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期就已经出现了封建制度的影子
【本文来自《专访《隐秘的细节》导演关正文: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皇上,拍“佐料”过时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晓风残叶
商周革命把问题全归于纣王是难说得过去,说其私德不堪也是本末倒置,好不好色,奢不奢靡影响的也只不过是帝辛周围的人群,纣王残不残暴,妲己红颜祸水影响不是很大,从武王伐纣六条罪状“酗酒、不用贵族;任用小臣;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敷衍祭祀。”来看,真正涉及核心利益的是“不任用贵族”“任用小臣”“轻蔑祭祀”三条,其余的都是充数,贵族和小臣是人事权之争是触犯贵族根本利益,轻蔑祭祀是触犯了商朝另一利益集团“僧侣集团”(商朝和西方有点像),所以商朝的内部矛盾重重,比干进谏就是贵族集团尝试与帝辛妥协,而纣王不妥协杀了比干,也就造成贵族宗教集团离心离德,少师和太师建议微子启出逃周(贵族阶层离心离德表现),所以大量殷人贵族出逃周,周公和胶鬲盟誓“加富三等,就官一列。”微子启与召公盟誓“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翻译一下,就是许诺胶鬲大量财富和官爵,许诺微子启诸侯之长,并且占有商朝的宗庙社稷。
由此可见商朝的内部矛盾极为严重,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说完内部矛盾,那就来讨论商朝的外部矛盾,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为什么自带干粮和周一同讨伐殷商,真是史书上所说的吊民伐罪?道德与利益就让那些部族为周人效死以小博大?利益固然可是驱使,但想要其卖命断然不可能,问题还是出在商朝的意识形态上“率民事神”,殷人不用自己人祭祀,那人从何而来,物质守恒定律当然是去其他部族抓啊,这是在甲骨文上有记载的,一、壬申卜,争,贞令妇好比沚戎伐巴方,受又祐。二、贞:妇其从沚伐巴方,王勿自东受伐,戎陷于妇好立。三、乙巳卜,争,贞巴方其败。以上就是说武丁妇好夫妇男女混合双打,武丁正面吸引巴师,妇好迂回穿插,前后夹击将巴人打败。
至于俘虏会有什么下场,殷商有个字“用”(用于祭祀),一般是用羌,可见羌在殷人眼里和牛羊无依是哪来用,商王占个卜一次都要用羌,用羌都用出花样,伐羌,枭首,肔羌,拽肠子清内脏,卯羌,一刀两断,戠羌,挂起来风干,胹羌,煮头,至于羌在武王伐纣里代表人物是谁?姜姓之别也,牧羊人和牧羊女的关系,也就是说太公望是羌方首领,牧野之战太公望的表现就是羌商血海深仇的体现,诗经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太公望一把老骨头,为何要不惜性命冲锋在前?鹰扬牧野?这是什么精神?个人主义英雄还是脑子有坑?其实都不是,而是用羌血恨不共戴天!
这也体现在姜太公武王伐纣胜利后提议周武王对殷人的处置方法,“爱人及屋,爱屋及鸟,憎人及其余,使殷无有其余,如何?”,姜太公仇大苦深要使殷人无余,斩草除根,不过周武王没采纳,而使用周公建议分化瓦解。
由此可见商朝的外部矛盾也极为尖锐,祭祀品们已经抱团反抗殷人狰狞恐怖的祭祀文明。
总结一下纣王所处环境,内外交困,内有贵族祭司集团不合作,外有被充作祭祀品的部族造反,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也就说明狰狞恐怖祭祀文明不得人心,也为周公改革意识形态“敬天保民”奠定基础。
商朝的内外矛盾积重难返,况且纣王重用小臣排次贵族的改革触犯了贵族,也导致牧野之战带路党微子启贵族集团内部瓦解纣王大军,说到底不分局面也纣王造成的,人事权改革太激进受到反作用力太大,以至于内外勾结,被祭祀品反杀了,不改革迟早被祭祀品们推翻,改革就会被贵族和祭司集团推翻,可谓是在走钢丝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有翻盘的可能只能是循序渐进温和改革,至于成不成功只有天知道。
还是要点个赞的!
不过你说的都是生产关系,而没有提到生产力!
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奴隶主们反对商纣出现的“中央集权”!也就是说,商朝末期就已经出现了封建制度的影子,那就是君主特权独权,直到周末,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周天子,此时才进入到封建制度的初期!
而最关键的就是生产力,随着石器时代过去,青铜时代逐步达到了高潮,那个时候的奴隶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大片开垦的土地了!
因为祭祀用的祭品以及对敌对者的占有,都使得需要用这些人来耕作的相对发展的生产力受到约束!
奴隶主其实已经相对变成了封建地主!
由对人的关系,上升到土地对人的关系!
即,奴隶社会是把人当成奴隶,当做自己的物品,那么其它奴隶主无权干涉,也就造成了奴隶主自己要想发展就必须侵略其它奴隶主的现实!
而封建地主制度,就是通过土地所有,把人约束在土地上,通过对土地的占有从而实现对人的控制和占有!那样,奴隶就被解放出来,成为可以在土地上劳动的人口,奴隶主们可以交易,也可以变相的给出他们的部分自由权,通过土地迫使他们劳动生产,迫使他们开垦更多的土地,还有生出更多的人口!用于打仗,生产!
所以,商被周取代,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客观的讲,外部矛盾反而能促使内部的团结!
正是内部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导致周为首的奴隶主集团取得天下!
而周王朝的发展,恰恰是奴隶制度走向末路的全过程!
正是周天子的命运,让年幼的嬴政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所以,整个大秦,在楚王室内围(秦楚联姻,基本上秦的后宫都是楚王室主政)看来,都必须掌控自己的命运,吕不韦也是这么想的,但他的禅让制度明显的落后甚至复辟了,战国后期,秦统一六国,正是秦率先完成了封建制度的革命!(商鞅变法,也很惨烈,商鞅最后被车裂)秦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没有任何家族和势力胆敢控制秦君的权利!(铲除了朱后以及嫪毐集团)
前后历史联动起来,这就是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