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按子女数领养老金合理吗?
【本文来自《厦大教授赵燕菁:建议从养老金视角看鼓励生育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苏普
- 你搞清楚,养老金是个人年轻时缴费的回报,不是子女缴费的结果,否则我不缴费只生孩子你给不给我发养老金?
微博@sven_shi:
#专家建议按子女数领养老金合理吗#养老金和生育子女数量挂钩根本不是我们中国的专家想出来的,而是早在20年前欧洲就已经开始讨论了,这里面其实是有一套专门的女权话术的。这是养老金系统的问题,人家有的,我们也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因为宣传误以为养老金是自己给自己存钱,把钱交给国家投资理财,然后将来老了给自己发钱。其实你个人养老金的账户很多也都是空账,国家会从你个人账户里面借钱去发给现在的老人。
也就是说大家将来有没有养老金领取,直接挂钩的就是我们的生育率。将来没足够的人出生,我们就要不断的延迟退休,然后没养老金领取。
所以所谓的生育儿童数量挂钩养老金,就是一种惩罚方案。政府不需要额外出钱,只是改变分蛋糕的方法,让多生的人多领取,对少生的人进行惩罚,逼迫他们要不少领取养老金要不就去生孩子。
这套东西早在20年前的欧洲就已经大规模讨论并且在现在实施了。而且根据我国之前的经验,这套方式应该会有效。最典型的就是很多60后70后其实都想生二胎,但是他们没生。原因是因为国家奖励他们独生子女费还是因为担心被社会抚养费处罚呢?
大家想到这里其实都能明白。
而所谓的调节养老金,其实是有一套宣传话术的。简单来说就是走女性路线,比如德国挂钩生育数量的养老金调节,后来直接翻译就叫“妈妈养老金”。简单来说就是走女性路线,说女人生育孩子没有得到养老金系统的“公正对待”。因为是女人生的孩子成为了未来养老金的支付者,所以生了孩子的女人应该得到更多的养老金。
这样一来就容易得到女性群体的支持。生了孩子的女人要多领养老金,谁要少领呢?
不生孩子的人。
就是到最后对立起来的还是生育者和不生育者,从不生育者头上把钱收走给生育者,逼着不生育的人要不多出钱,要不就去生孩子。但是切入点都是“为了公正的对待女人”。
赵教授是很知名的学者,所以讲话很直接,把最后要实现的东西一口气讲出来了。大家就抵触。其实这种养老金改革宣传都是要去走女性路线的。先讲讲女性收入低,领取养老金少,是女人被歧视。再讲女性生育不受重视,要养老金去公正对待女性。最后就是根据女性生育数量去多领取养老金。生孩子的人要多领,不生的就少领。目的最后达成。
所以有的时候真的挺替这些学者无奈的。他们唯一的问题只是过于诚实而已
让年轻人不管是恋爱还是结婚,生子,真没那么难。生育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只要让他们活的没那么大压力,自然就水到渠成。欧美高收入国家的泛自由主义导致的低生育和我们国家生活高压导致低生育的原因有本质性的不同。现在很大一部分异地打拼的年轻人,一个月工资可能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要拿来交房租,还只能租到一个窘迫的单间,收入永远月光攒不下钱的情况下,拿什么结婚生子?
现在有多少企业是正正经经的在给年轻人交社保?大量的企业都是交个最低基数,新经济下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这些青壮年集中的行业还大多没有社保。国家还天天喊着社保基金不够用要延迟退休,现在的年轻人除了上岸的那些公务员由政府给交着高基数的养老金,有多少年轻人还指望未来的养老金来养老?你咋不看看欧洲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大多数由国家买单了呢?光学习他们的惩罚机制不学习他们的福利,国情不同生搬硬套,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不是蠢就是坏。
如果用这种蠢政策来惩罚年轻人,不是设身处地的解决实际问题,把人当做社会经济发展的消耗品来对待,当做驱动社会的油料,让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还反过来怪年轻人躺平,这是解决问题的逻辑么?这种蠢政策推下去,年轻人只会更摆烂,因为他们会更深切的感受到,社会只想着从他们身上攫取,没给他们留活路。反正现在的收入生养不起孩子,结果生养不起孩子又要导致老了退休金也拿不到的连锁反应,那干脆正经工作也不干了,直接像日本年轻人一样,低消耗打零工混日子算了。归根结底就是既得利益群体的贪婪,不想让利花真金白银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想着搞这些投机取巧的花招,用未来的大饼或者大棒来糊弄年轻人。
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对于父母,是资产还是负债?
只要是个负债,福利再好也是那样,生不动。
我国农村没福利制度时,就是传统的“养儿防老”,孩子是资产。没房又如何?钻帐篷也要啪啪啪生。
利用养老金和医保制度的顶层设计,把孩子“资产化”一点,不让他们纯当父母的“负债”,完全没问题。
让年轻人不管是恋爱还是结婚,生子,真没那么难。生育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只要让他们活的没那么大压力,自然就水到渠成。欧美高收入国家的泛自由主义导致的低生育和我们国家生活高压导致低生育的原因有本质性的不同。现在很大一部分异地打拼的年轻人,一个月工资可能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要拿来交房租,还只能租到一个窘迫的单间,收入永远月光攒不下钱的情况下,拿什么结婚生子?
现在有多少企业是正正经经的在给年轻人交社保?大量的企业都是交个最低基数,新经济下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这些青壮年集中的行业还大多没有社保。国家还天天喊着社保基金不够用要延迟退休,现在的年轻人除了上岸的那些公务员由政府给交着高基数的养老金,有多少年轻人还指望未来的养老金来养老?你咋不看看欧洲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大多数由国家买单了呢?光学习他们的惩罚机制不学习他们的福利,国情不同生搬硬套,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不是蠢就是坏。
如果用这种蠢政策来惩罚年轻人,不是设身处地的解决实际问题,把人当做社会经济发展的消耗品来对待,当做驱动社会的油料,让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还反过来怪年轻人躺平,这是解决问题的逻辑么?这种蠢政策推下去,年轻人只会更摆烂,因为他们会更深切的感受到,社会只想着从他们身上攫取,没给他们留活路。反正现在的收入生养不起孩子,结果生养不起孩子又要导致老了退休金也拿不到的连锁反应,那干脆正经工作也不干了,直接像日本年轻人一样,低消耗打零工混日子算了。归根结底就是既得利益群体的贪婪,不想让利花真金白银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想着搞这些投机取巧的花招,用未来的大饼或者大棒来糊弄年轻人。
父母子女之间,老吾老及人之老之间。
这个主意太壞了。
在文化上,根源世代不变的,千万不能用权宜的小聪明对应。
你发多少钱,会刺激年轻人的生育欲望?
如果只发小钱,现在不生的人会因为一点小钱小补贴,就转变生育态度?
那给笔心动的大钱,但中国人口基数在这儿呢,这笔财政支出能有么?
拓宽下层的上升通道关键,如何降低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也是关键,其实翻看历史,这样的例子是有的。
养老缴的钱,在过去经济腾飞的三十年里,如果不能以年化6%的速率增长,那么,群众的平均死亡年龄就和养老制度是矛盾的,会产生巨大亏空。
缴纳养老的目的也在于,具有工作能力的年龄是有限的,而平衡工作生活与养老生活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
代际养老最不合理的地方我认为是,代际养老本质是一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