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险恶!新疆棉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一条西方反华“产业链”

今年3月,一些国际服饰运动品牌掀起一场抵制中国新疆棉花的事件,他们一方面从中国市场赚取了高额的暴利,另一方面却对中国内政和新疆棉花产品恶意诋毁,百般污蔑。这种吃饱了骂厨子,摔锅砸碗的行为立刻引起广大中国网友的强烈愤慨。网络上顿时掀起抵制国外无良品牌的浪潮。耐克,阿迪,以及H·M等品牌均受到严重影响。

500

作为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要用行动抵制这些没有道德底线的国外品牌,更要明白,这是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发起的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攻击。表面上看他们针对的就是中国的棉花产品,顺带对中国的扶贫政策指指点点,但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这些反华势力的险恶用心,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日前根据环球时报从安全机关获得的独家资料披露,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反华势力,某些国外机构以及国内相关人员相互勾结,已经形成了一条针对中国的造谣“产业链”。

500

大致情况是这样的,首先由西方反华势力向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出资,要求他们出具关于中国新疆棉花的分析报告。然而这种报告只是他们预设立场,进行有罪推论的遮羞布而已,根本毫无客观性和独立性可言。

收到任务之后,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简称BCI,又向美国维泰发出项目邀请,而美国维泰又将任务派发给维泰中国分公司去完成。BCI刻意强调,报告主要内容关注的是“新疆棉花生产中的强迫劳动问题”。

最终,真正动笔起草名为《强迫劳动的风险分析报告》的,是维泰中国的法人姚文娟及其两名下属。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西方这些咨询机构是以客观,公正,专业而闻名。然而在撰写这份有关新疆棉花,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报告的过程中,所有人员均没有迁往新疆,更没有展开实际调查,所有的资料均来自公开渠道和公开报道。

500

所以当报告接近完成的时候,维泰中国的人员依然没有找到新疆棉花存在强迫劳动的任何证据。但是为了赚取高额的咨询费用,姚文娟和美国维泰总部,以及BCI总部开始勾连,大量使用国外反华人士的虚假资料,尤其是一名叫郑国恩,自称是中国问题专家,但是却从来没有来过中国,更没有到过新疆,他杜撰出来的各种虚假内容成为BCI和美国维泰的“救命稻草”,经姚文娟之手,将其全部添加到报告里面。

最后当一篇充满各种不实消息的报告出炉之后,立刻获得瑞士方面的高度肯定,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向客户交差了。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美国和西方国家用这篇报告作为证据,对中国进行各种污蔑,而瑞士BCI向自己的企业会员推送这份报告,建议他们不要采购中国新疆的棉花产品,在反复的舆论炒作和助推之下,最终爆发了西方品牌集体抵制中国新疆棉事件。

500

从目前披露出来的这些情况看,一些西方势力显然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来操作这件事情,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表面上是要打击中国的农产品,但是最根本的目标还是想在中国内部制造矛盾,从而产生动乱。这套招式,他们早就开始使用。基本套路就是以人权为借口打压某项关键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状况,从而造成大量人群失业,增加社会矛盾,再从中寻找机会引发各种动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委内瑞拉。

可惜这一次西方国家彻底打错了算盘,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些见不得人的小伎俩,从一开始就遭遇了惨败。面对一个强大而团结的中国,这些上蹿下跳的外部势力的最终下场,只有失败,并遭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唾弃。

本文由公众号「利刃号」(ID:lirenjunshi)原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ycVO0KmgEK9eJ67d0_GLA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