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朝天鸣枪子弹砸死17人?历史上的机枪超越射击法|轻武专栏
重机枪的纵深散布射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阿富汗当地媒体报道前两天报道,说塔利班已经全面占领阿富汗北部的潘杰希尔省,但阿前第一副总统萨利赫赶紧站出来对此予以否认。不管是真是假,都无法阻止塔利班士兵为此欢呼,当地时间9月3日晚上,大批塔利班士兵兴奋异常,在首都喀布尔市区朝天鸣枪庆祝。
▲子弹漫天飞
有人欢喜有人忧,随后喀布尔当地医院表示,鸣枪事件已经造成17名平民死亡,另外还有41人因此受伤,随即塔利班发言人在社交媒体发文,要求士兵们停止朝天鸣枪,不要浪费弹药伤及平民。
▲把枪当成鞭炮放
至于弹头飞到天上掉下来到底会不会伤到人,咱们轻武专栏之前讨论过好几次了,《流言终结者》中也做过实验,结论就是:如果子弹升空后再落下,一直保持尖头朝前的稳定自旋飞行状态,落地时候的动能是完全可能造成伤亡的,如果子弹升空后失去了稳定自旋状态,再从高空中落下,基本就和掉下一块小石子没什么区别了。所以实弹朝天鸣枪是很危险的。
▲只要保持弹道就可能伤人
如果是自由落体威力则会很小
咱们本期的主题则借这次鸣枪事件,聊聊另外一个和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重机枪射术:超越射击(也叫纵深散布射击)。
说到超越射击则避不开现代机枪鼻祖: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的老爹马克沁本人本是美国一个颇有才华的工程师,在造枪之前,他研究过气体照明灯、自动灭火器,还在纽约成立了一个气体照明灯公司。当时爱迪生的公司和马克沁的公司一起投标美国市政照明项目,爱迪生对他恨之入骨,想尽办法把他挤了出去,还逼马克沁卖掉了自己的公司。
无奈的马克沁只得出走欧洲,想在没有爱迪生的地方东山再起,而爱迪生也不会想到,他的做法甚至改变了以后的战争样貌。
▲马克沁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跑到欧洲的马克沁听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赚大钱,最好想办法让欧洲人能更快的隔断别人的喉咙。”既然造武器赚钱,那就搞武器呗!才华横溢的马克沁很快研发出了人类第一种依靠火药燃气驱动的自动武器——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相信大家已经不能再熟悉,我就按下不表了,反正这玩意儿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对是那种天顶星黑科技,别人还得靠手摇的加特林,马克沁一搂扳机就能打出一个步兵排的火力。
马克沁机枪最重要的是水冷,只要有足够的水和子弹,就可以一直射击下去。
英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最先拿着马克沁在非洲大杀四方,随后各欧洲强国都开始购买马克沁。不过这会儿世界各国重机枪是买到了,但使用理论还没有成型,毕竟之前从来没有过火力这么猛的轻武器,大家有了也不知道怎么才能用好。
直到日俄战争爆发,日俄两军争夺旅顺大打出手,俄军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在大型战事中大发神威。人们发现特别是在堑壕防御作战中,马克沁能很好地防御进攻,在进攻过程中机枪也能压制防守方,掩护进攻步兵前出。如果能在关键位置和关键时间使用机枪,效果会出奇的好,并不能把重机枪简单粗暴的当成射速快的排枪用。
▲比如说这样,就是无效重机枪
现实中日军一个手炮就干掉了
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实践出真知,马克沁重机枪射术理论和战术方法飞速发展,出现了恐怖的超越射击法。
一般来说子弹射出枪膛弹道是一条类抛物线,有上升段有下降段,普通的机枪基本是利用出膛后比较直的一段来进行直接射击的,而超越射击则是利用子弹最终的下降段覆盖敌人阵地,大致是一顿暴雨梨花针劈头盖脸砸过来的那种。
▲把重机枪当曲射武器使
说这玩意儿是微口径速射火炮,应该没有人反对吧?子弹从天而降,这么一来,每个士兵曾经苦练的卧倒、匍匐前进、寻找掩体等规避射击的动作都成了无用的挣扎。
▲把枪口抬高一尺
超越射击其实属于炮兵范畴,不同于直接射击,事先必须进行相当周密的测绘和计算。需要用到搜索指南针、测角仪、倾角仪、分度规、光学测距仪、夜间射击具等特殊工具。而且侦察机每天还得来回拍摄敌人阵地的高分辨率照片,供给射手们使用,所以说超越射击其实更像炮兵。
▲英军轻重机枪配置方式,兼顾曲射和直射需求
(来源:海陆天空惯性世界)
德军往往把重机枪集中使用,因为每挺机枪射弹都会覆盖一定范围,所以指挥官会在敌人阵地地图上仔细分区,给每挺重机枪划定覆盖范围,然后再根据不同区域再为每一挺机枪设定方位和倾角,一齐开火就开始下子弹雨了。
▲超越射击的陡峭弹道是对付堑壕的利器
子弹不像是炮弹,炮弹射来会有呼啸和尖叫声,而子弹曲射而来只有疾风掠过草丛的沙沙声,随之而来的就是击中人体的噗噗声,造成的心理压力很大。而且堑壕再也躲不了子弹,士兵们只能祷告不要被击中。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据当时的英军士兵回忆,子弹甚至能从肩胛骨穿入从手腕穿出,卧倒或躲在掩体里也没有用。在索姆河战役中,一天的时间能造成英法联军5万人伤亡。
不过重机枪超越射击法并不是什么秘术,英法军队很快也学会了。德军MG重机枪一开火,英军的威克斯重机枪也会开火,而且一打就是几个小时,互相伤害,互下子弹雨。不管是操作重机枪的“炮兵”,还是躲在堑壕里瑟瑟发抖的大兵们都不会怀疑子弹飞上天还能不能打死人。
▲德军机枪手正在超越射击
那为什么这种射击技术昙花一现,到现在却被淘汰了呢?因为这只是特定环境下的战术。一战时法国和佛兰德斯令人窒息的堑壕战场,在4年时间里战线变化不过几公里,大多数时间都在打蹲坑烂仗,你不能动我也不动,所以为重机枪超越射击提供了机会。一战后战场样貌改变,从数百公里的堑壕成了离散小型战场,超越射击自然失去生存的土壤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