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礼貌、谦虚,什么时候成了教育孩子的遮羞布了?

【本文由“东八区北京时间”推荐,来自《“我发现很多家长好奇怪,就看不得自己孩子高兴”,这话让你有同感吗?》评论区,标题为东八区北京时间添加】

  • guan_16355898802915
  • 不清楚作者多大年纪了,对中国文化有多少了解。

    正常有子女的话,懂中国文化的话,应该能理解如果家长说这话就是面子上的谦虚客套,其实心理是很高兴很得意的。

    这种作态不是为了贬低或者教育孩子,而是一种礼貌!

    这种自谦作态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礼仪。

    古人称自己儿子为“犬子”、女儿为“小女”,称呼老婆为“贱内”。对方则称别人家的儿子为“令郎”女儿为“小女”,称呼老婆为“贤内助”。

    你的夸赞,对方只不过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对你进行礼貌上的回应罢了。

    至于作者要生拉硬扯到对孩子的教育上,对孩子有多大多大的影响,那可真就是贻笑大方了!

礼貌回应一定要以贬损孩子为代价?

来,咱们模拟一下

首先是那位博主讲述的过程……

一大男人坐电梯,遇到了同乘电梯的母女俩,因为觉得小女孩笑笑的很可爱,于是礼貌的说了一句:

“孩子真可爱!”

孩子的母亲听完,立刻回应:

“可爱什么呀,整天就知道跟我折腾,吃饭也不好好吃,上学也不知道好好读书,说两句就哭哭啼啼的有什么可爱的……”

男人尴尬了,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比较好,于是犹豫着给了一句:

“孩子嘛,都这样,长大了就好了。”

孩子母亲听完又叹了口气:

“长大了就更不省心了,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读书不好估计上不了什么好学校,遇到一些坏孩子又不懂分辨肯定被人骗,到时候伤心的还不是我们这些父母,小时候听话就好了,以后也不至于出事儿……”

男人又懵了,没想到自己本就是敷衍的一句话竟然会引出来那么多吐槽,而小孩子早就在母亲吐槽自己时恐惧的不敢再笑。

男人发了个微博,一群人说他不懂谦虚不懂传统,还说这 是礼貌……听起来就可笑。

**************************************************

再换一个故事发展……

男人坐电梯,遇到了母女两人,因为小女孩冲自己笑觉得很可爱,于是夸了一句:

“小姑娘真可爱!”

小女孩被夸了很高兴,母亲听完也回应道:

“的确可爱,但偶尔也会淘气。”

男人笑着说:

“孩子都淘气,活泼嘛,长大了就不淘气了。”

母亲摸了摸女孩的脑袋:

“对,长大了就是小淑女了,小淑女就不会淘气了。”

在这个故事发展里,小女孩会是什么反应?你们说说。

在这个发展里,家长是不是不谦虚了?是不是不礼貌了?是不是就会宠坏孩子了?

如果家长在这时候再教孩子“叔叔夸你了,快点谢谢人家。”,那小女孩是不是不仅开心快乐还学会了面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从而变的更加礼貌了?

在这种发展下,这男人回家之后就算发微博会感慨什么?一定是感慨孩子可爱,母亲教导有方吧?

如果是这样的发展,我问问评论区的各位,你们还会指责博主不是父母不懂传统吗?你们是不是也会夸这位母亲的处理方式?

那这是不是代表着,本来有符合传统、礼貌、谦虚 且 足够优秀的应对方式,可偏偏选了一个打压孩子、同时破坏路人与孩子两人心情的烂处理?

那我请问诸位,传统和礼貌、谦虚,什么时候成了你们的遮羞布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