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又曾新“天敌”——美海军新型反辐射导弹即将进入生产阶段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中国航天报

500

近日,美国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发布消息称,海军的增程型先进反辐射制导导弹AARGM-ER已经获批进入里程碑C阶段,也就是将进入第一生产阶段,海军计划未来几个月内授出前两批导弹的低速初始生产合同。该则消息表明,美军的反辐射作战能力将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现代战争中雷达的“天敌”

在现代战争中,雷达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装备,而反辐射导弹则是指主要通过接收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信号,不断修正自身飞行航线,最终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的反辐射导弹,是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 AIM-7“麻雀”III 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AGM-45“白舌鸟”反辐射导弹,该导弹1964 年批量生产服役,1965 年投入实战,曾在越南战争中多次被用于打击北越的雷达。1982 年 6 月以色列突袭叙利亚贝卡谷地的战斗中,反辐射导弹发挥了关键作用。冷战结束后,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反辐射导弹均有过人的表现。目前,反辐射导弹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有效攻击敌方雷达的“标配”武器。

美国一直在反辐射导弹领域引领潮流,经过多年已经发展出多代此类武器。此前,美国最先进反辐射导弹是 AGM-88E 导弹(又称AARGM“先进反辐射导弹”),该导弹是美军对 AGM-88“哈姆”导弹的升级,弹长4.17m,弹径254mm、质量344kg、战斗部68kg,最大射程180km。AARGM中段制导采用INS/GPS,末段制导采用数字式被动雷达接收机和保形数组天线、以及毫米波主动雷达复合制导,适用于打击敌方防空力量、时敏目标和移动目标。同时AARGM加装了电视摄像头,具有网络连通能力,数据链可传回命中前的图像信息,以提供近实时的武器命中评估依据。

时代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国第四代防空导弹系统相继投入使用,AARGM逐渐有些力不从心,美军认为需要射程更远的反辐射导弹,加大攻击距离,提高载机战场生存能力。而且AARGM虽然可配装美国及其盟国的多种战机,但是AARGM弹翼过长,使其由F-35搭载时只能外挂而无法容纳进弹仓,暴露在外的弹体无疑会削弱五代机的隐身能力,也导致该武器与未来战机的兼容性受到质疑。因此在2015 年 2 月,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发布了信息征询书(RFI),计划研制 AARGM-ER 导弹。新型导弹的开发工作在 2016 年启动,2017 年 6 月,诺格公司公布了AARGM-ER 导弹的方案设计进展,首次确认了该导弹射程、飞行速度、气动布局等关键信息。2019 年 3 月 7日,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授予诺格公司一份 3 亿多美元的合同,用于研发 AARGM-ER 导弹以及配套大功率固体火箭发动机。

500

据悉,AARGM-ER是AARGM导弹的瘦身增程型号,采用了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原本AARGM弹体中部的弹翼改为可以提供更高升力的边条翼,这样不但大幅度增加了导弹的射程(美国海军期望将AARGM-ER射程提升为AARGM Block1型的两倍),并具备了此前AARGM反辐射导弹不具备的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的隐身突防能力,同时也让AARGM-ER反辐射导弹能十分方便的安装在F-35C这样第五代战斗机的内置弹仓里。

在制导方面,AARGM-ER反辐射导弹使用了“惯性+GPS+有源毫米波雷达+宽频带无源雷达”的复合制导体制,且集成有先进的弹载双向数据链和数字地形数据库,即使目标停止发射辐射信号或是进行移动,导弹也能捕捉到目标,载机甚至可以在没有获得目标的情况下先发射导弹,然后依靠其他平台的数据来锁定目标并指引导弹进行攻击,这种反辐射导弹同样可以在最后时刻回馈数据,以确认是否击中目标。

另外,AARGM-ER将在模块化载荷舱内加入新型紧凑型战斗部,该战斗部采用了诺格公司的杀伤力增强弹药(LEO)技术,在保持杀伤力的同时使体积比以前更小,以节省弹体空间,再加上PBXN-110钝感装药和专门设计的破片层,可以按需进行扩展和配置,打击多种软目标。

今年7月,AARGM-ER进行了第一次实弹射击,以验证系统集成和火箭发动机性能,其挂载和实弹飞行测试计划持续到 2022年,预计到2023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顺应潮流一弹多用

报道称,美国海军正将该导弹集成到F/A-18E/F和EA-18G舰载战斗机上,并将兼容到F-35战机上。同时,AARGM-ER反辐射导弹将具备多平台使用能力,不但能通过战机发射,还能从陆地或海面上的其他作战平台上进行发射,如拥有“弹箭合一”发射能力的远程多火箭炮,或集装箱式导弹发射模块等。

同时美军认为,AARGM-ER除执行专门的反辐射作战任务外,还应该具备打击地面目标的潜力。因此美国空军也确定要在其基础上发展一种新的增强型攻击导弹,即防区内攻击武器(SIAW)项目。SiAW旨在为美国空军 F-35 战斗机提供内置载弹能力,能在反进入/区域拒止环境中快速对抗目标。

SIAW在美空军2018财年预算申请中首次出现,当时的申请研发经费为340万美元,主要用于组建项目办公室、升级设施和准备项目所需的其他支持。2017年3月29日在美空军提交给国会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的书面备忘录中,将SIAW形容为一种空面导弹,任务是攻击高端对手维持“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地面、海面关键要点,包括战区弹道导弹发射器、对地攻击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发射器、GPS 干扰机、反卫星系统以及综合防空系统等。同年4月4日,美国《航宇日报》在报道中再次提到SIAW,文中称SIAW将以美军现役的F-35、正在研发中的B-21“天袭者”轰炸机以及未来的PCA/F-X战斗机作为平台,用以取代波音公司的JDAM制导炸弹,甚至雷神和洛马公司的“宝石路”系列制导炸弹。

据称,SIAW 将在 AARGM-ER 的基础上,根据 F-35A 的特点进行修改,包括研发能够适应多用途需要的弹头和引信,主动雷达末端制导(ARH)系统和通用装备接口(UAI)。美国空军表示,SIAW 将具备可以进行后续发展的潜力,使其能够应对不断发展的威胁。2020财年预算文件显示,美空军拟在未来五年为该项目投入8.4亿多美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