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挥淮海战役就能理解,为什么蒋介石炒股也会亏钱

500

众所周知,集中兵力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原则。两军对垒,能够先于敌人集中兵力,就能形成局部优势,占得先机。而晚于敌人集中兵力,则会陷入被动状态。所以,一般而言,打仗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先于敌人集中兵力,形成优势,掌握战场主动权。

如果只是从委员长的讲话和日记里看,委员长作为一个久经战争考验的老兵,当然也是知道这个原则的,但是每次到了执行的时候,却又总是他自己会主动打破这个原则,非但不主动先于敌人集中兵力,而且会采用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不断把自己的部队送上去填坑。

比如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国军原定的国防作战计划里,华东地区的战场是预设在江阴南北一线的,因为上海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并不适合防御作战,所以,战前的防御工事都修筑在江阴南北这个地带,就是在为抗日战争做准备。但是真打起来的时候,委员长却偏不按原定计划办。

日本从七七事变开始,对中国从逐步蚕食变成鲸吞,攻占平津地区后,沿平汉线大举南下。这时候,按照蒋纬国的说法,委员长就来了个神来之笔,想到了要在淞沪战场开辟第二战场,迫使日本拉长战线,加大日军的战争损耗。

所以,淞沪会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为了政治而打的战役,战役目标并不明确,非常模糊。也因此,虽然国军精锐七十万人轮番上阵,集中在淞沪战场这个小小的空间,一个师一个师的投入到战场,打残了再换下去,换一个师上来接着挨打,而不是上来就集中兵力,直接用重锤歼灭上海地区的日军。

委员长知道不知道这么干很蠢呢?当然也知道,但他的目的就不是在淞沪战场全歼日军,取得战役的胜利,而是要把这场战争的时间尽可能的拖得长一些,规模尽可能搞得大一些,以此来争取英美介入,形成所谓的国际干预。而战场之所以选择在上海,也是因为上海是各帝国主义利益集中的地方,容易形成国际影响。

但国军在淞沪战场轰轰烈烈的打了几个月,英美丝毫不为所动,就是不肯干预,也不阻止日本的侵略战争,委员长还抱着侥幸心理,让国军继续坚持,一波又一波的送上去当炮灰。也幸亏是日军终于耐不住性子了,从杭州湾登陆,切断国军后路,国军全线溃败,这个稀里糊涂的战役才算是结束了。

按照原计划,本来国防部要求从淞沪战场撤下来的国军有组织的进入江阴国防工事体系,依托工事,进行防御作战。结果从淞沪战场撤出来的国军已经溃散,建制完全被打乱,失去了指挥,根本顾不上江阴的国防工事,国民政府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和物资修建的国防工事,就这么成了垃圾,连一点点迟滞日军进攻的作用都没能发挥上。

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委员长又是用同样的指挥风格,不断把国军送到了解放军的虎口里去。淮海战役最为明显。粟裕原定的小淮海计划即使围歼黄百韬兵团,第一个目标就是黄百韬兵团。所以,战役一开始,国军还没准备好,解放军就先开始行动了,迅速包围了黄百韬兵团。

黄兵团被围之后,委员长的选择无非是两个,要么集中兵力,迅速击破解放军的包围,接应黄兵团突围,要么就是放弃黄兵团,按照原定计划将其它部队撤退到淮河一线,先集中兵力,再进行战略决战。委员长炒过股,当然应该清楚,这时候要么就是断臂求生,要么就是孤注一掷,但他却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既想解救黄兵团,又不肯投入全部兵力。

但委员长却不,非要突然改变原定计划,命令各部队回师解救黄百韬,战场附近的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加上附近的第三绥靖区冯治安所部,都被投入到战场上去,却又分属不同战区指挥,无法统一行动。比如黄维兵团就是属于武汉战区的,奉命东进,也是来配合解黄百韬之围。结果,黄百韬的围没解开,黄维又被围住了。

解救黄百韬兵团已经吃了大亏,这时候黄维兵团又被围,怎么着也该长点记性了吧?委员长却不,又严令已经士气低落、风声鹤唳的徐州的三十万国军无论如何都要去解救黄维兵团。结果,黄维兵团没解救出来,杜聿明的三十万人又被包围了。

淮海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本来是解放军只有六十万人,而国军在这个战场上能够投入的兵力共计八十万人,是有优势的。但是因为委员长每次到关键时刻,都不能断臂求生,不敢割肉离场,最后导致三个集团分别投入战场,之后又被分别包围消灭,输得不明不白。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炒股和指挥战争有些相似之处,该止盈的时候就需要果断止盈,该止损的时候就要割肉离场、断臂求生。在已经深亏的情况下,还不肯割肉离场,反而试图不断买入来翻本,结果只能是亏得更多、更深。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