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承认塔利班,埃尔多安太着急了
尽管已经两次接待了塔利班的外交人员,但是我国依然很谨慎,王部长前天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时说起塔利班,他用了一个很讲究的词语叫做“接触”,告诉美国人现在可以跟塔利班接触了。
接触的意思是彼此的物理距离要够近,近到两米以内,不但听得清对方的咳嗽声,还看得清对方脸上的疲倦。地点不拘泥于在自己家还是第三方国家,但一定不能是对方家里,否则就越过了“接触”的边界。接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交流,搞清楚对方的想法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聊完了再决定到底是援助还是做生意,甚至考虑找时间宣布承认他们的合法性。
目前主流国家对塔利班的态度都很谨慎,要么保持沉默等待尘埃落定,要么左顾右盼随时观察美国的态度,我们提出“接触”已经算比较前卫了,而土耳其的态度超越前卫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激进,它透露出想要承认塔利班的想法。土耳其真是个非主流国家,或者有点操之过急不惜让自己显得非主流。
(美国已经撤离了喀布尔国际机场)
根据中东媒体的报道,土耳其人已经写好了准备承认塔利班的发言稿,埃尔多安正纠结着要不要签字盖章,同时土耳其还跟塔利班讨论了一个针对喀布尔国际机场的计划,计划里卡塔尔负责机场运营,土耳其负责机场安保,阿富汗对外的窗口一旦打开,外国的援助和投资才有可能顺利送达。
为了避嫌,负责安保的土耳其公司由退役的士兵和警察组成,另外土耳其的特种部队成员将身着便装在机场警戒。这么做至少从表面上避免了土耳其军队出现在那里,既能让阿富汗人不感觉刺眼,也能在国际社会批评时狡辩。
美国人还没有撤完,就尴尬地面临和塔利班合作反恐的选择;欧洲国家在观望中沉默,政要们顶着压力无视民众对塔利班的反感;俄罗斯说不得不与塔利班新政权打交道;我国虽然见过两次面,但最新的用词还是接触。只有土耳其一步跨到所有人的前面,一种想要接管中东的野心昭然若揭。
在过去的100年间,全球著名的火药桶逐个熄灭,中东这个火药桶却一直保持到现在。那里曾经爆发过5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如今进行中的还有叙利亚内战、巴以冲突、伊朗和沙特在也门的冲突,以及时隐时现的恐怖组织作妖。
为什么中东总也不能消停呢?具体原因有很多,比如领土纠纷、宗教矛盾、部落利益争夺,当然还有美国的挑拨。可是假如伊斯兰世界有个核心大国作为代表出面维持秩序,那么以上这些原因也不至于升级成战争,所以中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代表性的核心国家。
(1812年奥斯曼土耳其的疆域)
往远了说,在公元前6世纪中东出现过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东出现了阿拉伯帝国,后来公元13世纪中东出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三个大帝国曾是伊斯兰世界明明白白的核心国家,有个核心大国笼罩在头顶上,对内可以主持公道,对外可以协调谈判,火药桶就炸不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伊斯兰世界最后一个核心国家,一战结束后它被肢解,伊斯兰世界就变成了豪强林立的状态,先后有好几个伊斯兰国家都想过扛起这面大旗,但是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梦想破灭,它们因此既懊恼又惋惜。
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并不在中东,而是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尼的穆斯林人口超过了2亿,它的经济水平也允许它做那个领头人,可它最大的问题是距离中东太远了,不被阿拉伯世界承认,它的第二个问题是教义不纯粹,多少被其他宗教和文化给影响了,印尼只能洗洗睡。
往西边轮到了巴基斯坦,它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和军事实力勉强够数,宗教也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在中东大大小小的冲突里它也积极表现刷存在感,可是巴基斯坦连自己的安全也没整利索,北部很多部落不受政府控制,恐怖主义经久不衰,跟印度之间的领土纠纷没完没了,自身问题太多根本做不成伊斯兰世界的老大。
巴基斯坦往西是中东大国伊朗,这个国家面积够大、人口够多、石油储备丰富,军事实力强、工业化程度可圈可点,权力结构有地方特色,国家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在中东的宗教事物上,伊朗出钱出力存在感刷得飞起,只可惜它有个致命的缺陷:玩什叶派,伊斯兰世界90%的人玩逊尼派,在这个问题上少数搞不定多数,况且波斯语在阿拉伯世界不通用。每次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哈梅内伊两眼都空洞了。
和伊朗隔波斯湾相望的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沙特,它拥有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地,血统最为纯正;地里埋着全球最优质的石油,狂卖几十年攒下了巨额财富,它几乎资助了中东的每一个武装组织,不管它们是好是坏,它为全球新建的宗教建筑送钱送教材,极力承担着“伊斯兰一哥”的责任,可为什么核心国家不是它呢?因为它的军事实力太菜,位置不好容易四面受敌,一个萨达姆就吓得跪迎美军进来保护自己,严重损害了它的公信力。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国家必须是个既能自保还能保人的强国,依靠腐化的基督教国家保护自己,好意思代表伊斯兰世界吗?
我们继续一路往西找,埃及太穷利比亚太乱,伊拉克和叙利亚直接过,好像就只剩土耳其了。土耳其99%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国土面积够大、人口够多,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中东数一数二,具备了成为中东一哥的所有条件,可是为什么至今都不是它呢?当然是有原因的,可以说土耳其为了获得以上那些优势,最终失去了成为这个角色的资格。
第1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土耳其被欧洲列强肢解,土耳其从210万平方公里萎缩成78万平方公里,被土耳其人称作国父的凯末尔将军痛定思痛,强势地把宗教和政治剥离,制定了严格的世俗化路线,要求土耳其男人刮掉胡子丢掉头巾改穿西装,女人摘掉面纱穿上裙子出门找工作。
土耳其像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那样坚定地学习西方,在冷战中凭借自己对苏联的优势位置顺利加入北约,并在1987年提交了加入欧盟的申请书。之后为了让自己符合欧盟的入会条件,它不断在制度上改革在经济上拼命,原本一个伊斯兰国家变得越来越像个欧洲国家,后来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在喀布尔国际机场警戒的土耳其特种兵)
于是土耳其人不再承认自己是个亚洲国家,也不承认自己是中东国家,土耳其的足球队只参加欧洲杯而不是亚洲杯;外人要是从中东一路玩到了土耳其,会误以为自己身在欧洲。
然而欧洲人对欧洲有自己的划界方法,向东以东正教为界,向南以伊斯兰教为界,所以土耳其永远不属于欧洲,它的申请书下辈子都不会被表决盖章,即使那些穷困潦倒的巴尔干国家先后加入欧盟每年补助拿到手软,也轮不到更富更强的土耳其。
即使在2015年之后,土耳其手握几百万难民相要挟,欧盟依然没有让步。彻底死了心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摊牌了、不装了,他狡黠的目光投向了中东,开始朝着“伊斯兰核心国家”的目标努力,妄图恢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辉煌。
于是埃尔多安频繁出现在宗教建筑的奠基仪式上,并经常钻到里面磕头念经,中东爆发的冲突土耳其人不请自来,假如在战场上遇到美国人,它也不会给美国总统面子,这种表演让中东的反美武装心头一热。
土耳其太想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哥了,可它还是差些火候,由于它长年模仿欧洲走世俗化路线,以至于国家在宗教界的地位太低了,中东重要宗教组织的创始人里没有它,相关的宗教会议也不邀请它。这种差距可不是埃尔多安磕几次头就能弥补的,他的弥补方法是走群众路线,更积极地介入中东事务,需要兵的时候派兵,需要钱的时候就撒钱,需要开口的时候就骂人。
这几年埃尔多安忙成了劳模,在巴以冲突中给巴勒斯坦人送物资;在叙利亚内战中他未经许可派兵过去,阻挡什叶派的扩张;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冲突后,土耳其士兵赶过去帮忙;当反对沙特王室的记者卡舒吉遇难后,土耳其反复炒作疯狂打击沙特王室的形象;如今北约老大美国撤离了阿富汗,作为北约成员的土耳其马上要派人过去接管喀布尔机场。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
阿富汗最值钱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矿产,另一个是位置。阿富汗处在一个高地之上,从这个高地向东能进入巴基斯坦,向西可以进入伊朗,向北可以进入中亚,这块地方曾让多少帝王朝思暮想。美国把阿富汗反恐战争弄了20年,当然夹带着私货,对阿富汗位置的垂涎便是其中之一。
埃尔多安打算派一帮退役的士兵和警察去喀布尔国际机场,还有穿着便装的特种部队,这是变相派出了军队驻扎在阿富汗的首都,那帮人可不是普通的保安,他们拿起武器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喀布尔国际机场会成为土耳其在阿富汗的军事基地吗?谁敢提这个问题,埃尔多安一定把他永久拉黑。
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国家并代表中东地区,夜里想想埃尔多安便激动地在被窝里打滚,事成之后他就能佩着奥斯曼之剑在索菲亚大教堂让人跪拜。但是这个事儿极其烧脑烧钱,埃尔多安有没有那个智慧不太清楚,反正土耳其的经济状况似乎还差了点,他冲击伊斯兰世界核心国家的位置,就像一家三流公司掏出全部家底冲击上市,一旦败了国库也掏空了,自己成了罪人,国家也很难再缓过来。
【主要参考资料】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新华出版社.p152-p157、p186-p194
《外媒爆:土耳其将和塔利班达成协议,承认塔利班为阿富汗合法政府》https://3w.huanqiu.com/a/c36dc8/44YohgNgi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