加入到这一层,一步一个脚印,经过艰苦奋斗和锐意进取,逐渐甩开了这一层。在非常多的领域,成功登上了第二层。甚至在5G、新能源、量子科技等领域,向塔顶发起了冲锋,让坐在塔尖的美国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金字塔的最底层,是非洲、南美、中东等国,负责提供石油、天然气、矿产、木材、橡胶、农产品、水果等原料。

这套体系自二战后运转至今,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和它的西方小伙伴们联起手来,一起剥削其他国家,把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当做韭菜一样割,来满足西方国家穷奢极欲的生活。

好了,说了这么多,跟今天的俄乌战争有啥关系?大有关系。

前面说了这么多,大家思考一下,俄罗斯在美国主导的金字塔里,是个什么位置。

3

美苏冷战的时候,为了与美国为首的西方抗衡,苏联设计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叫“经合会”模式。包括了东欧、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北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的“金字塔”分庭抗礼,自己玩自己的内循环。

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衰亡,经合会也自动解散。东欧很多国家,甚至苏联的一些前加盟共和国,纷纷投入到西方的怀抱,也就是进入了美国人设计的这套体系中。

比如波兰,先后加入北约和欧盟,凭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承接了大量从德国转移出来的制造业,混的风生水起。

俄罗斯人也想加入到这个体系。

毕竟,当年他们把偌大的苏联搞垮,就是以为,这样就可以被西方接纳了。俄罗斯人,也可以像东德人、捷克人、波兰人一样,融入欧洲大家庭,拿到一张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门票。

至少,叶利钦这一代俄罗斯领导人是这样以为的。

为了讨好西方,俄罗斯采纳西方人的建议,进行政治改革,进行资本主义自由化改革,进行所谓的休克疗法,终于把国家搞得彻底休克了,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最可悲的是,曾经辉煌的工业化大国,如今沦落为靠卖石油和天然气维持生计。

为了讨好邻居,俄罗斯甚至公开秘密档案,将基廷事件公之于众,等于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以求得波兰人的宽容,求得欧洲人的好感。为了讨好美国,叶利钦和普京先后四次请求加入北约,为表诚意,一次次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让步。

为什么会这样,是俄罗斯人丢掉自信力了吗?

不,是他们的认知出现了问题。他们以为只要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挥剑自宫,扮演成一个小丑,就能被欧洲接纳,就能被美国接纳,就能进入到那个神秘的“金字塔”里,成为第二层的座上宾。

但是,俄罗斯人想多了。

美国人没有给俄罗斯在第二层留位置,美国人给俄罗斯的位置,甚至不在第三层,而是最下面一层。

你俄罗斯只能卖卖天然气和石油,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做,即便做了也没有市场。

相当于把俄罗斯变成了一个农业国、资源国,彻底失去了工业国的可能性。一个国家失去了工业体系,相当于被拔去了指甲和牙齿,以后只能任人宰割。这就是一百年前中国被西方列强肆意凌辱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毛主席曾感慨道: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一个只能造造茶壶茶碗,只能种粮食、造纸的国家,在帝国主义疯狂扩张的年代里,如何能够自保?难怪那个年代,留给中国人的记忆,除了国耻,就是国耻。

今天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而且正在朝着工业强国的方向昂首前进,势不可挡。

500

相比之下,我们曾经的老大哥——俄罗斯却沦落到只能卖石油、卖天然气、卖粮食的地步,令人扼腕叹息。

所以,将心比心,我完全理解普京大帝的想法,他想在有生之年,恢复俄罗斯的元气,恢复祖国的荣耀。

4

五次申请加入北约被拒,俄罗斯人终于清醒了,美国是不可能接受俄罗斯的。美国战略专家布热津斯基直言不讳:

“俄罗斯不配做美国的政治伙伴,因为它太弱了。但如果做美国的手下,他又太强了。”

除非俄罗斯被肢解,否则美国是不会接受现在的俄罗斯,加入西方阵营的。原因很好理解:

第一,俄罗斯加入西方阵营,会挑战美国的权威。

第二,俄罗斯的出口主要是能源和军工,与美国是竞争关系,俄罗斯如果加入这个体系,将对美国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威胁了军工复合体的利益。

第三,北约是个军事组织,需要一个外在的敌人来维持它存在的意义。放眼全球,唯有俄罗斯能当此重任。

综上所述,美国是不可能把俄罗斯当朋友的。从地缘政治上来看,他们是天然的敌人,是两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必然冲突。

事实上,普京早就发现了“投靠西方”这条路走不通。乌克兰的问题,更让他从向西方靠拢的迷梦中,清醒过来。

500

双方围绕乌克兰的争夺由来已久,2014年更是达到了高潮。那一年,亲俄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被颜色革命推翻,逃亡俄罗斯。

眼瞅着乌克兰落入亲美派的手中,普京担心乌克兰火线加入北约,从此克里米亚成为北约卡住俄罗斯脖子的一只手。普京果断下令,收回原属于俄罗斯、被赫鲁晓夫慷慨赠送给乌克兰的克里米亚。

从战术上看,是俄罗斯的一次进攻。但是从战略上看,是俄罗斯的一次防守反击。如果说战争是非正义的话,那么板子要先打在美国人的屁股上。

不要跟我说什么美国人想不到这个结果,看看他们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表现就知道了。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人的身上,他们会用原子弹跟你玩命的。

500

而今年爆发的这次俄乌战争,本质上也是俄罗斯面对北约不断挤压自己地缘空间,忍无可忍,发动的一次绝地反击。

不反击,俄罗斯的国运到此为止。反击,兴许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最后,说一说为什么乌克兰对于西方和俄罗斯如此重要?

乌克兰作为俄罗斯进入欧洲的门户、世界三大粮仓之一,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整、人口四千多万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亚欧大陆桥梁的地缘价值。

按照“陆权论”的经典思想,得东欧平原者,得欧亚大陆;得欧亚大陆者,得世界。

按照布热津斯基的说法:

“乌克兰是欧亚棋盘上一个新的重要地带。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有助于改变俄罗斯,因此它是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

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少了乌克兰的俄罗斯仍可争取帝国地位,但所建立的将基本是个亚洲帝国,并且更有可能被卷人与觉醒了的中亚人的冲突而付出沉重代价。

“但如果莫斯科重新控制了拥有5200万人口、重要资源及黑海出海口的乌克兰,俄罗斯将自然而然重获建立一个跨欧亚强大帝国的资本。”

由此可见,乌克兰对于俄罗斯,不仅仅有历史、民族上密不可分的情感牵绊,更是具有非常现实的地缘政治意义。正如开篇所说,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乌克兰的去向,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关乎生存。

今天的俄罗斯虽然身处低谷,趴在卧薪尝胆的蛰伏阶段,但保不齐哪一天时来运转,像中国一样突然崛起。普京大帝想的是,一定要在自己还能统揽大局的时候,为俄罗斯的未来保住一个拿得出手的基本盘。

他的基本盘就是:以俄罗斯为主体,包括白俄罗斯、乌克兰、中亚五国、高加索地区在内的——斯拉夫联盟。

一旦这个联盟形成,将自成体系,成为继北美、欧盟、东亚之后的又一个“小圈子”,进而逐鹿地球,成为参与文明博弈的一股力量。

如今,普京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既是为了打击乌克兰境内纳粹势力,也是为了创造俄罗斯周边的安全环境。

除此之外,还有他背后更深层次的用意,就是为了俄罗斯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战,为了明天而战。

不成功,便成仁。

一个坏土豆合约笔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