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爸爸的妻子的,这次我真忍不住要骂人了

作者|    老雾

来源|    雾满拦江

(01)

韩兴博义举,让我很悲伤。

总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韩兴博,17岁,家在葫芦岛市绥中县,上面有个姐姐。

这个孩子的义举,我最早是在河北新闻网上看到的:

河北新闻网:【痛心!#秦皇岛17岁男生因救3个姑娘牺牲# 】

8月2日凌晨,河北秦皇岛。连救三人后,韩兴博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7岁。

韩兴博和朋友们在海岸上自行游玩,凌晨4点20分左右,突然听见有人大喊“救命”!他们来不及脱掉外衣,急速向海里游去。发现有三名20岁左右的小姑娘陷在海沟中。

韩兴博不顾一切地跳到海沟中,一个一个地把三个小姑娘向上推,另外几名小伙伴手拉手向外拽她们。最后,从唐山来秦皇岛旅游的三名小姑娘被成功获救,而大家却找不到韩兴博了。

与韩兴博同行的伙伴们和海边晨练的市民马上报了警。消防指战员、海警战士和蓝天救援队到达现场展开救援,直至今早6点25分才找到韩兴博的遗体。让我们深深记住十七岁的小英雄——韩兴博。#17岁男生因救3个姑娘牺牲#

500

附上河北新闻网的报道截图。

500

(02)

17岁的韩兴博,是个有家教的善良孩子。

500

他为救人而死,带给家人的是巨大悲怆。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收住,反而生出让人心寒的变数:

500

这是17岁的孩子韩兴博,救人而死后,这个世界继续发生的事情:


一是,网传三名女子被救后,对施救者家属态度冷漠,称不认识救人男孩。

二是网友不忿,去三女子的社交平台账号讨说法。

三是被救女子回怼,称“求他救了”?

500

四是一名男子自称是被救女子的家人,解释被救女子的表现是“叛逆期”,请求大家谅解——目前尚无媒体对男子的身份核实证明,所以整体事件,仍处于“疑似”阶段。

但是,事情闹到沸沸扬扬,也未见有“真实被救女子”现身澄清,可见被救者并无丝毫感恩之心,并非讹传。

——如果现在这些现身的人,都是假的,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蛊惑舆论,那么“真实被救女子”一来会出面澄清报警,二来会向韩兴博的父母跪谢,但“真实被救女子”始终未露面,所以现在露面的,八成就是被救者本人。

所以我才忍不住骂人。

去你爸爸的妻子的!这起事情,整件都是错的。

(03)

此次事件,一定要事先梳理明白:

第一个:韩兴博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是个义人。

8月2日那夜,韩兴博听到听救之声,就立即冲向海里。

这孩子真是太善良了,义行的理念,生长在孩子的骨子里,所以他才会做出本能举动。

第二个:韩兴博的父母,是合格称职的好父母。

没有什么能够描述出韩兴博父母此时的悲伤。

但这对父母是称职的,合格的,他们教育出一个仁善的好孩子。整个社会,都应该对这对父母表示敬意。

第三个:但这起事件不对,严重不对。

说事件不对,不是说韩兴博的行为,不是见义勇为。

韩兴博的行为,的确是见义勇为——但这个事件不对!

坦白讲,故意把水搅混的,是河北新闻网。

河北新闻网报道中,称三名女当事人是“20岁左右的小姑娘”。

小姑娘这个词,可以说极具迷惑力。

读到“小姑娘”,读者就会恍然间被洗脑,感觉17岁的韩兴博,似乎在救助几个7、8岁的女童。

《道德经》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三个20岁的女性,究竟是“小姑娘”,还是成年人,取决于她们面对的人。

如果是一百多位四十多岁的油腻大叔,冲入海中救她们,她们无疑是小姑娘。

但当未成年的韩兴博冲过去,她们就不再是小姑娘。

而是成年人!

所以这起事件,是未成年的韩兴博,去救助三个成年人。

河北新闻网明显感觉到了这点,为避免舆论走偏,所以机智的用了“20岁左右的小姑娘”这个字眼,试图将评论锁定在常识范畴。

但河北新闻网这样做,并不能遮掩事情本身。带来的后果是三个被未成年营救的成年人,真心以为自己未成年,玩起叛逆期了。

(04)

未成年营救三个成年人,并不能改变见义勇为的性质。

但成年人负恩反噬,却提醒天下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第一个:仍然要教育孩子善良,仍要引导孩子见义勇为。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善良而强大。

所以在见义勇为的大节上,绝对不可以含糊。

但比教育孩子善良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到底什么才是见义勇为。


第二个:教导孩子明晰的“利害”认知。

韩兴博才17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热血冲动,但对于利害关系的把握,不是那么精准。

相反,8月2日在海中呼救的三名成年人,每一个,都比韩兴博更明了利害关系。在生死判断上,比韩兴博更强。

如果三个成年人都陷入困境,未成年的韩兴博,又怎么能够幸免?

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第一要敢于见义勇为,第二要小心那些比你更精明更奸诈的成年人。

第三个:正确的见义勇为,不是涉身入险。

孩子,如果你一定要帮助一个比你精明奸诈的成年人,你需要做的是站在安全的地方,用力替成年人呼救就是了。

如果一件事儿,连强大的成年人都无法把握,未成年的你,就更不行。

见义勇为,不是让未成年的你,冲入到连精明的成年人都摆不平的危险中。

你只要放开喉咙喊。

只要喊出比成年人更大的声音,同样是见义勇为。

第四个,未成年的孩子,才是重要的保护对象。

8月2日秦皇岛那一夜,在几个当事人中,最应该受到保护的,难道不是未成年的韩兴博吗?

我小时,老师教导我们做好人好事,但范畴从未偏离“扶老携幼”。

扶老,是指帮助那些已经丧失身体自控力的老人——尽管“扶老市场”差不多被讹诈者毁掉了,但至少扶老的理念,还是没错的。

携幼,特指帮助那些比我们幼小的人。

老师从未教过我们,去踩那些心智比我们成熟、利害判断比我们更精明的成年人的坑。相反,老师告诉我们要远离这些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里的陌生人,指的就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无论任何时候,成年人对于孩子来说,都意味着危险。

第五个:比见义勇为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遇到比你年纪小的,要有保护意识。

但遇到比你年纪大的,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比你年纪大的人向你呼救,百分之一万是个坑——如果你自己冲过去,一定会被成年人踩着你脑袋爬出困境。这是因为成年人的求生欲,往往更强烈,更不择手段,更自私。8月2日夜晚的秦皇岛,就是这样一起典型的逆淘汰,三个没有感恩之心的成年人获得存活机会,而心中完全没有自己,一心只为他人的义人韩兴博,却失去了生命。

人类历史上,这样的逆淘汰,屡见不鲜。

甚至有些人渣,是靠了吮吸利他者的生命,获得继续存活机会。

所以,那些心存善念的好孩子,你一定不能大意,一定要替这个世界、替你的父母守护好你自己。这个世界需要你的善,需要你的义举,真的不需要太多冷漠无情忘恩负义的人渣了。

500

所以今天的问题是: 

如果你为父母,打算如何引导孩子,即能呵护孩子内心的善,又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呢?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点击「雾满拦江」阅读原文  (ID:lwwuwuwu)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