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四大天王」结义还是各怀鬼胎?
国民党在连续多次投票活动均告惨败后,并未像民进党那样每逢失利就进行认真而又全面系统的总结教训,而是各个「天王」各自发话,更像一盘散沙。不过,昨晚诸位「天王」中的四人——朱立伦、江启臣、韩国瑜、赵少康,终于在韩国瑜的邀约并作东下,聚集一起吃饭,留下轻松的同框照,还约好一起在晚上十时三十分发脸书PO出四人合照,展现团结气氛,四人还分别在脸书上写下拜年及勉励的词句。
这究竟是类似「桃园三个义」式的「台北四结义」,还是个人心中各有「小九九」,以至是各怀鬼胎,探测对方的未来政治规划?还真的搞不清楚。实际上,这四人都获明或暗地怀有「二零二四」的强烈企图心,这是「路人皆知」的「公开秘密」。如果是真的如江启臣在脸书上所言,「四人一条心,齐力可断金」的话,国民党或还将会有翻身的机会;但倘仍然是像过去那样,各怀鬼胎,私心充盈,而导致国民党拧不到一块,就只能是继续衰落下去,蜕变为一个永远是在野党的小党了。
实际上,单是从所邀约的人选看,就仍然是暴露了某些私心杂念。那就是,为何偏偏没有邀请在蓝营被视为有可能出战「二零二四」的诸将中,民意支持度最高的侯友宜?毕竟,侯友宜还有一个新北市长的公职,江启臣则有「立委」公职,朱立伦也有党主席的党职,而韩国瑜、赵少康却是并无任何党政公职。
持平的说,蓝营中的诸位「天王」,各人有各人的强项,也各自有短板。国民党「立委」陈玉珍昨日就针对被认为最适合代表国民党参选「二零二四」的诸「天王」,逐一分析说,侯友宜满意度最高,朱立伦民意基础与行政经验丰富,赵少康的媒体声量很高,郭台铭的疫苗捐赠表现及经济能力出众,韩国瑜极具个人魅力。若把非绿阵营都算在内的话,还有柯文哲等等。陈玉珍也表示,国民党人不能都只想当领袖,党内选完就互相不理对方,一定要团结合作,才有重返执政的契机。
陈玉珍所言,已经是国民党的通病。因此,就连国民党副秘书长王育敏昨日在接受广播节目访问时也表示,仰赖某个强人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必须集体作战。国民党「立委」李德维也表示同意此观点,认为过去李登辉及连战时代,两人当时在党内还算一言九鼎。到了马英九时代,其实党内的各种声音就开始活泼表现了出来,这是整个时代的转变,在这部分国民党上下要因应这个时代转变去做调整,政治是有弹性的。当然韩国瑜现在还是有很高的号召力,仍不敢说未来不会有这样的强人出现,但整个社会的状况跟时代的发展,让大家都看到,要像过去那样出现单一强势领导者的机会跟环境,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当国民党没有强人出现的时候,集体作战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在国民党的民调如此之低,单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显得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倘诸「天王」仍然是各自为战,未能团结一致,就只能是被民进党逐个击破。而且,单是国民党内部团结还不够,还需作出妥协,与民众党合作。但某些「天王」的心态,不但是在党内,「别人都是烂茶渣,只有自己是顶呱呱」,而且在在野势力结盟的议题上,更是持反对态度。这就是国民党的「左派幼稚病」,「左」得可爱,更「左」得可恨了。
赵少康尽管战斗力很强,但排他性也很强。他自组「战斗蓝」团队,但却可能会是「票房毒药」。因为在今日的政治环境,其选票基本盘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只能是在复苏名额的市议员等公职选举中有所斩获,而必须以多数票胜出的单一名额选举,则难以取胜。尽管其本人和在其控制下的中广电台,声量和流量都很大,但其实是此种现象只是「舆论空军」而已,将之化为「票源陆军」还需要做很多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工作。
诚然,当年赵少康在参加「增额立委」选举时,曾经夺下全台第一高票,其一人所获选票,足可让二至三人当选。但用一句可能不够厚道的话来说,国民党的分裂,赵少康可能要负上部份责任。如果说,他参与组织新党,向逐渐暴露「台独」基因的李登辉开战,是正义行为的话,此后的各种行为却是与其政治理念背道而驰了。比如,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长首次由民选产生,国民党提名时任官派市长黄大洲参选,赵少康由新党提名参选,结果因为是蓝军「鹬蚌相争」,让民进党的陈水扁「渔翁得利」。因而当时的传统国民党讽刺说,新党声称「反台独」,其实是间接扶持「台独」上台。而后来陈水扁在台北市长任内,展现了其行政才能,获得很高民意支持度。在争取连任时,被马英九拉下台后,其支持者在当哄叫要他参加二零零零年的「总统」大选。而又一次上演「鹬蚌相争」的戏码,宋楚瑜与连战分食国民党支持者的选票,让陈水扁也是以较低得票率上台。此后,民进党就一路壮大,国民党就一路衰落。尽管在二零零八年曾经「回光返照」,但已经阻拦不住其「向下沉沦」的趋势了。
马英九与王金平之间爆发矛盾并扩大,导致国民党严重分裂,赵少康也要负上一定责任。二零零五年国民党主席选举时,马英九阵营抹黑王金平,赵少康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的几次国民党内似乎是要「驱王」的政治纷争,赵少康都曾高度地介入。其实,即使是他自己,也不能持之以恒,事情都是做了一半就放弃,因而有「赵一半」的雅号。就此而言,赵少康最好还是消除「坐轿」的欲念,做好「抬轿」的角色。
昨晚「台北四结义」的东道主韩国瑜,餐聚后在脸书宣布「韩先生的下一步」,预告在新的一年将持续类似「韩先生来敲门」这样的探访,希望能找到一百位拥有正向力量的朋友,不论身处于台湾的哪个角落,都能藉由韩先生来敲门,挖掘出更多温暖善良的故事。对此,韩国瑜宣布,「我也将走遍全台,举办『韩先生的散步—点亮微光读书会』」,藉由探访台湾各个乡镇,让各地的耆老与年轻人能够借着书本导读在地文化。这场读书会不需要盛装出席,不论是在市场里、庙宇前,只要你有意愿,让我们一起从一本书出发,一同分享发生在你我身边、属于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
看来,韩国瑜将沉潜下去,因而他此说其实是在「挂号」,虽然将会在新闻版面上「消失」一段时间,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他。不过,他还应深刻记取二零二零年的教训。持平说,在国民党诸「天王」中,韩国瑜与柯文哲的关系最佳,如果说是有机会进行「蓝白合」的话,两人的合作可能会较为畅顺些,这是国民党其他「天王」所远不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