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性比女性多三千万,又真的影响了什么呢?

【本文来自《大一新生宣布“不给彩礼”,创下了知乎吵架新纪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环球同此凉热
  • 为啥彩礼这么离谱,不就是男多女少闹的吗?适婚男性比女性多几千万,女性相对稀缺,自然就得用彩礼调节。本人倒是觉得,用彩礼让那些想生男孩想魔怔的人清醒一下,不是坏事。出生男女性别比正常以后,再过20年,彩礼就不会那么离谱了。

你说错咯。那是中国男性比女性多三千万,不是适婚男比女性多三千万,其中三千万里除去老人孩子,20-60岁的占其中约40%,大约有1200万左右,适婚男性年龄是23-35岁,男性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年龄段结婚。这个年龄段占1200万中的约30%,大约360万人口,中国总人口约14亿,这三百多万男性大约是一个县级市的人口水平,平摊到全国,相当于每个县多出1.5万人,这万把人口其实一半都集中在边远地区农村,也就是说这种比例连个水花都算不上,根本不用担心男女比例失衡导致找不到女人。

首先提出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口的是某些女拳培训组织和婚恋机构,这些组织释放各种焦虑,然后各种毒鸡汤,一方面是抬高女性身价,谋取私利,另一方面是为了分割婚恋市场那庞大的蛋糕。接着就是媒体炒作,各公众号网络大V跟风蹭热点。其实央视有关媒体也出具过适婚男性其实也就比适婚女性多几百万,占人口比例很小,基本上问题不大。

问题最大的地方是一线二线城市,这个很多人没有关注,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例如以上海来说,本地户口和外地人加起来有2千多万,曾有报告指出,上海适婚男女比例是1:4,你没看错,是1个男性比4个女性。这就很搞笑了。一方面女性不断自我标榜你们男的比我们女性多,所以我们不愁嫁,一方面实际情况是有四个女性要有三个单着,导致大龄女青年越来越多,她们不仅假清高,用高标准要求男性,认为自己条件好,各种讲究,结果是不断错过适合的男生,有的女性年轻时就是玩,结果多次看着前男友被自己陪练的成熟起来,明明有一份真感情,却作死对物质过分要求,导致分手,然后成熟起来的男人们成了比例中四分之一中1的那个女人的老公,怪谁呢。

最后要么贯彻单身主义,躺平算了。要么回老家,随便找个低标准的老实人得了。想想也觉得这些女人也很悲哀。所以说女生一旦到了适婚年龄,该下手就应该快速下手,肉烂在自己锅里,想怎么整都行,别自己没吃完,被别人连锅都端走,世上没有后悔药,后悔起来,除了心痛睡不着觉,想找接盘侠也难,你说我说的对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