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100年前还在吃这种皮厚,瓤也不甜的西瓜?
今天认证为科学科普博主的@种子猎人SeedHunter,介绍了一款“20世纪初期的顶级西瓜品种”。
给你们看看20世纪初期的顶级西瓜品种,石山西瓜 Stone Mountain Watermelon ,1923 年由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 Hastings Seed Company 发布,1940年前一直是公认的顶级西瓜品种,后来几乎灭绝了。
种子猎人Rodger Winn 收藏了这个品种并保存至今,我们从Baker Creek得到了一些种子并在我们农场试种成功,最重的一颗瓜将近30斤重,瓜皮大概有20斤重,西瓜的香气倒是非常浓郁,但肉质极粗,很多筋,甜度表现也平平,实测平均甜度只有8左右,尝了两口拿去喂猪了,猪没吃。
曾经看过一副Giovanni Stanchi 乔瓦尼·斯坦奇画于17世纪的静物写生油画,画中的西瓜看上去比这颗瓜更惨一些,不单皮厚还有巨大的空腔,瓜瓤白中带粉,一看就很难吃的样子,感谢育种家们的付出,让我们能吃上皮薄、瓤多、多汁、高甜度的现代西瓜。
不过,后来又有一位博主@帕格尼尼的左手 站出来说,上述博主的说法有误:
今天看到一名认证为“科普博主”的微博用户在展示100年前的西瓜品种,暗示100年前的西瓜顶级品种就是图1这样的。
图1
还有一名个人简介是“人文艺术博主”的用户用一幅17世纪静物画(图2)来支持这一论点,似乎西瓜的样子从17世纪到100年前都没变过。育种优化都是最近的事情。
图2
事实并非如此!
就在这些静物画创作出来的年代,欧洲人在经济作物的培育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比如荷兰为了致敬独立运动领袖奥兰治的威廉而培育出来的橙色胡萝卜)。
同样是这一年代的静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西瓜,有一些非常接近现代的西瓜。比如图3,与前面用来举例的图2实际上是同一个画家(Giovanni Battista Ruoppolo)的作品。
图3
同一时代的图4就更别说的,与现代的西瓜并无显著差别。
图4
当然到18-19世纪,西瓜的品种看上去更好且稳定了(图5-8)
图5
图6
图7
图8
西瓜在约四千年前即获人工培育。在古埃及法老(比如图坦卡蒙,但他不是最早的一个)墓中也发现过西瓜子。可能是摩尔人将它带到了欧洲的西班牙,并逐渐扩展到整个南欧。
大概在1400年左右,红色果肉的西瓜被培育出来了(有别于原始的黄肉西瓜)。红肉的西瓜更甜了,因为红肉的基因和决定西瓜甜度的基因是关联在一起的。
到1600年前后,西瓜已经是欧洲,特别是南部欧洲不算太少见的水果了。差不多也在这个时间段,随着欧洲殖民和贩奴活动传播到了美国。甚至偶尔会有人用西瓜酿酒,间接说明这时候的西瓜在糖度上已经足够了。
之所以出现17世纪绘画中西瓜良莠不齐的现象。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古代的科技普及传播情况比现代差很多,很容易失传,科技不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思维看待古代科技环境。
另一方面,西瓜的生长情况不止和育种有关,还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日照、灌溉、授粉等等。就算在现代,完全也可以长出17世纪那样的“歪瓜裂枣”,或者更确切地说,这叫 “starring” 现象(图9)。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