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对熊猫的保护力度不够大,1976年野外调查时发现的熊猫尸体就有138只!

管理员,我已按照你所说的,删掉了这个帖子中《南方周末》的那篇新闻的内容,请放行!

谢谢!

我是从下面这篇新闻报道中得知这件事的:

    标题:受命于危难之时;转自《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12月22日的那一期,那一期《中国绿色时报》的电子版在它的官方网站中的具体地址则是: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03-12/22/content_3046608.htm(请注意该网页的左下角有“全国绿化委员会 国家林业局 主管 中国绿色时报社 主办”这么一行字)

    大熊猫是大自然的孑遗物种,历史上,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但现在,仅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交界的狭小地带,生态、科研价值无与伦比,被誉为国宝。

    大熊猫曾经是肉食性动物,随着食物退化,如今成了“素食主义者”,主要食物是箭竹。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箭竹开始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因食物来源受到威胁,种群面临灭顶之灾!

    曾经担任“中动协”秘书长的卿建华说:“1976年,野外调查发现的大熊猫尸体就有138只。头天,骨瘦如柴的妈妈还带着幼仔在山上跑,第二天,幼仔已经冻饿而死。”(楼主批注:“中动协”是下面第2个段落中所说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简称)

    因箭竹大面积开花引发的大熊猫生存危机,到了1983年情况在继续恶化。消息传出,举国震动,全球震动。随之,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内到国外,一股救助大熊猫的热潮勃然兴起。

    1983年12月23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开始借助社会和国际力量救助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乔木同志欣然接受邀请,担任中动协名誉会长。

    受命于危难之时的中动协,迅速面向国内外募集大熊猫救助款物,各界反响热烈得出乎预料。企业行动起来了,机关干部、社会名流、普通民众、中小学生行动起来了,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也行动起来了。

    仅以1984年为例:3月初,全国38家“熊猫”商标企业会聚南京,捐资支持抢救大熊猫;3月28日,吴作人、范曾等100余名新闻界、书画界知名人士为保护大熊猫题字作画;4月27日,随美国总统里根访华的总统夫人南希将美国小朋友为抢救大熊猫的捐款转交“中动协”;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大熊猫金币;6月,中国邮票发行总公司发行大熊猫特种邮票……

    ……(中略)

    国际社会的反响更为强烈。1984年,日本政府将45辆丰田车捐给“中动协”。同时,国际社会捐助的各种保护装备纷纷送达。最多的时候,各界捐的车从中动协的办公楼一直排到了林业部大门外的和平里东街上。(楼主批注:从事熊猫保护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野外工作和日常的一些工作时应该都需要用越野车、皮卡车等汽车作为“巡护车”之类的工作车辆)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纷纷要求借展大熊猫,希望借展览为保护大熊猫捐款。在日本,大熊猫一下飞机,享受的是元首级待遇,车队所到之处,有警车开道和护卫。吉钲回忆,在美国的圣地亚哥动物园,借展期间,“哎呀,游客很早很早就来排队,整天都是人,来看熊猫的。”曾经担任中动协副秘书长的李玉铭说:“借展大熊猫3个月,圣地亚哥动物园的游客量超过全年数字。”

    迄今为止,我国先后向美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爱尔兰、英国等10多个国家借展过大熊猫,并开展大熊猫、金丝猴国际合作研究,募集野生动物保护资金370万美元。

    国内外各界捐赠的款物,被广泛用于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直接救护,改善了保护区的装备,并开展了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宣传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开展。……(后略)

------------------------------------------------------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中说:

    为了加强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 我国自1981年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务院在原林业部设立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中国科学院”设立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在全国17大城市和口岸所在地设立濒管办事处……1992年我国加入了《湿地公约》,林业部门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履约工作,争取了一批湿地保护国际援助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签订了6项双边保护协定(议定书),并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共争取资金7000多万美元,开展合作项目上百项,覆盖了20个省区。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这份《规划》在国家发改委的官网中的具体地址是:https://www.ndrc.gov.cn/fggz/fzzlgh/gjjzxgh/index_9.html?code=&state=123

------------------------------------------------------------

多年以来,两个美国人创建的一个名叫“熊猫国际”的民间团体每年都会捐赠物品、药品和资金给我国,用于促进我国的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详情见下面的新闻:

“熊猫国际”组织助力大熊猫野外监测工作

2019-12-31 15:34

此新闻最初由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公众号发布,直接复制 我则是从“搜狐”网中如下这个地址的网页上复制来的:

https://www.sohu.com/a/363924352_726348

500

500

500

500

500

近日,甘肃白水江管理局基层监测工作人员每人领到一套雨衣和一顶帐篷,这是来自于“熊猫国际”的爱心捐赠。监测人员激动地说:“在以后的监测工作中再也不会因为偶遇大雨而成落汤鸡。”

   “熊猫国际”是由Suzanne Braden 和Diane Rees于2000年创立的公益性组织,总部设在美国丹佛。该组织一直致力于我国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事业,每年会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募集物品、药品及资金,用以促进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

    2019年11月,熊猫国际主动联系到白水江保护局并捐赠雨衣100套、帐篷100顶,此次捐赠活动有效改善了监测人员装备,为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事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