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片的最后一块短板,终于补上了

1952年初的朝鲜,真的冷得可怕。

第一冷在温度,朝鲜进入了冬季,战场上动辄零下三十度左右的低温,让交战双方的士兵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冻伤。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冷在战局,交战双方的谈判陷入到了冰点。美军仗着己方海空军优势,要求志愿军战线退后40公里。还在交换俘虏的问题上频频发难,毫无谈判诚意。但是又没有任何办法让志愿军屈服。

第三冷在枪口,长期对峙的前线让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我军广泛展开了“冷枪冷炮运动”,用最小的代价消磨敌军的意志。大规模的战役进攻,被班组规模的冷枪冷炮替代。双方的比拼变成了单兵技能和战斗意志的较量。

谁能克服严寒,谁能不畏牺牲,谁就能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存活下去!

500

而大年初一即将上映新片,由张艺谋指导的《狙击手》,反映的就是这段“冷枪冷炮运动”的历史,是首部根据抗美援朝真实狙击手群像素材改编成的影片。

500

集体狙神

在《狙击手》早期公布拍摄计划的时候,就听说这部电影在春节档期上映并不被看好。

我觉得原因也不难理解,狙击这类战争场面,相对大型的战争场面,相对静态,拍摄难度比较大。

但是张艺谋作为国内经验最为丰富的导演,对这种创作进行了挑战。用极其细腻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了一部少见的有血有肉的战争电影。

历史战争片,最重要的是什么?那自然贵在“真实”二字。

战争电影最重要的就是“真不真”。这不只是说烟火特效,还有详细的历史考据。小到角色的一言一行、精神面貌,大到武器装备、行为背后的战术逻辑都需要精确的历史考据。这样拍出的战争电影,才能足够“真”,足够有代入感。

500

老谋子的《狙击手》我是能给一个高分的。因为其中表现了一部分其他电影未曾涉足的真实战术。

可以说完全抓住了抗美援朝中“冷枪冷炮运动”的核心特质——集体协作。

过去讲狙击手的电影很多,我在某瓣上用“狙击手”三个字搜过,包括电视剧在内,大概有四五十种之多。但都有个共性,国外的电影一般喜欢把动态的战场处理成个人英雄色彩浓烈的狙击手对决。其实这种情况在真实战争中是极少数的情况。

抗美援朝中真实的“冷枪冷炮运动”的真实状况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们也大力宣传像张桃芳这样的“狙击之神”,但这场运动核心的特质,却是集体行动、团队协作,否则它不可能被志愿军上升为大规模推广的战术手段,也不可能在1952年5月-1953年7月间,依靠此战术歼灭多达5.2万的敌人,并深刻影响了整个战役进程。

所以狙击为主题的战斗不好拍。没有战役主线,没有将帅博弈,而五次战役后的朝鲜前线,恰恰就处于这种不太“精彩”的胶着状态。黑暗森林式的冷枪冷炮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战争形势。

这是这部电影在“真实”上的一个亮点:充分还原出了狙击战争的真实形态,班组协同伏击。

美军靠着火力优势一个人就能压制我军一个班的火力。在38线左右对峙的时候,只要我军一开枪,目标一暴露,立马就会招致密集的炮火,包括纵深大炮和飞机的攻击。

那怎么办呢?志愿军发现单打独斗不好使,那咱们就搞班组协同。当时比较普遍的打法是这样的:

小组作战,由小组长带队,组员1-2名,其中一人专司观察,射手分别藏在周围隐蔽位置,只管射击,每支枪分2-3个固定目标和3个活动目标。发现目标后,观察员发出信号,射手立即开火,打完后,不管目标死活,立即转移。战果由观察员最后审定。

另外,狙击阵地的选择、射击后的动作、战果的统计方法,都有严格标准和操作规范。

电影主要描写的是中美两个班组的狙击对决。在真实的历史中下,在处理已经有埋伏的特定敌人的时候,似乎狙击手的枪法变得不那么精准了。双方对峙了几个小时,各自耗费了近百发弹药才分出胜负,

在没有光学瞄准镜的情况下,志愿军的狙击手的真实枪法到底如何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些史料中得到答案。

以几乎打满全场的42军为例,志愿军第一批入朝的部队,在东北期间进行过针对性的军事训练,步枪100米固定靶射击的命中率为83.6%,这仅仅是上靶的命中率,100个人83个人上靶,并不是9环、10环这种精度的命中率,这个命中率是很低的。这是正常的,那时没那么多子弹喂射手,喂不起。

但是整体差异下并不代表志愿军没有高精度射击人才。根据1964年全军大比武的情况来看,一个军级别的射击冠军,就能做到用半自动步枪在150米的距离上,40秒内命中40个目标。

所以,在朝鲜战场的相持阶段。“冷枪冷炮”运动可以说是通过实战塑造了大批志愿军的狙击手。24军的张桃芳就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这是击杀率,命中率更高),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所以电影中班长给战士们教诲永远是“后发制人,见火再打”。一方面这是因为志愿军后勤能力有限,单兵携带的子弹定额较低。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狙击战士而言,这也是用血换来的实战教训,后发制人看似被动,其实更容易锁定目标,提高命中率和战士的幸存率。

可以说,美军靠的是靠子弹喂出来的,而我军的神枪手都是拿实打实的生存经验塑造出来的。我们电影里,美军的狙击手始终是以游戏的心态在战斗,而志愿军战士却更能感受到战争背后的残酷,每一次扣动扳机,背后都是人命。

所以我们更需要团队和集体,来确保个体的幸存。电影抓住了这种特征。它刻画的,不是单个狙击英雄的故事,而是聚焦于以刘文武为首的狙击五班,是“群像”。这是非常真实还原了朝鲜战争历史的。

一群人抵达战场遭遇敌人袭击后,刘文武立刻下达分工协作指令,观察、狙击、火力掩护,都有明确分工。

其中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情节,是刘文武为了逼迫敌人暴露,还用了一招,叫“赶鸭子上架”,也就是安排了两名队员通过极其猛烈的火力,向对手阵地扫射,将对手逼急,让他们露头还击,接着再让事先安排好的狙击手击杀。

这考验的是团队密切合作能力,以及狙击手眼疾手快的击杀能力。

但电影匠心所在的是,后面即使大永这一个人在战斗,电影也依然是以一个集体的形象出现的,大永本人仿佛就是整个狙击五班的影子,以至于敌手也惊呼他为“幽灵”,即一个人完成了多个人的动作。

电影与真实的历史呼应。事实证明,团队狙击的效果的确非常明显,狙击战打响后,阵地对面的“联合国”军再也不敢嚣张了,连头都不敢露了,士气大跌。其中15军45师在6个月时间里,歼灭敌人5040人,敌军因此把该师驻守的537.7高地称为“狙击兵岭”。

老谋子这部《狙击手》,以“群像事迹”为基础,而不是单纯宣扬任何个别狙击手的英雄主义,从真实的历史角度来说显得非常专业。我为什么说老谋子这次特别尊重和敬畏历史,并且下了功夫去理解这段历史,原因就在这儿。

 500

凡胎肉身

其实只要是看过张艺谋近几年的电影,如《一秒钟》、《悬崖之上》等作品,都能感受到国师近几年的一个变化:更多的聚焦到人物故事,注重角色内心的细腻雕刻。

这部《狙击手》同样延续了这个特点!一开场看似是在说“神枪手”刘文武的故事,但其实更为核心的主题,是刘文武带的一个叫大永的士兵的成长。

500

大永,有文化、有能力,浑身透着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在一众口音混杂的方言角色里,说普通话的他反而成了异类。

观众对大永的第一感觉是:感性、容易流泪的小伙子。然后电影巧妙的描写多个人物,多线并行,最后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大永才是这一切的见证人!这让电影显得更加细腻、温暖,特别触动人心。

这些战士,有的是光棍,有的老婆刚怀孕,有的到阵亡也戴着爱人编织的手套,还有人想要班长的望远镜“玩玩”,有的丈母娘家的房子于不久前塌了,后来找了人来修。

当然,这也不是为了刻意煽情而为之。事实上,之后的每一个情节都是严格符合军事逻辑的。

电影里的场景是需要拯救战场中心负伤无法行动的情报员亮亮,在敌军狙击手已经封锁战场之后,刘文武先是快速进行了前一段战斗的复盘。我军向来倡导军事民主,在明确了任务和团队存在的问题后,大家开始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狙击手的对决就像是下棋,每一步的决策稍有不慎都会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这个时候更需要尽可能的发挥团队的优势,将问题解决。

战士胖墩力气大,提出顶着一块极重的装甲板营救战友。在材料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全球同时期的战场上都有用均质钢作为单兵装备的案例。

但是捆装甲的绳子,被对手击中断裂,胖墩最后被射杀,倒下那一刻,他鲜血淋漓的嘴喊出给快要出生的孩子取的名字“铁板”。

在尝试未果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变成了尽量射杀敌军有生力量。

班长刘文武狙击经验最为丰富。所以他让两名士兵,钻到曲奇八拐的阵地坑道的一边表演“挖土”——用小铲子将坑道里的土扬到坑道外,动静整大,故意吸引敌人注意,让他们以为自己有机会射击,从而暴露位置,而作为狙击手的刘文武,则随时准备扣动扳机,将暴露的敌人击毙。

这招“诱蛇出洞”果然奏效,不一会的功夫,对手开枪了,企图射击战士“扬土”时露出坑道外的手臂,结果他露出半个脑袋刚扣完扳机,咱们这边的狙击手就立马还击,枪击中了他的眉心。

这段剧情,刺激紧张,子弹飞出命中目标的那一瞬,令人虎躯一震,冲击感极强。每一步的集体决策,总是以生命为代价。每一步都符合逻辑,却又那么的令人唏嘘。

如果狙击战不是仰赖一个个平凡的战士,肯定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战士,都不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们有怕,有爱,有牵挂,有性格,是凡胎肉身,是小人物,并非天生神力,需要成长。

但也正因为如此,电影里每一个战士牺牲的那一刻,我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因为我感觉他们跟我一样,平凡而弱小,但在国家需要的那一刻勇敢地挺身而出,超越小我。

班长的教导、战友的牺牲、敌军的疯狂,大永最终鼓起勇气孤身一人,完成了团队最终的任务。

我们的观众和大永一样见证了他们的经历,而当幸存的他回到连队报告时,连长告诉他:你忘了,你班长不让你哭的。

这时候你才发现,原来大永爱哭的这个特性,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打破第四面墙的设置。班长怒吼的对象不是大永,而是在提醒我们屏幕面前的观众:你们不能哭,你们得继承我们的精神,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完成你们的任务!

电影尊重了战争中的平凡个体,战场上个人感情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也是一个个家庭。

这些活生生的战士就跟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也有私心杂念。只不过是战争将原本软弱的他们,塑造成了钢铁的模样,里面包裹着的依然是温暖的心。

电影没有讲任何凌空高蹈或宏大叙事的东西,没有全景式地描述战役或运动,没有把电影变成将帅博弈或者英雄群像,而是聚焦一场不知名的战役中一个狙击小组、一些不知名、未曾在史册上出现过的战士。但这些战士的面孔,又不是模糊和脸谱化,而是生动的、有血有肉的。

一部战争电影中出现众多类似的个体生活细节,看似琐屑,但也恰恰是这些跟个人息息相关的元素,让其中的个体有了温度,而不仅仅是冰冷的整齐划一的战争棋子。所以当他们每一个人牺牲时,都会让你感觉到撕心裂肺的疼痛,因为你能清晰地感知一个生命的逝去、一个家庭的破碎。

集体和个体 ,牺牲与传承。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最简单的总结。

 500

尾声

我曾经采访过许多老兵。他们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战争、不同的环境下,经历了同样惨烈的战场,保卫了我们共同的祖国。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触。他们口中打动我的真实经历,往往不是史料上的战绩和功勋,而是来自于亲历者对于我们可爱战士的细节描写。

只有真正描摹出战争中惨烈背后的壮美,完整展现我们战士真实的样貌的影视作品,才能称之为经典。

如今关于抗美援朝电影越来越多了,这是好事。但是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屈指可数!

过去的战争电影,喜欢脸谱化的角色,会把战士形象表现的过度英雄化,让我们难以接触到战士的滚烫的内心。

500

可是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张艺谋《狙击手》,展现出志愿军战士的那种勇气,是我们赢得这场战争的根本!历史不需要过多的雕琢, 我们只需要正确的反映历史本身,就足以让大家体会到战争的残酷面貌,与身陷其中的伟大战士。

多人营救关键人物的剧情走向和对人性的精细雕刻,这是许多国内观众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所以我十分建议大家去电影院里体验一下,这种情绪全程带入人物,如同直面朝鲜寒冷冬天,弥漫着血腥味的全新感受。

他们勇敢无畏,他们天真无邪。电影正是展现出了这种“狙击手精神”!

《狙击手》中就连与志愿军对垒的美军,也是各有个性和特色的人物。这部电影会告诉你,我们战胜的不是懦弱无能、枪打不准的“瞎子型”对手,相反,是跟我们势均力敌、有勇有谋的强大敌人。而战胜他们的,是一些普通的中国人,只不过他们靠的不是装备,而是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

实事求是、客观专业呈现战争,这就是《狙击手》给我的感觉。也是这部电影,让我第一次感觉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人类历史战争颠覆”的意涵。

某乎上网友Juli那几句如何看待抗美援朝战争的话,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在文章结尾,我也照录如下:

一代人吃完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做出了五代人的事,一代人打完了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建立了五代人的功。

多少英雄埋骨他乡,多少青春一去不返,多少牺牲未及留名。历史不容忘却,祖国方能永远年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血钻故事”(ID:xuezuangushi)专注于硬派历史故事,伴你立足中华,勇闯世界。转载授权请联系“血钻故事”公众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