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集中展现了百年来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着重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明确要求,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邃、论述精辟,以恢宏的历史视野纵览百年历史,以强烈的历史担当领航新的征程,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决议》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为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从“为什么叫伟大工程、新的伟大工程新在哪里、新时代党的建设怎样继续推进”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为什么叫“伟大工程”

“工程”一词源自1937年7月毛泽东发表的《实践论》,毛主席说:预想的计划在实践中变为事实时,“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就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毛主席特别强调,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核心所在,进一步凸显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毛主席指出说:“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在这里,毛主席独具匠心地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由此可见,“伟大工程”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需要一个长的努力过程”,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系统性。

二、新的伟大工程新在哪里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1994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集中讨论党的建设问题,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时隔三年,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的是继续推进。

到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里强调的是全面推进。

五年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里强调的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

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里的“新”分别表现为:继续推进、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新”的共同点是:就是都强调我们党要领导人民要完成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伟大革命而进行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也都强调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时期,还提出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继续深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的是“继续深化”。这一时期的“新”,就是,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伟大社会革命而进行的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总书记突出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重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继续推进”。“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就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义就是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总书记同时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重申“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从“伟大工程”到“新的伟大工程”再到“新时代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及深化,彰显了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品质和政治勇气,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和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质。

三、新时代党的建设怎样继续推进

十九届六中全会认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全会提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十个坚持”。“十个坚持”其中就包含“坚持自我革命”。

    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我们党既是执政党也是革命党,必须推进“两个伟大社会革命”。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这两个重要论断,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勇于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只有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

勇于自我革命,就必须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这“五个过硬”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寄予的殷切期望,又是对“本领恐慌”的及时提醒,更是一次触动心灵、提升境界的明确要求,也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基础标准。“五个过硬”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过硬”都有具体指向。最首要的在于信念过硬,最根本的在于政治过硬,最迫切的在于责任过硬、能力过硬,特别是作风过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