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在1953年签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后才设计配发了自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帽徽"

【本文由“钢铁怀玉”推荐,来自《香港市民谈《长津湖》观影感受:”我对美军的感觉完全不同了“》评论区,标题为钢铁怀玉添加】

500

  不仅是志愿军的首批入朝部队,甚至到了1952年,都仍有一部分志愿军官兵穿“朝鲜人民军”的军服。1950年7月13日,我国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9、10月间,在辽宁省的沈阳、安东(今丹东)、辽阳、海城、本溪、铁岭等城市,骤然出现了大量身着“朝鲜人民军”军服的军官——朝式带折直筒帽、立领黄呢军服、牛皮武装带、黄呢马裤、黑色长统马靴……这些人除了没有肩章外,与朝鲜军人着装相同,以至于潜伏的美蒋特务赶快向他们的主子汇报:朝鲜金匪政权已溃散到中国东北了!他们并不是朝鲜军人,而是刚刚组建即将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干部。同年10月,志愿军赴朝参战。首批入朝部队的军官都穿着“朝鲜人民军”军服(不带军衔肩章),师职以上穿“将官服”、团营职穿“校官服”、连排职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鲜军服的,但绝大多数都穿解放军军服,都不戴帽徽、胸章……前线部队则统一穿“朝鲜人民军”的军服、戴军衔、肩章。志愿军司令部中,除彭德怀和他的机要组、警卫排外,其他官兵全穿“朝鲜人民军”军服。

   志愿军部队均不佩带“八一”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因为是以“志愿军”身份参战的,当时严格规定:志愿军部队入朝前,所有人员和单位必须将帽徽、胸章等一切具有解放军标记的物品留在国内。志愿军从1950年10月入朝作战到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议,都没有佩戴胸章,彭德怀在停战签字仪式上也是没有胸章的。

500

志愿军的胸章,布质,长8厘米,宽4厘米

500

500

1953年7月27日,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批准,志愿军干部战士开始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布质胸章,大体开始时间是1953年10月。从“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订三年多以后的1956年10月25日起,志愿军的数十万官兵才开始佩带志愿军帽徽、军衔肩章、领章。

500

后来佩有胸章的一名志愿军战士。

500

1952年参加天安门的国庆观礼活动的志愿军英模代表,军服上都没有志愿军的胸章

500大图模式穿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的苏军飞行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