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写无病呻吟的作文,现在的语文教育,除文学部分要加强实用性的语文

【本文来自《身为一个初中学生,为啥我觉得答语文题就是东编西扯,写作文就是无病呻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对语文教育中,加强应用文教育的一些实例和看法。

下面用一些实例来说明。均选自教学实例。

先举一道文学题。然后后面几道非文学题做比较。

例题1: 看着南天和白云一分钟,然后闭上眼睛,联系看到的南天白云联想。然后写出你的想象。

点评,这道写作题是属于文学题,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都可以做,难度要求不同,可以任意发挥,形容词,比喻,感情色彩,都可以。是散发性思维,培养想象力。

下面几道是非文学的语文题。

例题2,适用于小学3年级: 回家画出家的平面图和各种家具摆设,然后写出来。

点评: 这道语文题,出题用意是训练学生观察力和用文字写我所见,要求用词精确,描写详细,有条理。不是散发性思维的,没有想象空间的,不能有形容词,比喻,华丽词藻,感情色彩。训练学生用文字描述见到的实物。

例题3a,适用于小学3年级 : 下星期我们班同学去海边沙滩活动,你会怎样和做些什么?

点评,出题用意是训练学生做事之前的准备工作,并写出来,写我所想和要做的事。

为将来写工作计划,建议书,策划书,说明书打基础。同样不能有形容词,比喻,感情色彩。

例题3b,承接上面例题3a的第二次写同一内容,但具体化,写出下周春游要带什么物品,如何安排活动,可能会看到什么,会发生什么,留意观察一两个物品或者事情,然后写出来。经过这些写作训练,到4年级学生,应该能够写简单的工作计划。比如自己的生日聚会(或者其他各种活动)计划,准备物品,邀请好友名单,活动按排,对其它可能的事情预案,开支预算,等等。

例题3c,还是继续上面同一活动的第三道写作题。活动结束,写出活动的流水账,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声音(培养观察力),这次活动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为什么,下次如何。

点评,出题用意是培养观察力,培养写工作报告和总结。

例题4: 描述物品,这题是训练学生准确写出物品。比如, 描述一辆自行车。难度从小学3年级到高中,  随着年级升高,难度和要求提高。到高中,同样是描述物品,比如描述自行车,先去百科全书随便找一个物品不是自行车)的词条,读完之后,用百科全书的格式,写自行车的词条。目的训练学生将来能看懂各种说明书,自己能够写简单的说明书。

例题5,目前广为流传xxxx的事,众说纷纭,请自己查找有关这件事的资料,然后写出500字的介绍和自己的看法。

以上各例题,均取自真正的教学。不需形容词,比喻,感情色彩,描述实物,写所见,所想。是包含了训练思考和观察力。

结合自己读中小学时,这方面语文教育的短板。我们那时候语文写作是,"上周郊游天气很好,晴空万里,,,很开心" 就是题主说的无病呻吟的作文。

随着后来读大学,工作,教书,招聘员工,管理员工。发现语文教育的短板,比如生物,医不少内容就是描述性,涉及形状,结构,种类,成分,功能,演变等等。描述能力差的会丢三落四,没有条理,而且写的吃力。

现在语文教育,除了文学部分,是加强实用性的语文。比如现在不少软广告,隐性广告,其写作手法高超,以科普包装,隐蔽真正目的,夹带推销,而且达到写软广告隐形广告的目的。可以选一些这类作为阅读分析,以提高阅读分析判断水平,同时也是科普,识别作者没有写出来但有背后的目的。和学会懂得找其他信息来查证。这些不是文学的内容,而是与语文和阅读非文学类文章的理解力。

前几年高考作文题, 幸存者偏差,是很好的考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