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爱冰墩墩?
作者:小涂 公众号:雷叔说事 / normalbeauty
01.
最近在互联网上最红的,除了冬奥会的运动健儿们,就是吉祥物冰墩墩了。
冰墩墩憨态可掬的外貌加上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一登场就获得了很多很多人喜爱,它总是能在不经意之间戳中我们的萌点。
而作为一个自带笑点的明星,冰墩墩时不时就表演一出“卡门”,喜感而又呆萌的它时不时就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上“霸屏”。
作为最能代表中国的形象之一,这只胖胖的熊猫还超越了文化的隔阂,瞬间红到了全世界。比如许多来国内参加冬奥会的外国运动员们都以和“冰墩墩”合照为荣。
还有选手因为太过喜欢,表示要把它画在指甲上。
在如此之多的爱好者里,堪称头号粉丝的当属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岗义堂了。
这位日本老哥从冬奥会一开始就展现出对冰墩墩的狂热之情。
比如一次直播中,后方主持人问它“今天有什么花样滑冰的情报”。被他简单扼要地用一句“没有什么最新的花样滑冰情报”终结了报道,但随之而来的是他缓缓拉来自己衣服的拉链:“但是有最新的冰墩墩情报“。
由于太过喜欢,他还把自己改名成“义墩墩”。
在问及为什么会喜欢上冰墩墩的时候,“义墩墩”很高兴地说,他第一眼看到“冰墩墩”的时候就被它深深吸引了,整体造型非常可爱,侧颜、背影、从上看、从下看,360度无死角,怎么看都可爱。
我想很多人都对义墩墩的话深有同感。冰墩墩用自己的可爱征服了无数人,一堆表情包的诞生也使得它渗透在大家日常交流的点点滴滴中。
说这个熊猫在社交网络上已经成为了“顶流”,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02.
大家对它的爱越发深沉,以至于很多人都将拥有一只可爱的冰墩墩玩偶,当作了眼下最急切的需求。
曾经你调侃群主没有V你50买肯德基疯狂星期四,现在你觉得这个群最大的问题是群主不送你冰墩墩。
无奈数量有限,为了抢到自己心爱的玩偶,不少网友都使出了自己的浑身解数——抢不到,那就一直抢。
线上秒空,那就线下开工,即便是2月份北京街头的寒冷气温,也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在北京线下专卖店中好多市民排起了千米长队去购买。
其中甚至还有专门坐高铁来抢购的,以及排了十几个小时的忠实粉丝。
纵观这几天冰墩墩在网上的热度,我总觉得自己的朋友圈被明显分成了两拨人,一类是晒出自己收藏的 “有墩人士”。另一类就是像我这样对他们羡慕嫉妒恨的“无墩人士”。
巨大的需求也产生了黄牛和盗版两大问题。
原价198的玩偶转手就卖了2000让很多“无墩人士”感到苦不堪言。
另一些人开始绞尽脑汁开始托各种关系入手一个玩偶,长这样:
。。。。
在得到这种低劣的仿冒品的时候,让不少网友吐槽:是不是可以结束这段关系了。
不过好在政府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
前不久就有黄牛因为高价倒卖受到了行政处罚。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至于那些制作盗版的,行为属于“未经许可复制使用奥运标志和涉奥作品”,触犯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特殊标志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希望有朝一日这些黑心商人们也能受到应有的惩罚吧。
其实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将至少持续销售到今年6月底,面对“一墩难求”的现状,奥委会目前也开始协调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产,接下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冰墩墩”供应到市场,所以还是请大家理性消费,不要上了黄牛和盗版的当。
不过再怎么说,这份等待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太过漫长。
为了贯彻“一户一墩”,实现“冰墩墩自由”,不少“无墩人士”也充分发挥创意来满足自己的小小梦想。
比如自己动手用橡皮泥捏出一个 “冰墩墩”,虽然和正版的相比多少有些“邪神”,但丝毫掩盖不了大家的喜爱之情。
在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努力下,“橘墩墩”、“剪纸墩墩”、“面团墩墩”接二连三的出现。
恰逢这段时间国内多地下雪,好多人亲手堆出的“雪墩墩”也确实展现出一股别样的“冬奥风情”。
还有这位更是重量级的,直接把自己画成了“冰墩墩”……
心灵手巧的手工也好,就地取材的制作也好,就算是耍宝和整活也罢。终究只是表现方式的不同罢了,我想大家对于这个吉祥物发自内心的喜爱,应该是不假的。
在这个冬天,成千上万的网友们用最原始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最纯粹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不久之后我们或许就真的能实现“冰墩墩自由”了,那么在此之前,这个世界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03.
冰墩墩为什么能被大家喜欢?
我想首先来源于设计师们的良苦用心。
为了设计出最能打动人的形象,不少设计师们亲赴四川熊猫基地考察。
也有设计师去实地感受冰雪体验。
这些执着和热忱反映到作品上,就让它成为了一个“有温度”的吉祥物。
不过,或许很多人都忘记了,2019年冰墩墩刚出现的时候。网友们的画风大多是这样的:
现在卖到脱销的冰墩墩玩偶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出了,现在不少网友晒出泛黄的冰墩墩外壳,一半是困扰,另一半来自自己是“老粉”的高级凡尔赛。
不知道现在一计洛阳铲铲出两年多前网友们的评论,会有多少人觉得被打脸了。
现在看来,从“奇丑无比”到现在“一墩难求”的转变,除了证明人类的本质是“真香”以外,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吉祥物背后所承载的寓意逐渐被大家发掘出来。
最初如果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卡通形象,或许确实有些单薄。借着社交网络的东风,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它的可爱之处。再加上为了落实“一户一墩”而自发展开的创作,也让这个胖墩墩的熊猫收获了两年多前想不到的热度。
更重要的是随着冬奥会的展开,越来越多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的冰墩墩,实际上也有了自己的“人设”——并不只因为里面的扮演者,我们每一个人所展现出的面向世界,开怀包容的当代中国形象为它注入了灵魂。
从五个造型各异的福娃到“冰墩墩”和“雪容融”两个吉祥物的转变,我们再也不用急切地向世界展现我们有多少的文化元素,只需要用最简单的笔画即可勾勒出最丰满的形象。
冰墩墩的总设计执行刘平云是这么总结他们的设计思路的:
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爱冰墩墩?
当然是因为它足够可爱,但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可爱。
它所展现出的亲和力和自信,确确实实正在向全世界讲述着一个更加真实而生动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