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理解“把孩子当成‘养老工具’”这种逻辑是怎么出现的
【本文来自《把孩子当成养老工具,问问孩子愿不愿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无法理解“把孩子当成‘养老工具’”这种逻辑是怎么出现的,得多自私自利的三观才会这样想,才能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联系说得如此功利和现实。绝大部分的父母,哪怕到老年的时候,只要还能动弹,基本都还是在为家庭和子女付出的,可能是经济上的继续补贴,也可能是情感上对整个家庭的凝聚力。
首先作为一个“孩子”,我很愿意赡养我的父母。其次,我也有孩子,以我目前还算努力的工作状态,大概率老年的时候,不会需要她太多经济上的付出甚至我还能多支持她一些,但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和心理慰藉。哪怕以后因为工作、家庭等因素没办法经常在我身边。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来看我一次,我的生活都很有盼头。而到了卧病在床乃至最后的弥留之际,才是我彻彻底底需要她的时候。
至于期望AI陪护的陪伴,我不否认可能届时有那样的技术能力,但AI带不来情感慰藉。我奶奶还在世的时候,还是学生的我,搬着笔记本陪她看电视,她偶尔也会凑过来看我玩游戏,自然是看不懂的,但有孙子的陪伴让她很满足。老人的需求很简单,三餐有饭、居住有屋、子女孝顺,足矣。他们期望的孝顺,也不是给多少钱或者天天陪伴(能做到自然更好),而是有自己的子女、孙辈会时不时来看望自己,生病了有人带着看病、照料。
明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传承,是一个多赢的选择,我悉心抚养你长大,你守护我衰老之时,怎么就变成免费保姆了?退一万步讲,大家都不要把孩子当成免费保姆和工具,都去养老院养老。市场需求增大了之后,护工不够AI来凑,就一定有价廉质优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