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儿们与娘们儿

之前在别处遇到的问题。

有人问:王科一先生翻译的《傲慢与偏见》里,这么句:

“果然不出他所料,娘儿们一听此话,一个个都大为惊异,尤其是班纳特太太,比谁都惊异得厉害。”

——把ladies翻成了娘儿们,算不算蔑视女性?

我当时也颇诧异。

王科一先生1925年出生,1968年逝世。

安徽人,复旦大学英文系的,地道读书人。谅来不致如此?

何况一般说“娘儿们”这词当口语蔑称的,北方人居多。王先生是南方人。

后来想了想。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娘儿们】niáng’ermen〈口〉

① [名] 女辈;女人(多含不尊敬意,可用于单数)|> 这些戏~最爱看|这~真不地道。

② [名] 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的合称 |> 咱们~坐在一起说说话。

后一个解释,在古典小说里常用,而且毫无不敬意味。

《西游记》孙悟空帮乌鸡国太子救他井底的爸爸。叮嘱太子要小心:

“到宫中见你母亲,切休高声大气,须是悄语低言。恐那怪神通广大,一时走了消息,你娘儿们性命俱难保也。”

——这里孙悟空是在用“你娘儿们”骂太子吗?似乎不是。

更像是在说“你母亲和你”,或者用现在的说法,“你娘俩”。

《红楼梦》,秦氏跟王熙凤出了名的好:“咱们娘儿们坐坐,多说几句闲话儿。”

——这里秦氏是在用“娘儿们”骂王熙凤吗?似乎不是。不然可不把自己都骂进去了?

更像是在说“咱娘俩坐坐,多说几句闲话儿。”

现代口语怎么衍生出来别的意思,是现代的事。

至少以前小说里,“娘儿们”,似乎接近于现在口语里的“娘俩”的意思。

孙悟空对太子和皇后、秦氏对王熙凤和自己,是没蔑称意思的。

王科一先生翻译《傲慢与偏见》里,娘儿们这个词,出现的案例:

“果然不出他所料,娘儿们一听此话,一个个都大为惊异,尤其是班纳特太太,比谁都惊异得厉害。”

这里的娘儿们,对象是班纳特太太和她的女儿们。

“那位先生的无声的蔑视和两个娘儿们的无礼的嘲笑,究竟哪一样更叫人难堪,她可不能断定。”

这里的娘儿们,是伊丽莎白自己的视角,看出去的彬格莱先生的两姐妹。

所以王科一先生并没有把ladies一律翻成娘儿们。是特指“娘俩”、“女眷”,才用到娘儿们。和王熙凤秦可卿的用法,是一样的。

而且他的分别很细。

第二章:The astonishment of the ladies was just what he wished; that of Mrs. Bennet perhaps surpassing the rest.

“果然不出他所料,娘儿们一听此话,一个个都大为惊异,尤其是班纳特太太,比谁都惊异得厉害。”

——这里是班纳特先生视角出发,所以把ladies翻成娘儿们——因为那群ladies的确是他的老婆孩子。

过了几行:

In a few days Mr. Bingley returned Mr. Bennet's visit, and satabout ten minutes with him in his library. He had entertained hopes of being admitted to a sight of the young ladies, of whose beauty he had heard much; but he saw only the father.

The ladies were somewhat more fortunate, for they had the advantage of ascertaining from an upper window that he wore a blue coat, and rode a black horse.

“他久仰班纳特先生几位小姐的年轻美貌,很希望能够见见她们:但是他只见到了她们的父亲。倒是小姐们比他幸运,她们利用楼上的窗口,看清了他穿的是蓝外套,骑的是一匹黑马。”

——因为是彬先生一个外人视角出发,所以改称ladies为小姐。

这是王科一先生翻译的细致之处:

Ladies一个词,班先生自己称呼自己内眷时,叫娘儿们;从外人视角出发,就是小姐。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我顺便想了想:

娘儿们这个词,在古典小说语境,和现在的运用区别?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

“你这娘们再多嘴,我可揍扁了你!……我不跟她打交道,她是个不禁揍的老娘们;我来管教管教你!”

周立波《暴风骤雨》:

“我还没住处呢,李振江娘们把我撵出来了。”

这种口语化的蔑称,似乎应该是“娘们”,口语读音也更接近“nia men”。

而非“娘儿们niáng’ermen”?

当然也可能这个儿音,直接吞掉了。

《骆驼祥子》里又有:

“一来他自居为要强的人,不能把钱花在娘儿们身上……一个车夫,既是一个车夫,便什么也不要作,连娘儿们也不要去粘一粘。”

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应该也是这个用法。

但张天翼《仇恨》又有:

“他们这破破烂烂的一群人在黄土上移动着步子:男人走在前面,娘们儿和孩子们跟着。”

这么说可能有点咬文嚼字,我也不清楚具体演化的进程。

只就我自己能感知到的,似乎可以说:

虽然词典里还归为一个词,但古典小说里还客客气气的“娘儿们”,与现代口语中的“娘们(儿)”,分化颇为明显了。

大概:

娘儿们niáng’ermen是正经客气的说法。

娘们(儿)nia men’er,则更接近糙口。而且按我听的各类曲艺表演作品,糙口的“娘们”,一般结尾带儿化音,多是“娘(nia)们(儿)”。

我不敢确认这个娘字读成nia,是不是一个吞了音的儿化音,这个得语言大拿才能清晰掌握了。

也许有一天娘儿们和娘(儿化音)们(儿化音)会在词典上规范分变成两个词?

不知道。

话说,当年《龙门镖局》里,讲广东话的袁咏仪,就说不好那句“败家娘儿们”。

大概她面对的烦恼和困境,也如我今时今日一样。

儿化音真神奇啊……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