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后,我突然明白这句话的意义:父母是子女在死亡之间的最后一堵墙

【本文来自《我32了,已经准备不婚不育,作为女性我总结一下这么决定的原因》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uillm
  • 我明白无后的恐慌,三十岁之前我一度陷入这种恐慌中,觉得人死如灯灭,我死了就没人再记得了。
    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一个是我自己也为人子女,所以能明白子女不是自己的扯线木偶,是有独立人格的,我对子女的期望也不是要对方听话孝顺有出息,而是希望他活得开心快乐,自由自在,只要自己愿意,可以不害怕当别人眼中的“失败者”。
    所以我即使有孩子,也不会强制要求他照顾我老年生活,我最终还是要一个人解决晚年将要面对的状况的。
    二个是我的职业,是创造性的职业,没有太多年龄性别限制,而且几乎没替代性,我工作开心,亦愿意工作到老,我希望死前一刻还在自己工作岗位努力。
    而到我老到不能工作,没有自理能力了,我也不希望用任何药物手段维持生命,我愿意捐赠器官及遗体,给有需要的人使用。
    而我的财产,不会留给家里人,会全数捐赠出去,给贫困儿童,给女孩子,这是我对未来的期望,可能不是很大众,但就一个参考吧。

em……实在忍不住想讲两句……主要是你的这个想法和我没有孩子以前一毛一样。有了孩子以后,我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父母是子女在死亡之间的最后一堵墙。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亡,人生只有归处。”

在你的回复里,你只看到了未来的子女。可没有看到父母。。。或者说,你对于孩子和婚育问题的理解和立场还是停留在孩子一方,并没有看到父母方的立场。个人建议你其实不要太刻意和父母去探讨婚育问题。多和父母沟通探讨一些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听听父母在你出生的时候的经历以及感触,听听从他们的角度理解的养育你的酸甜苦辣等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