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实体书店的求生之路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40407

《网红书店为何“退潮”?价格不够低,空有流量没有价值转化》作者郭静的互联网圈

看了上面的文章有点想说的话。

我在实体书店工作过,我来说说感想。文章说现在的实体书店不死不活有问题,这是对的,却不知道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之所以要求生,只是网上的书价格低的原因吗?我们来一点点分析。

我们不算纯粹去书店看书的顾客,会给书店带来收益的顾客大致分三种,一种目的明确的,就是找某几本书,比如上学考试要用的辅导书,比如被学校、单位领导推荐了什么必读书,不见得感兴趣却又不得不买;第二种目的不太明确的,想找某一类的书,但没想好要哪本,必如想练字想买字帖,但不知道选田英章的还是荆霄鹏的或者是司马炎的或者庞中华的,也不知道是练楷书好还是行书好还是行楷好,或者学校老师来挑选教辅资料,等等;第三种是逛园子似的,爱书,喜欢看,见猎心喜,遇到合适的会买。不用出数据,纯凭感觉,大家可以分析下这几种顾客光顾之后的成交率,显然第一种最高,第二种次之,以此类推。

再说网上购书的优势,一,价格普遍比实体店更低。这不单是网店没有店面费用的原因,还有因为规模巨大从出版社进货的折扣也更低。这个后面再细说。

二、网店更容易做到”全“,网店不存在区域限制,只要快递能到就行。所以网店的受众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上网者,上什么样的书都有可能有读者。实体店做不到这样,实体店的主要客流只是方圆几公里之内,你得考虑实体店附近的顾客需要什么,附近中小学多,教辅就可以多进一些;在城市边缘,种植养殖类的书也可以有一些;等等。网店的上书只是加一段索引目录,容量几乎无限。实体店就要考虑书店面积和摆放,进了很多书,但没地方放,书都压在一起了,顾客找的书可能被压在了一摞书的下面,顾客翻不到自然也就无法形成销售。而如果书城很大,书摆的很开,也不会太方便,因为顾客看不了多少书却要挪动很大一段距离,就会累,尤其挑选了很多书的情况下,书是有质量的。所以书籍的摆放在实体店是门大学问。

由此可以看出,网店更容易做到“全”,更“全”意味着顾客来这里找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这也就导致了出版社给网店发书更舒心,因为什么书对方都吃的下,而且随着发展规模还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大网商可以和出版社谈更低的供货折扣。所以就算不计算网店省出的店面费用,只说进货成本这一项,实体店就处于劣势。

三,网上买的图书会直接寄到你手上,这个时间成本是不是节省了很多?而且书是有质量的,一包沉甸甸的书不用你搬就到了你手上是不是很快乐?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时间和精力的节省才是最重要的。需要什么书,如果目标很明确,不需要逛,是不是折扣力度大还能直接寄到手上的网购是更合适的选择?

回头再看开头说的光顾书店的顾客分类,是不是第一种顾客就被从实体店拉走了?而这类顾客是需要图书的最大客户群,也是成交率最高的群体。

而实体店之所以还没有彻底垮掉,第二类顾客功劳很大。第二类顾客需要对书进行挑选,所以更喜欢逛实体店。这就有了顶上文章重点提到的另一个实体店的问题,带塑封的书变多了。

我记得小时候逛书店,书基本没有塑封,都可以随便翻阅,怎么现在的书塑封这么多了呢?很好理解,首先是套书,一套里好几本,不塑封容易乱,顾客可能拿着有定价的最后一本结账就走了,这是实体店不塑封的套装书销售的常见问题。二、保护书籍,一本崭新的书更容易被顾客选中。第三,取决于书的性质,书籍最重要的是内容,如果读者知道了一本书讲的是什么会让这本书的购买价值大幅降低,这本书大概率会来个塑封,文学类的畅销书,或者青少年读物等,比如小说漫画等等,塑封就比较多。

那么什么书不爱塑封?大类的有三种,一、出版了很多年的再版书或者已经没有版权了的公版书,不塑封的比较多,因为没必要。二、教辅类或者字帖类,翻阅对购买需求的降低不多的,或者说这类书不够买获得不了书中的价值。三、学术性强的各类专业书籍,这类书一般也不塑封,但经典著作和明星学者的书还是可能会塑封。

那这些和实体书店有什么关系?实体书店为什么不喜欢顾客拆塑封书?参考我上面对塑封书更可能出现的种类的分析,书籍在被顾客购买前对书籍的拆封非常可能造成书反而卖不掉的占了塑封书的大头,这就是原因。当然,让读者更自由的选购书籍是每个书店都应做的,所以这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但这也确实不是一个受书店欢迎的举动。

最后说说实体书店的转型之路,如顶上文章所述的网红书店,前些年一直被视为实体书店存活下去的最成功案例。这些网红书店确实在图书之外在寻求别的收入途径,比如一个可以安静读书的水吧。但这不是如顶上文章话里话外的不务正业,而是实体书店在网络大势下的艰难求生。这并不是个实体书店能只靠卖书就能很好的生存下去的时代,消失的街边报亭和小书店既是新时代来临的注脚,又是传统书店没落的挽歌。

网红书店其实是传统书店的一个高门槛的转型之路,光装修的费用就不是每个书商容易负担的,而且在新鲜感退潮之后,网红书店的利润是否能支撑起高昂的维持费用?也许下一次的转型不会太远。

既然打不过就加入是个好办法,实体书店网上开店几乎是必备技能,成功转型甚至把实体店关了专心做网店的也不少,但互联网有先发优势,不出意外大的网商会永远大下去。

未来如何?

我不知道。

也许未来的实体书店只能作为某种意义的网店本地仓。

也许网红书店会是最后留下的实体书店。

也许情况不太糟,网店和实体店因为销售模式的巨大差异最终会各自吸引一部分消费者,从而达成某种平衡。

也许更糟,连网商都不会太持久,书籍这种载体就会在造纸和印刷行业污染严重的担忧下以及网络时代图书电子化的双重压力下萎缩,书一定要出纸质版吗?

未来如何,未来可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