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四小龙变四小虫?三年半亏损73亿元,依图梦断AI第一股
依图科技最近有点受伤,原本唾手可得的AI第一股却拱手他人,这搁谁身上都受不了。
四大家族总融资超50亿美元
2012年9月,朱珑、林晨曦在上海创立了依图科技,在所谓的中国AI四小龙或中国CV四兽中仅比旷视科技晚了不足一年。
作为最早专注于人工智能的企业,旷视、依图、商汤、云从因独特的赛道迅速引起了资本的注意。截至目前,四家融资总规模超过50亿美元。
前几年,依图科技的表现非常抢眼。设立当年,该公司就为苏州公安局做了一套车辆识别系统,后成为公安系统标杆案例,荣获公安部科技进步奖。2015年,依图科技的AI技术被招商银行推广到全行1500家网点。次年,该公司胸部CT智能辅助诊断产品落地多家知名三甲医院。
2019年是依图科技的大年。在国际声纹识别权威竞赛上,依图算法以绝对优势夺得第一,在首届中国人工智能竞赛中又获10项A级成绩,是夺冠最多的团队。同年,依图科技入围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s 2019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百强榜,登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50家聪明的公司”榜单,还承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参与共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报告,依图算法在千万分之一误报下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9%,是当前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最好水平。
2020年11月,依图科技在AI四小龙中率先向科创板提交招股书。一个月后,云从科技才步其后尘,旷视科技排在第三位。姗姗来迟的商汤科技不久前才向港交所递表。
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在云从科技招股书受理前两天,依图科技已收到上交所问询。对AI第一股势在必得的依图科技会同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所抢在春节前几天呈交了多达732页的回应,较招股书还多出149页,其对IPO的慎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吊诡的是,依图科技的态度一个月后突然发生180度大转弯,主动提出中止审核,彼时的说法是需要较长时间落实规则和监管核查等要求,申报仍在正常进行中。接近依图科技方面的人士还解释称:红筹架构在股权穿透审查方面遇到了困难。
5月底,依图科技申请恢复审核,似乎应验了官方的说法,不料因财务资料过期再次中止。当公众正期待依图科技更新数据继续推进时,没想到这一次等来的是主动撤单,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值得注意的是,已过会的旷视科技采用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股权架构,意味着红筹架构并非实质性障碍,依图科技撤回上市申请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招股书,去年初,依图科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剩下5亿元。对于AI四小龙来说,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难的一年。在享受长时间的热捧后,依图、云从、旷视、商汤的估值已达天价,资本在这一年变脸,以前金主排队送钱,现在是到处求金主雪中送炭。
依图科技整个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计只有15.4亿元,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高达-5.8亿元。该公司迫不及待加快上市正是因为如此。
或许担心手中的现金不足以支持到上市,自2020年中以来,依图科技采取了降薪、裁员、搬家等各种措施。有传闻称,2017年,复旦、上海交大最优秀的一批毕业生都去了依图科技,年薪高达40万,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仍然留下并呆在技术岗的不超过3人。2019年7月,依图科技从360挖走原新加坡国立大学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军人物颜水成,不到一年半,后者已经出走东南亚。
截至2020年6月底,依图科技研发人员共有837人,占比55.5%,据一些职场社交媒体的消息,经历大幅缩减后,目前只有400余人。笔者也留意到,依图科技官网新闻中心栏目最后一条更新定格在2020年12月24日。
依图会第一个掉队吗?
依图科技陷入今天的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在招股书上,依图科技将自己定义为一家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研发及销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覆盖城市管理、医疗健康、园区管理、网点服务、安全生产、交通出行和互联网服务等场景。
这看起来是星辰大海,事实并非如此。一位网友指出:“目前深度学习的革命太依赖算力和数据,真实落地的场景并没有那么多。”此前,依图非常看好智能医疗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事实证明盈利很难,不得不将依图医疗出售给昔日对手。
巨头挤压是另一大挑战。依图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不仅面临Google、华为等大型综合性科技企业竞争,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垂直领域也面临众多创新企业的挑战。人工智能芯片的挑战尤其严峻,NVIDIA、华为海思、寒武纪等都拥有极强竞争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AI技术变现场景中,依图科技也面临传统硬件厂商、软件平台服务提供商及互联网公司的激烈竞争。辛辛苦苦耕耘八九年,最后被别人摘了桃子的确悲催,这很可能是依图科技即将面对的现实。
除了市场因素,依图科技自身的问题更大,许多公司不是死在技术上,而是死在经营管理上,一个卓越的公司离不开技术专家,也缺不了经营天才。学院派朱珑、林晨曦创立依图科技后,迟迟未聘专业的CEO,一直由朱珑自任董事长、CEO,导致依图科技说企业不像企业,说科研机构不像科研机构。
不少从业人员吐槽称,几大AI公司前几年都热衷于宣传概念、发论文、屠榜测评、做DEMO等,花钱不计成本,等到回归生意的本质两眼一抹黑。从2016年到2020年6月,依图科技三年半取得总营收为14.7亿元,同期亏损72.9亿元。
依图科技的艰难时世或许刚刚开始,同行离资本市场只差临门一脚,补充好弹药后至少可以多扛一些时日,作为昔日的老二如何与他们缠斗呢?(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