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local男友妈妈,才发现广东话≠粤语
先介绍下,他是香港local,我是广东人。
我们相识于他作为港澳生“留学”内地高校的时候,那年他是高我两届的学长。
两年多前他毕业回港工作,我毕业在广东工作,一切还风平浪静。
虽然异地,但我们能随时周末坐着西九龙高铁,来回找对方,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后来修例风波和疫情接踵而至,我和他在各自的工作中,听闻两地和两人的情况,并阔别对方一季又一季。
直到我今年到香港读硕和谋发展,我们才结束了一年半+的异地。
几个月的学习与生活适应后,他提出不如让我和他妈妈喝个茶认识下?
虽然没有了以前那么期待(论疫情分隔两地对感情的杀伤力),但是爱他的(不能承认)我还是有点窃喜并确认了他的认真。
见家长的前几天,我跟我妈视频聊天。
聊到这个的时候,我妈的说法是,虽然是确认了认真,但也可能是对方家长在“考核”你,而你也同样是有考核对方家庭的权利。
只要够清醒,权利这东西往往是相互的。
人真是越长大越发现长辈的生活智慧。
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更淡定,见面之前他跟我详细介绍下了他妈妈:
她妈妈乃至于她婆婆等都是一直在香港出生长大的,她是一个普通的“师奶”(也就是内地称有一定年纪的已婚已育阿姨的意思),年轻的时候工作过,后来生了二胎就成为全职妈妈(而在香港的说法通常是家庭主妇)。
男友在距离见面前几天开始,就每天都跟我倒数,“小咪距离见家长还有5天!”
一方面他可能怕我不记得,另一方面他会说一些想象的场景渲染紧张氛围(逗我),例如:
从中也感受到他的重视和比我更紧张的感觉,莫名觉得很可爱。
见面当天,本来是约了十二点的午餐,十一点出门即可提前二十分钟到(乖巧)。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在坐巴士的时候,感受到了大姨妈突然提前两天来了。(终于承认有点紧张了)
这下糟了。
我打给男友,倾诉一下:……不如等我在卫生间弄好,再一起过去?
下车后看到他,原来他在等我的过程中真的悄悄买好了一小包卫生巾,并可爱地藏在了衣袖里面。
最后我和男友来到餐馆,迟到了十分钟。
第一次见面,男友选的是他和家人都常吃的本土餐厅。
预设我不太了解这些菜式,本着让我尝尝好吃菜式的好意,预先点好了菜。
因为是在餐馆见面,所以即使没有带礼物也没有显得不合礼仪,但如果是去他们家就需要带礼物了。
在等上菜的时间里,便开始了与local阿姨的对话了,令人充满新鲜感又略有点紧张。
我和他妈妈的对话从前面的我跟她打招呼和道歉迟到开始,接着是她问我坐的交通工具。
我说坐的是XX公交,此时我忘了切换不同表述(内地的公交车=香港的巴士),连忙再说一句是“XX巴士”,这时阿姨豁然开朗。
尽管粤语与国语有相通,广东的语言与香港的语言都是粤语,但也有些差异的,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也陆续偶有发现。
比如,我的可爱男友进化成为一个大男孩的样子,介绍我,说到学校和考试。
我说应该很快就会出成绩了,然后男友说:很快就会出分。(合格的翻译)
我逐渐学着一些表达,这不仅是我在调整,也是我们在互相学习这种差异,其实也都是一种互相向对方靠近的行为。
上菜后,我们把话题转移到了菜式上。
喝汤的时候,我发现,香港的汤文化跟广东真的很相似,都是“几乎万物皆可煲,各汤有各效”。
当阿姨问我,“你在这里很少煲汤喝吧?”
我一时未经思考就回答了:是的,都很少煲汤了。
当我还没说完是因为最近功课和备考太忙的时候,阿姨就表现出了一个略有担忧眼色。
怎么办,我可不是懒惰的人呐。
当我发现汤里有我不喜欢吃的红萝卜的时候,本来会立刻给男友吃的,但经过刚刚的眼神的教训,我学会了让她放心的绝招。
我对男友说“你多吃点红萝卜吧,补充维生素呢”,说完乖巧地夹给了他……
阿姨关心我在这边吃的习不习惯,我回答的是吃的口味差不多,有时候我也去市场买点菜,自己做些好吃的。
而男友翻译了一下是去“街市”(香港对市场的常用表达)。
由于我一直保持礼貌的微笑和阿姨也能听懂的理解,这些小差异也就算是我的一堂local粤语课。
最后我们在讨论香港最近一件有趣的小新闻愉快地结束了吃饭的对话。
吃完饭,我们一起去逛商场,阿姨看到我瘦小的身躯,略有担忧地问我有多重呢,是不是在这边不太适应。
我说其实我有90斤左右呢,此时男友翻译道,也就是100磅。
原来,在香港描述体重通常是用磅作单位,而且这边的一斤是16两。
同时,男友也在急切地表达,我是因为在适应过程,“你看她的脸,最近在越来越圆。”(原来我也这么可爱)
看到他在努力增加我的好印象的表情,我突然感觉到此男孩眼中有一种光,一种同理心发出的闪光点。
当我们逛到一个卖礼品的店,我说:“阿姨,不如我买一份巧克力给你当作补上见面礼?”
然后在一堆巧克力阵营中,阿姨她挑了一份好看又不贵的。
之后我邀请她一起去看电影,她也表示不用呢,她很开心地希望我们俩有更多的时间一起。
几天后,阿姨托男友送给我一支不错的润手霜,由于时间差,我不当作是回礼呢,而是觉得她看到这样东西,想到了我,从而送给了我。
男朋友还说,那天我帮他妈妈拎推车的行为让她大加赞赏,但其实这只是我历来锄强扶弱,哦不,尊老爱幼的行为罢了。
想起王苑之的一首歌《印象》,歌词中有句意思是太在意反而容易举止失常。
而我庆幸的,莫过于此次见面的正常。
有时候重要的场合呀,安定与正常,就已经是美好了。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