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改什么!一代科幻神作终被毁……

作者|   booka

来源|  影探

  一个冷知识:

  本拉灯创建的“基地组织”之所以叫“基地”,就是受了《基地》系列科幻小说的启发。

500

  如今,《基地》,终于来了。

  从宣布制作那一刻起,这个带着“世界科幻文坛巨擘阿西莫夫”、“流媒体土豪新贵Apple TV+”双基因的新生命,令全球科幻迷望眼欲穿。

  “史上最难影视化的科幻作品”“年度王炸神剧”“今年最期待的科幻美剧”

  期待值爆棚,人气无法抵挡。

500

  《基地》上线,佩佩激动比yeah

  期望兴奋之余,需要浇点冷水,冷静一下脑子。

  咳咳…

  就由我接下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吧。

  当《基地》发布第一个预告的时候,本人就解析预测它——

  脱离原著,扑街概率大。

500

  去年,我探对《基地》的预测

  如今,《基地》已经呱呱坠地,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遛。

  它的质量到底咋样,具备神剧潜质吗?

  本人预测准不准,有没有被打脸?

  《基地》

  Foundation

  2021.9.24

500

  从1942年提笔算起,阿西莫夫为了《基地》,耗费50多年的精力。

  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三位一体,共同创造了史上最恢弘的科幻小说架构。

  一经问世,便享誉全球。

  媒体评道:“1950年代之后,大部分的科幻小说都受阿西莫夫影响,不是以他的风格为典范,就是避之惟恐不及。”

500

  阿西莫夫

  面对这样一部浩瀚巨制,好莱坞早就虎视眈眈,争抢这只会下金蛋的鹅。

  不过,《基地》的内容实在太庞大、过于精密了。

  心理史学、正子学、机器人学、盖娅理论等超前深奥理论和宇宙史观,直接让编剧和导演蚍蜉戴盆、力不胜任。

  渐渐地,《基地》变成一颗烫手山芋,无人敢拍。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版权买进卖出,一折腾就是近80年。

500

  《基地》版权的流转轨迹

  苹果Apple TV+,不愧是土豪新贵,财大气粗。

  它一掷千金,宣布把《基地》改编成美剧。

  此前,由于《基地》拥有宏大叙事,经常被拿来跟《权力的游戏》作比较。

  Apple TV+遂下决定,直接对标HBO《权力的游戏》,将其打造成“下一个权游”。

  制片人大卫·S·高耶透露:

  “我们希望用80集讲述《基地》系列故事,花费80小时的时间完成这件事,而非制作成两三小时的单集电影。”

500

  《基地》登陆Apple TV+

  >>>>陷入魔改

  野心勃勃,没问题。

  只不过,改编《基地》这种史诗科幻,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成了,名垂千史;烂了,遗臭万年。

  反观《基地》编剧,敢于冒险,非常了不得。

  偏执地不信任阿西莫夫的文字,只信自己的脑积水。

  颠覆原著,魔改鼓捣出一个同人文。

  心平气和地说,它比2DB搞烂《权游》更气人。

500

  部分豆瓣短评对它大肆鞭挞

  它删改原角色,增加原创人物。

  小说里,银河帝国的皇帝是克里昂二世

  他是天地间的共主、万物的统治者。

  有且只有一位。

  剧版则不同,皇帝一口气变成3位

  分别是:

  “白昼兄弟”克里昂十二世 、“黄昏兄弟”克里昂十一世、“黎明兄弟”克里昂十三世。

  白昼兄弟拥有最高话语权,黄昏兄弟即将退位,黎明兄弟被当储君培养。

500

500

500

  白昼兄弟、黄昏兄弟、黎明兄弟

  此外,皇家繁衍,采用基因克隆技术。

  皇帝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克隆。

  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考虑退位,将皇位传给年轻的自己。

500

500

  胎儿时期、老年时期的皇帝

  除了原创新角色,原先的关键角色也被颠覆性改动。

  为了符合当下性别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的社会大气候,剧版把男性角色性转成少数族裔女性。

  盖尔·多尼克在小说里,只能算作一个龙套,没有系统介绍。

  只提到,他来自“蓝移区”边缘辛纳克斯行星。

  先加入哈里·谢顿的研究计划,后又带着谢顿的遗物元光体,移居端点星,编写《银河百科全书》。

  剧版,她从乡下野男孩变成数学天才少女,并荣升第一女主角。

500

  这个热爱科学的少女,违背母国敌对科学的政策,面临处死。

  凭借破解阿卜拉克萨斯猜想,拿到谢顿的邀请,独自来到川陀求学。

  因为她力挺谢顿对银河帝国即将灭亡的预测,被迫离开川陀,前往端点星。

500

  这些改编点合情合理,没啥大毛病。

  然而,剧集过分集中盖尔·多尼克的谈情说爱

  而且,她的情人不是别人,正是谢顿的养子,芮奇

  第一次见面,她就花痴上身,迷上了人家。

500

  撒狗粮也就算了。

  在飞往端点星的路上,二人除了打炮就是打炮。

  试问,缺少爱情、没有激情戏,故事就编不下去?

  退一步讲,如果想学《权游》,那就请有点尺度,玩啥小儿科。

500

  性转人类也就罢了,连机器人也被性转。

  伊图·丹莫刺尔,又名,机・丹尼尔・奥利瓦。

  小说里,他是银河帝国真正的掌权者。

  安排人员保护谢顿,准许其秘密研究心理史学,推动谢顿担任帝国首相,给谢顿制造机器人老婆铎丝。

  文字这样记载:

  “他的脸庞有棱角分明的特征,身材高大壮硕,头发略带金黄的浅黑色。不算英俊,但显得威严而高贵,看来就像人们心目中一位帝国首相应有的理想形象。”

  这样关键角色,剧版直接把他性转成女机器人。

500

  从权倾一时的首相,变成了打杂的女管家。

  目前来看,她是反派角色,听从白昼兄弟指挥,照顾黎明兄弟的衣食起居。

  至于后面会不会出现倒戈反转,我们尚不得知。

500

  除了性转,还有一个争议改编——

  谢顿被杀。

  小说里,这位基地缔造者活了81岁,逝于斯璀璘大学研究室,遗体伏在书桌上。

  在生命最后一刻,他手里紧握着启动了的元光体,仍在从事心理史学方程式的研究。

  剧集为了快进,仅开播2集就把谢顿写死了。

  更雷的是,他死于儿子芮奇的刀下。

  看到这一幕,本人当场气到暴毙。

  虽然我们可以猜出,谢顿之死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但是,让核心人物早早领盒饭,究竟图个啥?

500

  >>>>特效扳回一城

  作为一代科幻神作,《基地》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整个银河系有将近二千五百万颗住人行星,全部效忠银河帝国。

  在这万颗恒星组成的疏散星团里,光芒扯裂了周围黑暗的太空。

  帝国巨大首都“川陀”就藏在那个星团的中央。

  川陀不只是一颗行星,还是帝国的心脏。

  它表面覆盖不会损坏、不会腐蚀且闪闪发光的金属外壳,星罗棋布的金属建筑物,相互间藉由通道或回廊联系,里面分割成大小不一区域。

  底层是占地数平方英里的大型零售中心,顶楼是五光十色的游乐场所,每到晚上就会热闹非凡。

500

  过去,我们只能透过文字去幻想银河帝国的浩瀚、帝都川陀的宏伟。

  如今,我们终于等到了《基地》从文字变成影像的这一天。

  《基地》是迄今为止苹果最大成本的影视制作项目,聘用500多名工作人员,预算超5000万美元。

  再加上之前制作星战衍生剧《曼达洛人》的经验,拍摄《基地》,手到擒来。

  一口气刷完前两集,感受如下:

  每一帧的画面精致,特效牛逼,感觉经费一直在燃烧。

500

  端点星,位于银河帝国边缘。

  人迹罕至,荒凉无比。

  一艘飞行器瞬间划过,一群怪兽被惊醒。

  这一幕,瞬间把我们拉回到《曼达洛人》《星球大战》系列。

500

500

  上图《基地》;下图《曼达洛人》

  川陀星球,灯光璀璨,一座永不熄灭的星光之城。

  连接太空站与川陀的太空星桥,气势磅礴。

500

500

  皇宫,富丽堂皇,又透出一分权力的庄严。

  精美绝伦的壁画,竟然是流动状态。

  细细观察,五颜六色,不断浮动,鲜活极了。

  这个场景映照一句古话:

  “浮翠流丹,倘复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500

500

  帝国皇帝下令攻击造反星球。

  密密麻麻的太空船朝着星球开火,星球瞬间变成火海。

  这惨烈场景,一度让我联想到《三体》水滴大战地球太空舰队。

500

500

  目前,《基地》豆瓣评分6.9,在烂片边缘徘徊。

  一方面,魔改小说得罪大批原著党;

  一方面,因选角问题、政治正确导致剧本自身缺陷,气走路人党。

  这恰好意味着:

  “下一个权游”,彻底变成泡影。

  火了80年的科幻神作,与神剧无缘,沦为平庸。

500

500

  剧版与小说的豆瓣评分,天壤之别

  话说,虽然我对《基地》的预测挺准,但内心高兴不起来。

  因为,我不禁地担心起网飞版《三体》。

  从《基地》的下场,就可以预测大部分科幻神作的命运。

  打着原著幌子,套用or抛弃原有框架,抛弃or魔改内核细节,最终变成一场与社会运动共振的表演秀而已。

  也许,《三体》的视觉特效异常出彩,但故事精髓会不会保留,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

500

  网飞《三体》的新闻,就说雷人不?

  《基地》有一句话:“历史在显示,我们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人类的局限性,启示我们。

  真正的《三体》、真正的《基地》,还是留给未来吧。

  现在,着啥急呢!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