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金政委”的观视频讲座,有一点小失望。
看了前几天“金政委”在观视频的讲座,说老实话有一点失望,他太在意给政策作注解,为对外政策辩护,然后政策又是不断变化的,他又没有把这种变化的内在逻辑说清楚,总是在“发夹弯”。特别典型的是给“韬光养晦”辩护,但是他自己讲的就有点自我矛盾。比如这个“韬光养晦”到底是给自己的政策还是对外的政策。如果是对外政策,这个政策没有什么作用,从美国人对“韬光养晦”的翻译就能知道美国对“韬光养晦”的解释是很负面的,美国人对“韬光养晦”的认知就是“隐藏实力,等待时机”,这样“韬光养晦”并没有达到战略上的回避矛盾的目的。最后“韬光养晦”实施的结果还不错,没有引起中美迎头对撞是不是“韬光养晦”的作用?我看不是,而是“国运”,中国的运气太好了。本来在1999年住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就是美国内部有强硬派对中国下手,这个时期还没有证据说明是白宫准备对中国动手,但是毫无疑问美国军方有很强的势力要对中国动手。然后是小布什上台,那是已经准备把中国当作敌人的了,加紧对中国的侦查。但是“911事件”一下扭转了美国攻击的方向,美国不得不转向反控战争,这样就不得不暂时放过中国。10年反恐战争拖住了美国的军事力量,消耗了美国的国力。不待反恐战争结束,美国又爆发了08年的金融危机,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请求中国帮助挽救金融和经济,这就到了2012年,等到奥巴马的第二任期,美国从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中稍微缓过来,马上就把战略锋芒对准中国,搞“亚太再平衡战略”,搞TPP,搞“巧势力”。中国现在的比较有利的局面并不是靠“韬光养晦”藏出来的,而是1999年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之后,炸醒了中国的领导层,这个世界上并不充满爱,还有帝国主义,我们要做准备。从那以后,中国加强了军事力量的建设,军事技术投资的强度快速加强,从中国军费的增长强度就可以看出来。今天的比较有利的地位是中国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大幅度增强的结果。在实行“韬光养晦”政策期间,以2000年为界,以前中国主动收缩了军事力量的建设,结果是处处被动,“银河号”事件,李登辉访美,“两国论”,大使馆被炸,“仁爱礁”被菲律宾侵占,台湾和南海处处被动,国家利益遭到侵害,而且无力还手。但是等到中国的力量强大了,还有谁敢侵害中国利益?在南海说填海造岛就造岛,这就不是“韬光养晦”了。中国的外交实践证明,“韬光养晦”算不上是成功的策略。这个世界还是承认实力的世界,靠一点小伎俩是实现不了中国崛起这种大战略目标的。
最后提问环节有高校的“青椒”发问谈中国的国际政治理论都被西方话语统治,中国争抢话语权的问题。我倒是想问观网中有没有体制内的青年学者想做建立中国的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的?法国数学界曾经有一个“布尔巴基学派”,中国如果有一些青年教师和研究者有这个意愿,可以组织起来作建立中国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的工作,我有一些想法,也做了一些理论的梳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