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型社区如何促进居民融合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的江梅社区是典型的拆迁性社区,目前主要管辖绿岛新城一个居住小区,居民主要为周边五个村的拆迁户,现有居民2250人,其中户籍人口790人。户籍人口主要为外来打工流动人口落户、海岛企事业单位集体落户、拆迁户儿媳、孙辈落户。
人员来源复杂,给社区治理带来巨大的难度。由于居民缺乏对小区公共设施的保护意识,小区入住之初,普遍存在公共绿化带开垦种菜、楼道随便堆放杂物、私拉电线、电动车进电梯、宠物放养、当地人排斥外地人等共性问题。
如何推进拆迁型安置小区向城市社区转变,小区居民“洗脚”上楼,从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促进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融合,是江梅社区亟待探索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江梅社区经过多年努力,以党建引领,用心服务促进居民融合,探索出一条拆迁安置小区社会治理的创新之路。现在社区邻里关系和谐,环境优美整洁,居民生活丰富多彩,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项荣誉。
一、强化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促融合
针对拆迁户固有的生活习惯,江梅社区与5个拆迁村组建大党委,重新整合社区内的党建资源,通过党建,激发党员的积极性,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利用这些拆迁村党员的优势——来自拆迁群众,了解拆迁群众心声,代表拆迁群众利益——架起社区与拆迁居民沟通的桥梁,化解拆迁居民对社区的戒备心理,打破地界意识,逐渐熟识和接纳不同地区来源的“生人”,为社区融合奠定基础。
二、用心服务,促进居民与社区融合
拆迁安置后,居住环境发生变化,拆迁居民对配套设施和社区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江梅社区积极统筹社区优势资源,划分微网格、建立居民微信群、社工包片、全面入户走访,聆听居民心声,解答居民疑惑,调解邻里纠纷,宣传国家政策,通过提供多样化优质便民服务,拉近与居民的距离,让原本不认识的居民变成熟悉的朋友,互相帮助。
三、业委会显身手,社会组织来帮忙
江梅社区从居民们挖掘出一批威信高、责任感强、协调组织能力强的居民,通过居民选举成立小区业委会。同时将一批批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居民组建不同的社会组织,通过集中清理、入户劝导、评优表彰等方式方法在家园清洁、清理楼道杂物、垃圾分类引导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使小区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居民与社区的配合度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