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电影院哭着想要得到她们的谅解
致敬2021系列——“一起回顾「这一年」,也一起回顾「你的这一年」。”
如果问:去年最火的中国女性是谁?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只能说一个,那我一定选李焕英。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她是最让人心疼的妈妈,也是最幸福的妈妈。
如果说2020年初,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流下了太多的眼泪,有悲伤、有无奈、有感动。
那么2021年初,在疫情逐渐平复的时刻,我们再一次纷纷垂泪却是因为母亲,因为母爱,因为《你好,李焕英》!
01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作为在去年贺岁档上映的影片,在叙事节奏上,《你好,李焕英》延续了过往轻松明快的贺岁氛围。
影片开头,就抛出了贾玲造假证书的梗,这让影片立刻进入了鸡飞狗跳、一地鸡毛的欢快节奏。
可以说,《你好,李焕英》整部影片的前100分钟,几乎都是以喜剧的形式来展现:混社会但其实很单纯的陈赫,粤语一点都不懂却强唱“万里长城”的沈腾,吃坏肚子却找不到厕所的尴尬,舞台上被扒露出红线裤……
讲真,能让人笑出腹肌!而在不知不觉中,也笑出了眼泪。影片表现得有多逗乐,隐藏着的背后就有多催泪。
曾经,在成人之间有这样的较量:这年头,啥也不比,就比子女!
在这种思维的推动下,我们都想当然的认为:父母希望我们更加优秀,只有我们更加优秀,才能让父母舒心、开心。
也正因为此,贾玲伪造了录取通知书,但却在阴差阳错之下露了馅,让母亲颜面尽失,这份来自大庭广众的尴尬,晓玲以为会迎接一场暴风骤雨,但换来的却只是妈妈云淡风轻:“没关系,我相信自己的女儿未来会非常有出息。”
而就在母女满怀希望地憧憬未来的时候,一辆疾驰而来的卡车击碎了梦想!晓玲仅仅轻伤,可母亲李焕英却已经昏迷垂危。
02
朝如青丝暮成雪
我们常说:悔不当初。我们也常问:如果重来一次,一切是否会更好?
这些年,我们看过了太多的穿越剧,有美剧的拯救未来的英雄式穿越,有中国的爽局式重生穿越,各种穿越题材大多都有一个目的:让自己变得更好,生活轻松一些,未来舒心一些。
晓玲也时常在想:“我妈把我生下来,我就没有让她省心过,从小到大就没让她省心过,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她会不会比现在过得幸福……”
所以,意识到自己穿越的贾玲,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母亲能更好:几十年来的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作为子女都看在眼里。
当看到母亲君子好逑的淑女形象,对比穿越前母亲的苍颜皓首,这一刻,带给晓玲的正是“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惊诧与震惊。
03
晓玲的爱迎头撞上李焕英的爱
对于作为女儿的贾玲来说,一辈子没让妈妈省心的自己,既然人生重来一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变母亲的命运。
对比一帆风顺的王琴,辛苦、操劳,则更成了李焕英岁月杀猪刀的无情磨刀石。
所以,起码,要比王静活得好吧?这样,将来母亲的女儿就可以去美国UCLA求学,就可以月薪八万……
从抢彩电到组织排球比赛,再到上台表演二人转,甚至,主动帮厂长公子沈光林追求自己未来的母亲。一切,都为了改变母亲李焕英的未来,以弥补自己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这是晓玲对父母的爱,一切也似乎朝着晓玲期望的方向发展:台下母亲的欢笑,沈光林对李焕英的怦然动心,这样,晓玲是不是可以放心的回到未来?
直到李焕英领证的一刻,晓玲彻底“失望”了:母亲领证的对象不是厂长公子沈光林,而是自己未来的父亲锅炉工人贾文田。
晓玲以为母亲理解不了自己的苦心,而自己始终无法改变未来,只能无奈的等待未来召唤自己。
可当看到针脚精密的卡通补丁,贾玲突然明白:母亲也穿越回来了!此后几十年所有的结局,眼前这个23岁的母亲全都知道:以后生活的艰辛,未来的归宿,以及将来不省心且平庸的孩子。
重来一次,知道一切的李焕英,原本可以改变这一切,可是她放弃了。晓玲爱着自己的母亲,但李焕英更爱自己的女儿。
李焕英之所以一出场就被砸晕,那是为了接住从天而降的贾玲,为了女儿的安全,哪顾得上那远比自己壮硕的体型,所有的情绪都化成了一句:我宝啊!
明知道实力对比悬殊,可李焕英还是竭尽全力去参加了排球比赛。贾玲为了母亲赢得奖励,但李焕英却是为了让女儿开心。
对于“重来一次”的灵魂之问,李焕英交出了同样的答案:重来一次,母亲仍然是母亲,李焕英仍然是那个宽容优雅、知足大度的母亲。她能坦然面对自己今后几十年的清贫,能完全包容自己并不省心也并不优秀的女儿。
当晓玲的爱,迎头撞上李焕英的爱,母亲的爱,超然而伟大。晓玲的心,被撞击的支离破碎。同样,作为观众的我们,内心也被撞击得支离破碎。
没有人,生来就是父母,无论谁,为人父母,都是一趟单程车票,而且没有实习期。
李焕英,既平凡,又是那么不凡。作为父母,他们似乎总能坦然面对未来自己孩子的平凡: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其他的都不重要。
李焕英和贾玲这一对母女,在生活的逆境中,勇敢且快乐的向前逆风奔跑。
从亭亭玉立到白发苍苍,从吹弹得破到鱼尾纵横,“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月带走了风华,留下了记忆,但30年一瞬,永恒不变的是——李焕英那颗真正爱孩子的心。
04
写在最后
去年,我们哭着看完电影,然后在深思中过完了那个春节。
很多人开始第一次站在妈妈的世界去了解她的生活,然后突然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和她们好像生活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当你在家族群里发了一个自以为有趣的表情包时,却被她们误解为充满恶意的尴尬;
当你不厌其烦地给她们解释了你的工作内容之后, 下一次,别人问起来,她们还是会再问你一遍:你的那个工作到底是个啥?
当你因为这些代沟,开始减少或避免和她们沟通时,她们却在笨拙的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拉进与你的关系,得到你的谅解。
她们会把你发的每一个表情包保存,然后问身边人它的意思,只是为了希望在你下一次发送时,能够更好的明白你的想法。
她们也会戴上老花镜,打开家里那台已经落了灰的电脑,试图弄明白你的工作内容,以便下次亲戚询问时,可以很自豪的说出儿女到底是干什么的。
她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踏入我们的世界,对我们多一份了解,从而搭建和我们继续沟通的桥梁。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嫌她们啰嗦,嫌她们烦,但也只有真正爱我们,为我们着想的人,才会对我们不厌其烦。
今天的评论区,想跟大家聊一聊,在哪一刻你突然理解了她们,开始想要与她们进行更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