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砖对缝”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做法,用好了还是很有作用的

【本文来自《农村老爷爷想要欧式小别墅,结果建筑师花了132万改造被吐槽像“毛坯房”》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盖房子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使用,要住人。所以要确定下最主要的需求和原则。其次是经济性,最后才什么艺术、美观等。

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冷暖、上下水,即吃喝拉撒。这些是建立在能源和资源之上的。在农村建房子时要考虑这些需求。可不可以建水井?下水如何处理?垃圾如何处理?能不能自己发电?除了流行的光伏,小型风力发电机,特别是竖轴风机?储能设备?取暖热水设备?通风换气?有了这些基本的解决方案之后,考虑结构和建筑,房子无论大小,这些基本原则是相通的。由于房子很小,由建筑师一个支完成,而许多建筑师只是学建筑的,对于暖通、供排水等根本不懂,所以无法考虑这些基本需求如何解决。

随着能源转型推进,农村独立住宅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已经提到了日程上来了。可是目前建筑行业对这个问题还没有考虑,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依靠“送上门”的阶段。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建筑部门提醒建筑师们注意。我们在小建筑上也需要大量的一般“医生”,而不是专科医生。要对水、电、气、冷暖等都明白的建筑师。

建工学院在培养学生时也要注意及时更新学习的内容,把最新的理念和技术教给学生,让他们不仅能为美丽新农村建设出力,也能为绿色新农村做出贡献。

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磨砖对缝”的作法,虽然使用的是砖,但都是经过打磨的,表面平整光滑。这个案例中使用了红砖,在有些地方似乎应当考虑磨砖对缝的工艺,效果会更好。

建筑的外表要考虑光伏风机的安装需要,留出向阳的位置。即使眼下不安装,也要为今后安装预留位置。

建议上海电视台拍摄一集新节目,引领农村房屋改造的潮流。上海电力大学有一位退休的教授,为了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把城里的房子卖掉,搬到郊区买了别墅。已经进行了非常好的实验,可以做到一定时间内的电力自给。如果上海电视台能与这位教授合作,为广大的农村农民房屋改造、改建提供一个新的示范,将会是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推动,不仅是美丽,也是更加绿色!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