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有能力承载美国的供应链转移吗?!
全球供应链紧张引起关注。美国港口基础设施效率较低、缺少工人,港口拥堵、货物积压,“黑色星期五”和圣诞等年末购物节将至,更是让美国供应链超负荷运转。
10月31日,G20峰会召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刚果、欧盟、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意大利、韩国、荷兰、新加坡和西班牙14个国家(地区)召开全球供应链弹性会议。同时,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授权国防部释放国防储备中的物资,以应对设备和原材料紧张,保持供应链弹性。
在此背景下,10月底,美国智库彼得森经济研究所和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发布报告,探讨将供应链转至墨西哥的可能性与优劣势。
墨西哥吸收亚洲供应链转移的实质性优势较少
报告认为,过去三年,国际贸易和投资受到美中贸易战、关税、高科技出口管制和其他针对中国经济制裁的冲击,加之新冠疫情,给全球的生产活动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甚至造成了国与国之间的运输瓶颈。美国的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供应链,以降低冲击。从成本和贸易与投资限制增加的角度考虑,部分跨国公司计划重组在亚洲的生产,或直接将投资撤出亚洲,在这个过程中,墨西哥或将成为跨国公司“近岸”投资的选择之一。
但到目前为止,墨西哥尚未吸引到大量来自美国的投资,且新签订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SMCA)增加了相关投资的担忧。墨西哥并不鼓励在本土发展制造业,而USMCA在鼓励制造业落位方面又存在缺陷,这就会使墨西哥承接供应链转移或进行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扮演重要角色变得十分复杂,墨西哥将面临较大挑战。
彼得森经济研究所和CSIS对墨西哥的外商直接投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墨西哥在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透明国际(TI)编制的相关指数排名如下:
这些指数评估了影响私人投资选址的关键因素,涵盖墨西哥在商业法规、基础设施、国际贸易关系、法律制度和反商业腐败等方面的表现。
总体而言,墨西哥在总体评级和商业监管的各国(地区)两个广泛指数的排名中处于中间位置,但在腐败指数中的排名处在倒数三分之一。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墨西哥的表现并不好。对于目前需要进行亚太供应链重组或有计划离开中国市场的公司而言,东南亚市场显然比墨西哥更近,且更具优势。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在全球创新指标上的得分高于墨西哥;中国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的世界经济自由指数也高于墨西哥。相较东南亚各国,墨西哥需要解决国内的商业法规、电力供应不足及运输拥堵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
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消除了地区经济一体化未来的不确定性,主要变化涉及汽车、卡车和零部件投资和生产规则。USMCA的签订,表明墨西哥或将成为吸引亚洲近岸投资转移的主要承接国,但同时跨国公司对投资墨西哥汽车、劳工、环境、能源和农业等方面又存在争议;USMCA在执法程序上更为严格,也会给墨西哥带来新的挑战。
总体而言,USMCA的签订并没有给墨西哥在吸引亚洲近岸投资方面带来更多实质性的优势。
中美贸易战后,墨西哥在美市场份额上升,但幅度不大
报告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总量呈指数增长,对诸多制造大国构成了压力,包括墨西哥。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也并没有考虑到中国的扩张潜力。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墨西哥市场份额恢复增长。2009年后,中国努力扩大内需,并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大技术投资规模,制造业竞争力和高科技产业技术竞争力明显提高。
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中的占比提高较快。具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丰富多样的供应链、优秀的劳动力、不断增长的出口和国内市场需求,都是显著的中国优势,这些因素吸引了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投资。
特朗普政府开启的贸易战大大增加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风险,使投资者不得不考虑要将其供应链建得更多元化和分散,以降低经济、地缘政治可能带来的风险。
美中贸易战为墨西哥出口商提供了机会,墨西哥或将成为北美一体化和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到2019年底,美国对几乎三分之二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了近20%的平均关税,彼得森和CSIS在报告中分析,中国的部分出口已被其他国家(地区)的供应商取代,墨西哥虽然从中受益,但微不足道。
结果显示(据美国统计),美中贸易战涉及的征税商品中,中国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下降了4.12%,墨西哥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上升了1.63%,韩国份额上升了0.57%。
在其他研究中,有分析人士得出结论,美中贸易战以来,其他国家替代了中国原有的份额,扩大了在美的市场占有率。墨西哥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3.4%,其中增长较为强劲的领域为,皮革制品(4.7%)、电气设备(4.4%)、电子产品(4.1%)和运输设备(3.5%)。报告认为,随着中美贸易分歧加大,中国原有的市场会进一步被其他国家替代,墨西哥对美出口的份额将进一步增加。
将供应链转移到墨西哥仍面临巨大困难
墨西哥作为美国的邻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现有的制造基础及修订后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都是墨西哥的有利条件,但这些条件并不足以让跨国公司在考虑供应链多元化和供应链弹性时将墨西哥作为首选。
投资者担心墨西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墨西哥政府的投资政策限制了墨西哥制造业的竞争力,限制了私营部门的投资。与此同时,墨西哥的犯罪集团加强了对高速公路和铁路的控制。2020年墨西哥和平指数估计,暴力造成的经济负担相当于墨西哥年度GDP(2380亿美元)的21%,公路铁路抢劫案频发。
报告认为,墨西哥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一个稳定、安全、合作、繁荣和有竞争力的墨西哥。从将供应链带进墨西哥的角度,美国智库提出如下建议:
1. 墨西哥方面:
(1)加大物流投资:扩大对包括铁路、机场、港口、网络的投资,建设可提高通关效率的基础设施;(2)采用综合战略,将墨西哥南部各州与美国东海岸联合起来;(3)在数字领域扩大投资,美国智库认为,墨西哥与中国的竞争并不取决于绝对的成本优势,而是取决于对未来产品的设计和标准制定。要取得成功,墨西哥必须加大创造性人力资本(工程师、程序员、医生、护士、设计师)的投入,加强对机器人、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4)通过综合能源市场促进北美供应链区域整合;(5)将法治作为优先事项。
2. 美国方面:
(1)建立美墨安全伙伴关系,促进墨西哥近岸项目的成功。拜登政府应鼓励清理金融体系和洗钱活动,减少腐败,打击贩毒集团;(2)由专门负责美墨联系的政府机构管理白宫制定的总体战略,加强美墨联系和合作;(3)加强合规协议的推行,解决USMCA中的争议;(4)加强美墨对话,在高级别经济对话(HLED)下重启多机构对话,加强经济合作。此前HELD提出了四大支柱,一是重建团结,创建更具弹性和更有效率的供应链;二是促进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是着眼于确保未来繁荣的工具,加强网络安全合作,推动信息管理技术发展;四是加大对劳动力素质培养的投入;(5)通过NAD银行促进北美的区域一体化。1994年北美自由协定成立了北美开发银行(NAD Bank),该银行可以帮助解决墨西哥的运输能力和数字能力不足,提高与美国货物和服务的交互效率。
结 语
美国在各领域都展现对建设供应链弹性的重视。拜登在众多双边或诸边会议上都提到共建供应链弹性,甚至在全球供应链弹性峰会上称,美国正通过改善海关工作及促进多方合作,来缓解供应链紧张。
9月29日,新成立的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会议上,美国和欧盟同意深化加强半导体供应链的跨大西洋合作、遏制所谓中国的“非市场贸易行为”,以及采取更联合一致的立场来监管全球科技巨头。可以说,构建供应链弹性,摆脱对中国依赖,或将是美国供应链调整的重点方向。
来源:机工情报
(机工智库研究员/李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