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赌命:24岁消防员救轻生大妈坠楼牺牲
生活的谬误和悖论是:
想好好活着的人,用生命去拯救一个不想活的人……
叩问生命的价值:以命换命值吗?
A、拯救者:以命换命值吗?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永远活着。
一名消防员在拯救轻生者时,与轻生者一起坠楼。
拯救者:陈建军。坠落时,未曾松手。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公安局官方微博通报,11月12日10时12分,群众报警称该县商贸城楼顶有一女子欲跳楼。
接警后,公安机关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前往现场救援处置。
该女子情绪激动,对消防队员、民警的劝说不予回应。
后该女子突然跳楼,一名消防人员上前施救过程中与其一同坠楼,该跳楼女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则消息的字数不多,却引来众多的网友留言。
网友的留言中,不乏对跳楼女子的责怪,认为是她的轻生连累了消防员。甚至有网友认为跳楼的女子不该救,不该为轻生者搭上消防员的生命安全。这当然是情绪中的气话,这种过激的话语,道出的是对生命的珍惜。现场群众高兴地大喊:抱住了抱住了。
还没喊完,语调便一转,变成了吃惊又着急的呼唤。
两人双双坠落高楼,整个过程中,消防员一直保持着抱着女子双腿的姿势,直到坠落地面。
现场视频显示,即使在坠落时,他也未曾松开坠楼女子的手……
当时现场一名正在拍摄的女子,在目睹了两人坠跌之后,发出了巨大且惊惧的尖叫声。
视频传出,全网泪目。
13日,救人的消防员陈建军不幸牺牲。24岁。
陈建军生前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战斗1300余次,疏散营救群众百余人。
再有3个月,他将离队回乡,迎娶他心爱的姑娘。
他给心爱姑娘的承诺将永远无法实现了。
一条年轻的生命,在英勇挽救另一条生命的过程中,就这么消逝了。
有痛心不已的网友做了张图。
13日晚上,陈建军的家属从老家来到殡仪馆,情绪崩溃。
晚上6点,陈建军的女朋友独自来到殡仪馆,执意要为他守灵。
蒙城县殡仪馆门口,很多群众自发守候道路两旁送别,他们手持鲜花,卡片上写着“英雄,一路走好”。
消防员,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他们明明都很年轻,他们好像什么都会。
他们唯一不会的,好像就是“松手”。
一位网友说:
消防员也是别人的爱子,也是别人的心上人。
以前对轻生者比较理解,认为他们多是因心理疾病或遇到难以越过的坎。但今天,我没有了同情,只有恨!
得知坠楼消防员牺牲的那一刻,许多人泪流满面。
一个家庭的梦想破碎了!
兄弟,一路走好!
拯救者:王佛军,来,赌命!19岁。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
2019年3月31日,
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救援过程中,
30名扑火人员突遇山火爆燃,葬身火海。
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38岁,
最小的年仅18岁。
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四川、云南、重庆、甘肃、江西、山东......
这是30个家庭的悲伤,也是举国之悲。
来,赌命!
王佛军,2000年7月出生,甘肃陇南人。
“来,赌命”,
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黑暗中,山火在后,他向前跑。
这一次匆匆回头,
之后便再也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30名扑火队员壮烈牺牲,
消防战士的执着,岂止于不松手?
他们还不回头、不后退!
拯救者:杨科璋,以命换命。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 烟雾太大,
他抱住2岁女童转移时,
从5楼踩空坠楼,
却没有选择张开双臂 ”……
英雄:
是广西玉林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杨科璋。
“大姐:我救你女儿出去,你放心!”
生死关头,他一定知道:
只要本能地张开双臂,抓摸到楼板或钢筋,就能减缓下坠冲击和调整落地姿势。
这样做,他便有生还的可能。
他没有,反而将小女孩抱得更紧,用自己做了保护垫。
以命换命。
那年,他27岁。
拯救者:抱火哥。拿命在赌。皇甫江武。
一名消防员抱着一个从阀门处往外喷火的煤气罐冲出火场。
陕西人,名叫皇甫江武,26岁。
是武汉消防支队徐东路中队合同制消防员。
谁也不知道,它是否会爆炸!
消防员是和平年代,离牺牲最近的群体。
他们的平均死亡年龄,是24岁。
没有岁月静好!
而是,
每一次危难时刻,
都有一些人逆风而行,
承担一切。
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愿所有消防员兄弟
每一次逆行都能平安归来!
B、轻生者:自杀与谋杀!
有的人活着,想死却不敢;
有的人临死,还要害死那些无辜的人。
这是自杀吗?
这特么的是谋杀!
2019年12月24日晚8时20分,重庆。
一男子从沙坪坝区三峡广场一公寓楼跳楼自杀,砸到两名行人(高三女学生),三人抢救无效死亡。
不幸被砸到的是2名参加艺考的高三女生张某、霍某。
平安夜的热闹街道上,一个人跳楼自杀了,砸死了两个花季少女。
这是自杀吗?
——这是一场谋杀。
事件发生以后,自杀者家属连遗体都没有前来认领,也没有对遇害者家属有任何道歉声明。
——没人收尸,没人担责。
基于人道主义,重庆沙坪坝区政府对女生家属各进行了20万元补偿。
人们,会同情这个“自杀者”吗?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选择生的权利。
18岁成年以后,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死的权利。
真要是想死,其实也没人能拦得住。
谁的人生不艰难?谁的命运不坎坷?
真想死,也得体面的死,不给任何人添麻烦。
真想死,不要跳楼砸到无辜路人,不要连累救援民警,不要把消防战士置于险地。
真想死,不要把英雄变成烈士。
有漏皆苦:生老病死抑郁成疾。
童年伤害、少年愁绪、青年迷茫、中年负荷、老年孤苦,贯穿一生。
有漏皆苦:自杀者内心有一个缺口。
自杀者的生活目的似乎不再是自我完成,自我发展;
而是自我解体,回归母体,回归上苍,回归宇宙中。
这类人中许多人完全没有能力进行真正的自杀。
因为他们深知自杀是罪孽。
他们的救世主不是生,而是死。
他们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熄灭生命,回归本原。
他们每个人的灵魂清楚地知道,自杀虽然是一条出路,然而却是一条不太体面的、不太合法的出路。
这个社会上不少人,被丛林法则碾压得彻底。
很多谴责自杀者的人,其实就是这种人。
他们在谴责自杀者时,想表达的主旨是:生活本来就是很艰难的,你看我就比你坚强,不坚强怎么能行呢?
这种优越感,其内核依然是无奈、心酸、恐惧、愤怒、炫耀、麻木。
每年全球超 80万人自杀死亡。
不同国情自杀率差异巨大。
中低收入国家的自杀率低于高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每10万人中有11.2人自杀,而高收入国家每10万人有12.7人自杀。
自杀是15~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男性的自杀率要高于女性。
中国农村青年人的自杀率要高于城市。
25-34岁是中国青年人自杀的高危年龄段 (接近两万分之一)。
25-34岁澳大利亚青年人自杀率比中国青年高。(约万分之一)
中国60岁以后的老人,自杀率随年龄升高而剧增,最高接近万分之七(85岁+)。
总体上自杀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
90%的自杀者存在某种精神障碍。
失眠的人更容易自杀。
有慢性疼痛的人自杀概率是普通人的2倍。
自杀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异常,以及神经信号的紊乱有关。
有信仰的人更不容易自杀。
因为有信仰就有稳定的精神结构。
轻生者,本质上更多的是精神结构的塌方。
什么是自杀?
自杀是一系列谋杀自己的过程:
负性思维的累计、笼统自杀意念的产生,自杀意念的累计,具体自杀计划的产生、自杀计划的尝试、自杀计划的执行、自杀成功或未遂。
开枪自杀是美国人最常用的方式。
上吊或者跳楼是亚洲人常用的自杀方式。
其实寻死的人他们有很多现实问题。
一个深圳的妈妈,带着两个6岁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带大的。
整个过程都没有工作,也不可能在外面有就业机会。
家里老公花不起钱请保姆,她必须承担带孩子做饭这些事儿。
老公还欠了一屁股债,房租都付不起。
她就想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跳楼寻死。
救助者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帮助,但就算是跟她沟通了,回到现实中还是付不起房租,还是有债要还。她老家是农村的,妈妈也不帮忙,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她走投无路,四面都是黑的。
她当时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工作。
但她没有学历、又没有专业知识。
再次回到现实她发现自己还是没有经济能力,仍旧找不到工作。
后来又尝试自杀了两次,再次进入生活的死循环。
他们处在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绝望之地。
走投无路,无助到了极致。
其实他们又何尝没有向前看过,但每次重新站起来总是又被掐灭了内心唯一的一点希望,责任感早就在这种折磨中消磨殆尽了。
对于他们,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理解。
我们无法苛责一位绝望到要跳楼且已经死去的人。
生命不是算术题,道德也不能用加减乘除来运算。
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的许多不珍惜自身生命、动辄轻生自杀现象。
古人这样描述归纳:
或小忿不忍,或借以累人,逞其戾气,率尔投缳,大拂天地生物之心。
20年来,这个社会走的太快了。
“灵魂跟不上身体”是这个社会潜伏的巨大的问题。
侠之大者:轻生死,重然诺。
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中国文化:
人生观就是自强不息,价值观就是舍生取义。
世界观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自古少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多为挺身而出的凡人。
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陈建军“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号召全省广大青年学习他舍生忘死的顽强意志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正值“119”全国消防日之际:
心疼救人坠楼的消防员。
心疼所有本该珍惜的生命。
我们呼唤活着的英雄,和让英雄更好地活着。
这一刻,让我们共同心疼这些年轻的孩子一秒。
这一秒,是生命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