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后,不希望他再被雪藏。

作者|  牧羊

来源|  视觉志

微博 | @视觉志

  转眼2021年东京「残奥会」已接近尾声,

  我们下一个奥运旅途,

  将会是2024年的法国巴黎。

  十分遗憾的是,在赛场上,

  我们仍将看不见中华武术的身影。

  可能绝大多数人不会明白,

  中华武术,这四字所承载的意义。

  但如果你知道他们,

  有着怎样的梦想,又付出了什么,

  才能深刻地理解如今的结局,

  是有多么地“意、难、平”。

   01 

  也曾是中国的世界冠军,

  可多数人却不记得他们。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许海峰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射落首金,

  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

  共计88枚奖牌

  创下世界排名第2的境外奥运最佳战绩,

  可以说,这是中国体育界的奇迹。

500

  我们记住了我们的奥运英雄:

  跨栏封神的刘翔,

  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

  世界游泳健将孙杨、体操王子李宁,

  把亚洲速度推向另一台阶的苏炳添,

  马龙、孙颖莎、张雨霏、杨倩……

500

  但却忽略了同样在中国体育史上

  创下神话传奇的他们——

  中国武术运动员。

500

  从7岁被操场上高年级同学,

  练武时的帅气动作和凌厉神态所吸引,

  到28岁拿下太极拳比赛的大满贯,

  陈洲理的世界武术冠军,

  花费了整个童年和青春。

  虽然看别人耍的好看,

  但真正学起来并非易事。

  就光把腿靠着墙搬到头上压韧带,

  就已是很多练武孩子心中的噩梦。

  再遇上教授武术的教练比较严苛,

  一周需要多次训练,

  在那本该躲进父母怀里撒娇的时段,

  他却在武术学校苦练武术,

  为自己的热爱一直坚持。

500

  就这样,从孩子到少年,

  一练就是十几个年头,

  一路走进了福建省武术专业队。

  但省级武术队的日子,也并非好过,

  13岁的陈洲理,遇见了太极拳。

  一方面因年龄小,对太极拳理解不深刻,

  另一方面,进省队之前,

  他一直是长拳运动员,

  练的是需要速度和力量的长拳,

  面对打太极拳所需要的心静要求,

  陈洲理不太适应。

  “刚开始我基本上没办法安静2分钟,心是躁动的。太极拳是需要长时间训练,长拳运动员可能3-4年就能出成绩,但太极拳运动员至少多一半的时间。”

  为了能快速提高成绩,

  他不断加大高强度、高要求的训练,

  伤病,就随之而来。

500

500

  2013年全运动会中,因选拔名额有限,

  队中又有优秀前辈的光环在,

  身负众望的陈洲理,压力倍增。

  又恰逢那段时期不幸受伤,

  训练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成绩因伤病影响,时好时坏,

  他的心情开始变得急躁起来。

  最后虽然负伤上场,

  也只获得男子太极拳项目第三的名次。

  因为这次比赛的失利,

  加上伤势加重,家人的压力,

  他不得不被迫放弃,

  随后而来的2013年全国冠军赛。

  甚至让他也产生了提前退役的想法。

500

  在任何比赛中,要战胜的敌人,

  从来都不是站在对立面的人,

  而是你自己。

  也是因内心挣扎着不甘心,

  还有教练等相关人员的帮助,

  他最终克服了心里障碍,

  选择积极治疗伤病。

500

  “ ‘只顾登,莫问高’,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帮助我调整心理波动状态,最终我顶住压力在2014年亚运会赛场上取得了佳绩。”

  经历过2013年的挫折,

  陈洲理的心态更加稳定,

  才顺利地通过选拔,

  代表国家出征各种国际级武术比赛,

  拿到了他等待已久的荣耀,


  成为一名世界级的太极拳运动员。

500

  我们都在嘲笑武术是个花架子,

  是一群老年人随便打打的健身游戏,

  可有人却当了真,还作了梦。

  做梦的不仅仅只是陈洲理,

  还有其他这些人,

  比如郭梦娇。

  同样是被家人呵护的娇娇女,

  却励志要做武术赛场上的花木兰。

  8岁便开始接受武术训练,

  不满15岁就进入了河北省武术队。

  回顾她的武术生涯,

  闪闪满满的,都是荣誉。

  2013年获得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长拳金牌;

  2014年获得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剑术冠军;

  2016年又勇夺第九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枪术冠军;

  2017年获得全国武术套路女子长拳冠军;

  2018年在雅加达亚运会中,获得女子剑术、枪术决赛冠军。

  ……

500

  但正所谓“只有人后万般努力,

  才能在人前毫不费力”

  冠军奖牌背后,

  是因常年训练和比赛带来的伤病。

  还是孩子时期,看到满身是伤的梦娇,

  姑姑就问她说,要不咱别练了?

  她坚决地回答了两个字:“不行!”

  长大后的郭梦娇,

  为了备战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

  硬是推迟了脚踝的治疗手术,

  在比赛台上,带着脚踝的那颗碎骨,

  一步一步地强忍着剧痛,

  完成了剑术、枪术的完美展现,

  摘下中国武术队的第4金。

500

  台下看的人觉得好看精彩,

  却不知道台上表演的人,

  为热爱和梦想所担负的沉重

  “每天6点起床,一年四季无间断。训练更是挑战极限,马步经常扎一个多小时,劈叉会感觉腿要断了。我把埋头苦练当作一种磨练,很多同学吃不了练武的苦,半途而废了,我自己能够坚持下来,觉得很幸运。”

  勤奋是张帅可赢得散打武术冠军的秘诀,

  凭借着在武校的扎实功底,

  不到十年的时间,

  他将全国锦标赛、亚洲锦标赛、

  世锦赛、世界杯金牌纳入囊中。

500

  可要想不被打败,就要先被打败,

  永不败落的王者传奇,

  也要先在输赢、得失之间进行淬炼。

  2004年下半年冠军失误,

  紧接着第二年全运会又失误,

  几次的打击让张帅可失去信心。

  “不想见人,停止一切训练,

  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所幸在教练的帮助下,低谷时期,

  他的技术水平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从那一刻起,我就再没有让自己和教练员失望过,没有输过一场。”

  当2007年国际奥委会,

  确认将武术作为奥运会特设项目后,

  张帅可进入国家队备战奥运,

  赢得了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冠军的金牌。

500

  在中国现代体育成就中,

  武术始终是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陈洲理、郭梦娇、张帅可以外

  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武术运动员:

  如从1978年到1987年连续十年

  蝉联全国武术男子全能冠军的赵长军,

  摘得世界武术冠军的

  王茜、王雪、张耀文、阚文聪等。

  正是这些人的付出和努力,

  不仅让中华武术被传承了起来,

  还让全球都看见了中国国术的精彩。

50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201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

  有80位武术冠军同台献艺展现中国功夫,

  他们在人群中,没有姓名,

  却让观众看到了中国骄傲四个大字。

500

500

500


  同样是追梦人,

  他们每个人都需要从小练功,

  也会受伤,会经历成功的喜悦

  和失败落入低谷的痛苦;

  同样是中国运动员,

  他们为梦想努力,为祖国争得荣誉,

  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外输出做出了贡献。

  可不知何时我们的脑海中,

  似乎遗忘了这些人,

  只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武术而已。

500

   02 

  辉煌一时的中华武术,

  今天正面临着信任危机,走向边缘。

  在众多夹杂着个人炒作、媒体渲染、造假作秀的闹剧中,最严重的并非只是武术运动员被遗忘,而是人们对中华武术,出现了信任危机。

  其中最大的质疑,就是它到底能不能实战。

  关于这一问题答案,其实要看时代。

  武术最初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人们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如“劈”、“砍”、“刺”等一些简单的攻守技能。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有关战场上的搏斗经验被不断地总结,一击、一拳、一刺、一腿等招式被人们不断记录、传授和模仿,促进了武术的萌芽发展。

  但中国人自古就有仁义、爱好和平的观念,武术并非主张杀戮和暴乱,相反是为制止暴力、保护自己。

  出于这种武德的要求,武术在过去运用于军事当中。

  明朝是军事武艺发展到极限的时代,少林僧兵的征战活动,特别是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的历史记载,足以能回答中国武术有没有实战能力的问题。

  “又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

  倭乱,少林僧应募者四十余人,战亦多胜。”

  《明史·兵志》

500

  电视剧《少林僧兵》剧照

  抗倭战争,受到历代朝代的信任和嘉奖。

500

  而今天由于中国发展强盛,个人不用再依赖武力保卫自己,中华武术的格斗、实战功能逐渐被冲淡和稀释。

  再加上当年那些优秀门派武林宗师逐渐去世,因年代久远,技术受限等因素,所能遗留下来证明中华武术曾经辉煌的影像较少。

  以至于多数人只能通过虚幻的武侠小说或武术影视想象着心中的江湖模样。

  一旦现实和想象认知出现强烈差距,人们就开始失望,甚至遗忘了它。

500

   04 

  武术进奥运,重启时代魅力,

  是他们和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毫无疑问,作为东方体育核心的中华武术逐渐走向边缘化,是中国武术运动员被遗忘,知名关注度较低的根本原因。

  这里面固然有中国时代发展的背景因素,也有来自西方体育运动的冲击。

  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是国际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对外展现国家体育实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奥运会上的运动竞技项目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500

500

500

500

  但奥运会和竞技运动的起源,都可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就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基本上形成了固有的运动项目和竞技方式,属于一种西方竞技体育。

  相应的,东方武技宏大、成熟、独立,虽完全可以和西方竞技体育相媲美,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能进入到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之中,成为比赛的正式项目。

500

500

  如想让中国武术重新焕发时代光彩,显然奥运会是一个不能错过的顺风车。


  特别是作为中国武术的文化延伸、技术延伸项目,韩国国术跆拳道、日本国术柔道和空手道,近年来都相应入选奥运会比赛项目,成为展现其国家运动风采的金牌产生池。

  事实上,已有多数人意识到武术目前面临的危机,一直在为中华武术走向新时代,走向世界做出了努力。

  如那个让我们想起来就热血沸腾,永不逝去的李小龙。他超越国界,用生命在向世界呐喊,让功夫写进了外国人的字典中

500

  “我已定决心,要向美国人揭露最真实的东方文化”

  如李连杰、吴京、张震等一系列功夫明星,他们不仅在自我练功上从不懈怠,影视荧屏上一招一式要求严格认真,立志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武术有多了不起。

  甚至还为中国武术未来的发展如何更好传承,一直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500

  还有那些从事教学的无名教育工作者,更是用理论和实践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武术的传承和后来者。

500

  只有走上奥运平台,才能让所有人的辛苦和心愿被看的见,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奔向世界,发扬光大。

  即使,它目前的申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500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中几位武术家团员在欧洲各地表演了传统武术,这是武术在奥运舞台上的初次亮相。

  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 让很多人看到武术进入奥运的曙光。但在2002年8月的瑞士洛桑奥委会工作会议上,武术纳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提案并未通过。在相关工作人员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下,2006年底,武术被特批为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特设项目。

  2012年9月,武术成为2020年奥运会的备选参赛项目。但2013年5月,奥委会执委在圣彼得堡宣布,再次拒绝武术进入2020年奥运参赛竞技项目。

  2020年1月8日,国际奥运会在洛桑宣布,武术列为2022年达喀尔夏季青奥会比赛项目。

   05 

  关于中华武术申奥的事情,

  目前国内的声音并没有达到统一。

  也许对于个人而言,

  理解武术在中国文化和民族层面的意义,

  如是中国人自己创办体育的重要理论和框架,

  是代表中国文化自信的一张对外名片等,

  有点难度;

  但面对那些追求武术梦想的英雄,

  所藏在时间和岁月里的努力,

  我们需要去肯定和记得。

  特别是如果有一天,

  当孩子问起什么是江湖时,

  我们可以指着门外那些矫健的身影,

  告诉说:江湖不远,

  就在有人、侠义、和武术的地方。

  为什么还要记得武术?

  又为什么促进武术申奥?

  因为这不仅只是文化传承或个人爱好,

  而是东西方的体育文化都该被平等对待;

  武术需要获得更多关注。

  中国特色的运动魅力也应该被看见。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