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为“中国语文”哭泣(下)

                                          我为什么为“中国语文”哭泣(下)

                                          ——谈当代语文教学中的三大弊端

                                                            杨曾宪

        本文是《我为什么为“中国语文”哭泣》最后一篇,本文中我结合实例,揭露和批判了当代语文教学中的三大弊端:1、语文教学中的“无用功”太多;2、“语文”教学偏重于“文学”;3、语文分析的“科学”化。

500

 

           读了前面的文章,有朋友笑着质问我:老杨,是不是“语文”得罪过你?我也笑着答道:是呀,“语文”在历史上确实得罪过我。不过,今天我为“语文”哭泣,则是出自一个文科学者对“语文”割舍不断的缘分,所以,总是不自量力地想消除语文教学中的弊端。有些弊端,前文已讨论过了;本篇中,我将继续讨论语文教学中的三大弊端。后面,在“实例”篇中,我将结合拙文《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创作,具体讨论一下语文教学中的“科学化”问题。

         

          弊端之一:语文教学中的“无用功”太多

 

           我是16岁“志于学”,开始自修文科的。但这时我发现,自己脑子里空空的,有用的国学知识几乎为零;小学六年,只学会了读书识字,没存下一点“干货”。假如当年能熟读《论语》、《诗经》,能背诵大量唐诗,该有多好呀!(当然,“当年”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说还留下一点对语文课的记忆的话,那是在三年级,老师对“迟疑”的解词:同学们,“迟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犹豫不决”。这很对啊,但小孩子不懂呀,我便大胆提问:老师,什么是“犹豫不决”?老师恼了:“犹豫不决”、就是犹豫不决!坐下!我人坐下了,脑子却开小差了。自此,我便讨厌语文了;“语文”当然也报复了我:我后来写文章常常冒出些错别字来,大概率是与此相关。

       这就说到“无用功”了。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机械地解词用词、分析段意、总结主题等等这一整套模式,多是教而无用、学而无用、考而无用的(这里没再提语法分析,是因有语文老教师告我,近些年来语法已边缘化了。这是件好事,像《父母爱情》中姐妹俩围绕“主谓宾”拌嘴的场面将不会再出现了)。当语文教学围绕这些内容发力时,结果很可能是南辕北辙:老师越努力,学生对语文越不感兴趣、他们的语文素质越难提高。我之所以这样说,当然是有根据的了。有关“分析段意”的弊端将在后文讨论,这里只举几个“解词用词”的例子。

         多年前,高考试卷有这样一道判断题:“万人空巷看电视剧《渴望》”。假如你也望文生义地打“V”的话,恭喜你,你就和众多考生一样丢3分啦!。因为根据词典释义,“万人空巷”只能理解为“倾城而出”。我当年曾写一篇小文,《“万人空巷”坑万人》,替众多考生出了口气。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鲜活载体,社会发展了,某些词语所指自然会随之变化。恪守“万人空巷”原义,在城市规模空前增大的今天,无论虚指还是实指,都预示着它将死亡在辞典里。因此,今天人们用它来夸张地形容“万人入室”,恰是对该成语一种创造性活用,值得肯定才是。

        类似例子多得是。一次,上小学的女儿问我:“大事渲染”是什么词组?我隐隐约约记得,词组似乎有“动宾”、“偏正”、“并列”、“主谓”之分,但“大事渲染”属于那一类,我实在答不出,便如实地承认“不知”。女儿哼了一声:“我就知道你答不出来”!就这样,堂堂一个文科教授便被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搞得是威信全无!其实,有此教训的家长多了去了。许多事实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出的题,那是一万个家长也难答对的。这不,前不久有网友抱怨,越来越看不懂小学生的语文题了:“下列各组成语中,全是由历史故事演化而来的是那一组?乍一看,这不全是由历史故事得来的吗?这题没法选啊”。

500

         结果,某教育局回复了:他们经认真思考后认为,正确答案是B……。

         哎呀,我的天呐!真佩服出题者和答题者:一个是聪明绝顶、一个是绝顶聪明!问题是,这种可预防老年痴呆的题目对小学生有什么意义呢?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但有用的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转化为素质。试问,这样的知识你让小学生弄懂了后,是能转化为写作能力呢,还是能转化为国学素质?上篇文章中,我提出语文课应大幅增加诵读经典的内容,有网友质疑:这不是浪费学生的精力吗!这里,我可负责地回答他了:目前让小学生学的这种无用“知识”,才是浪费他们的宝贵生命啊!

         那么,这些语文知识既然无用,为什么还要让学生掌握啊?很简单,为了应试呀。我们的考试专家可是最善于发明这种折磨学生、考验家长、让人连猜带蒙(网上便有“语文蒙题技巧”)的题目啦!于是,为了应试,现在的语文教学向数学看齐,也搞起了题海战术。要知道,数学刷题或许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语文刷题、刷这种让人脑残的题,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啊!爱屋及乌,反之亦然,我相信,很多学生也正是因为讨厌这种题目而讨厌语文的。面对着这样的题目,我总会想起毛主席那句“与学生为敌”的名言。它出自主席1964年有关教育的著名谈话,原话是:“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尽管我已熟知主席的这些指示,但重新读来,依然如提壶灌顶!

        实际上,对语文教学的这些弊端,语文大家早已尖锐地指出了。吕叔湘先生1978年曾用一句话概括,叫“少慢差费”。怎样消除“少慢差费”,语文专家们也是做足了文章。但著文多为职称忙,现实中的问题却似乎越来越严重。我就不明白了,这有什么可难的呢?让学生少做无用功、多诵读或吟诵就是了。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吟诵(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说得多好呀!

 

                                           弊端之二:“语文”教学偏重于“文学”

 

          “语文”,指口头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它们是一体的;因此,“语文”绝非“语言文学”的缩写。但一直以来,有语文专家坚持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这当然是错的。“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与“语文”虽有联系却不能归属“语文”,这和“法律”同样以“语言”为工具却不能归属“语文”是一样的道理。假如专家的观点成立,那么,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早就该称为“语文”专业了吗?

          当然,“语文课”不等于“语文”。语文课教授语言,教材当然可选用文学作品;同时,由于语文课兼有德育、美育、以及国学、人文教育等等诸多功能,课文所选体裁、题材也理应多样。但无论教材如何选择,语文课的核心功能或基本教学任务,都只能是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运用语言的基本功,也就是掌握基本文体的写作能力。而将“语文”偏颇理解的结果,则是将“语文写作教学”几乎变成了“文学写作教学”,从中小学生佳作,到中考高考作文,几乎全是记叙文(考试有时允许写议论文),或者说是散文;有关应用文、议论文等文体的教学内容虽然也有,却不是重点。但从学生应用的角度讲,这种安排恰好是颠倒的、脱离实际的,因为他们日后能用到的多是各种应用文体及论说文,而散文,则是大多数学生较少用到的,所以,理应多教、多考前者,而后者理应少教、不考。散文,要真写好,通常是需要一定天赋的,所以,即便偶有学生成长为作家,其功劳也不能全归语文教学;但若因此耽误了大多数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其责任却全在语文教学。

        现实情况正是这样,许多学生虽能在考试中超常发挥,写出颇具文采获得高分的“好文章”,但其文字基本功并不过关,前文列举的政府公文错误百出、著名教授不会写信的例子便是典型。既是典型,便意味着绝非个案。多年前的一次聚会上,某市委秘书长询问在座的某大学书记:能否推荐一位文字过硬的青年老师?这位书记想了半天说,没有。的确,许多单位想找一个称职的文秘,是很不容易的。语文教学的这个弊端不改变,那就等于是自废武功,天桥把式好看不中用呀!

 

                                            弊端之三:语文分析的“科学”化

 

          这里所谓的“科学”化,是指将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理性解剖分析、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逐段甚至逐句把握其要义的教学和考试方法。我认为,凡属好的作品,都是气韵贯通的,其情感、思想、韵味皆存在于作品的生命整体中;语文老师应当是位好导师,能引领学生在反复阅读、诵读的过程中,或移情体验、或深思领悟,自己从中汲取营养、提升其思想境界和写作水平。而这种“科学”的解剖分析方法,不仅是做“无用功”,而且能把这种“无用功”做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下面,我分别结合记叙文和议论文实例进行阐述。        

          先说记叙文,或者说散文。凡收入语文课本的散文,尽皆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作品。譬如,朱总司令名篇:《回忆我的母亲》,便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非常生动的德育教材。对于中学生而言,即便文中尚有个别生字,阅读理解也是不成问题的。应当说,这篇文章是最适合让学生反复诵读进而移情体验的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会掌握某些叙事句式,而且其心灵会接受一场母慈子孝的传统美德洗礼。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名师却偏要将这样一篇文章剖解开来,进行逐段解意的教学。她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提炼出每段的意思,然后与全班同学一起,对两位同学的答案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答案。这实际上是调动起全班同学的理性思维,让大家把关注焦点从课文本身转移到学生的作业上面来了!

 

500

 

       就这样,逐段地分析讨论下来,这篇绝佳的德育教材便被白白浪费了。尽管教学的后半部分,有要求学生联想感恩自己母亲的内容,但学生所掌握的以及准备应试的,则主要是这些理性提炼的内容;整篇文章留给学生的,也只能是有关朱德母亲的概念化印象。很多人似乎不懂得,人的“理性”与“情感”之间是隔着一道深堑的,西方理性哲学认为理性可支配人的一切的观点是错误的。这道理说来很简单:“吸烟有害健康”这是科学的理性结论,但知道这个结论的人,甚至包括医生却未必能戒烟。因此,要让某篇叙事课文使学生动情,是不能仅靠诉诸理性的,而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进入作者设定的角色中,一面体验作品形象中蕴含的情感、一面调动自己记忆中储存的情感,使其尽可能地对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并在共鸣中感悟理解作者寄寓在形象中的思想。结合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朱德,通过作品的细节感受体验朱德母亲的母爱,同时回忆自己母亲种种的母爱行为,进而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唤起并升华自己感恩母亲的情感。这种回忆完全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以便使学生们相互感染,强化其孝爱情感。我相信,凡持有这种孝爱情感的学生,是绝不会做出任何伤害母亲之恶行的!

        但显而易见的是,上述这样的理性教学方法,是不能引导学生移情体验、升华自己的美善情感的,反而会严重妨碍、遏制其情感激活,背离这类课文原应实现的教学目的的。因为经此解剖之后,即便原作形象再生动、内容再丰满、思想再深刻——属于“绝世佳人”,也会变得魅力全无,谈何感染学生呢?这好比热心大姐给小伙介绍对象,但要求他必须仔细观察并记住姑娘的眉宇多宽、鼻梁多高、耳朵多长、嘴唇多厚等等数据回来汇报,试问,这还能叫相亲吗?

          再来说说议论文。议论文不同于散文,本身就是诉诸理性的,语文课教授议论文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既懂得课文所讲的道理、提高其相应的理论水平,又学会怎样讲理、提高其议论文写作能力。假如一篇议论文道理浅显、论述严谨,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在诵读和讨论中深思领悟,不必详尽解剖。当然,对于内容较为复杂的作品,像鲁迅杂文,老师是可以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的。但是,这种分析也不是硬性解剖,硬要从每一句话、每个段落中归纳出深意来。因为即便是鲁迅作品,也不可能句句皆经典、段段含哲理。不仅如此,由于专家的文章功底思想境界,可能远不及作者水平(这很正常),所以,他未必能真正把握作品精髓、体味作者思想,他所理解并给出的答案,很可能有违作者原意,结果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原作,反而会变成束缚学生思想的桎梏。

        我们知道,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前两“怕”,前文已给出了解决方法,此处不赘。而“怕鲁迅”,是为什么呢?我想,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语文老师帮了倒忙。鲁迅杂文原本就思想深邃表达隐晦,再加上一些经老师解剖加工后生成的复杂题目,学生当然就一遇鲁迅作品、一遇鲁迅考题,就条件反射地吐苦水了。有了这样的心理阴影,学生怎能亲近鲁迅、阅读鲁迅呢?记得我当年读鲁迅杂文时,读的是津津有味;但假如我所读的,也是经专家解剖过且准备应试的鲁迅杂文,那我能否爱上鲁迅、爱上鲁迅杂文,就难说了。行文至此,需要结合实例了。但这有些难度。假如我用他人的文章,包括鲁迅杂文为例,难免会被质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与非乐?我确实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幸好,拙文《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似乎已是当代语文名篇,我将在后面的实例篇中,以它为例做些详尽阐述。

 

                                    小结:我们怎样改革语文教学

 

          最后,我们还要回到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上。以我小人之心度之,语文改革之难,不在于路径是否清晰,而在于它肯定要动许多人的“奶酪”,难免会遇到巨大阻力。长期来,我们的语文专家们,既习惯于在“无用功”中显示其超强能力,将语文教学搞得越来越复杂;又非常热衷于充当文章解剖师,终年干着扼杀文章鲜活生命的营生;现在,要改变这种局面,让他们不做“无用功”、放下“解剖刀”,这等于是将其多年积累的学问清零、练就的武功报废啊!因此,撼山易,撼既有的语文教学模式难!

        显然,凭我一己之力,是无力促成这一改革的。无奈之下,我只能再录一段主席当年的指示:“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出偏题,出古怪题,……我不赞成,要彻底改革。我主张公开出考题,向同学公布,让同学自己看书,自己研究,看书去作。”假如学生“有几个题目答得很出色,有创造性,可以给一百分。另外有些学生……题都答了,是照书本上背下来的,按老师讲的答对了,但没有创造性的,只能给五十分或六十分”。窃认为,主席的批评,到今天也并未过时。假如我们的语文专家能从中领会一、二,有所醒悟,又假如他们能因此而发扬自我牺牲的精神,就按主席的主张改革语文教学和考试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相信,我们的中学生们肯定会真正喜欢语文、喜欢阅读、也喜欢鲁迅的,他们的语文素质和写作能力肯定会大幅提高的。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对学生家长还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皆善莫大焉。当然,恐怕此乃想当然耳。

    

                                                      2021.9.15

 

作者声明:拙文观点皆为原创、文字亦烙有个人印记,因此,欢迎转载、转发和引用,但请注明出处,不能不声不响地塞进自己的文章中。因曾发生过此类情况,故在此提醒一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