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知道董存瑞是谁
今天我给儿子讲《沁园春·雪》的时候,讲到了这篇文章的发表时间以及当时的政治局面,也跟着讲到了一些革命先列的事绩。
我讲得激动的时候。
孩子忽然问到了一个问题:“董存瑞是谁?”
我一愣,不知道要怎么解释。要知道他已经是初二升初三的学生了。而我们这们家其实是非常注意教育孩子爱国。是常常在饭桌上讲爱国故事的情况。
但孩子却居然连董存瑞都不知道。
我回想一下我当年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就问他,“你们课本上没有吗?”
他摇头。
我思索,这件事恐怕是不应该去怪他的。
毕竟,我当年知道董存瑞,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有。我知道邱少云,也是因为我们的课本里有。
我后来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后发现,现在的中国人教版课本里并没有董存瑞,也没有黄继光,也没有雷锋。
网络信息也许有滞后,但最少到初中二年级为止,是绝对没有的。我的孩子成绩还是不错的,不可能课文内容他不知道。
我希望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对于现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重新作一次审视。语文课本,本身是孩子们从小认识这个世界的学本。
在指责孩子们爱国情怀少的时候,是不是也审视一下,他们现在学的课本,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不想提的是,我孩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给我看《乌塔》这种吹德国孩子如何自由,中国人如何应该惭愧的文章。老师还要我这个家长写读后感上交。
中国的语文教课书删除了自己的国家英烈,然后加入了鼓吹欧美国家如何圣洁美好的文章。这难道不是在教孩子崇拜欧美,鄙视中国人吗?
还有《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这文中说,“德人的花是种在窗台上,是让所有人看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这是一种境界。”
可中国人在城市里养花他也只能种在窗台上呀,你种房间里,那花也受不了啊。那中国人的花就不是给别人看的吗?因为是中国人的,就不是我为人人了吗?
而且从前段时间的德国奔驰车维权事件中看看,德国人有那么神圣吗?
这种用发掘的眼睛抓住外国人的一点优点,然后放大吹捧成圣人的文章,让我想起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的味道。
我们应该想一下,那些觉得外国人就是多么神圣,追着舔外国人的行为,难道不是从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已经种下了原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