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关键
中央近日连续召开会议,总结和部署近期与未来的经济工作,总结了上半年取得的突出成绩,研究了下半年工作发展重点。这些会议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措施的深远市场价值将逐步得以显现。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中央政治局的会议,还是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会议,都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着十分清醒冷静的分析,对取得的成绩没有半点骄傲和松懈,对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胸有成竹,信心满满。这就奠定了中国未来经济稳步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
对于未来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最重要的是某些西方国家给中国发展制造麻烦和阻力的尝试将变得多样,常态和持续。
最近IMF公布的对世界经济预测的报告引起关注。笔者关注点不仅仅是IMF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预测开始显示近年来少有的负面和消极情绪,而是对美国和西方所谓发达国家的经济预测表现出近年少有的乐观与正面评价。这个变化相当明显。IMF经济学家把这次预测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大阵营,发达国家明年与未来经济增长乐观,而发展中国家基本出于增长大幅减缓,对中国的经济预测停留在5%稍高。
IMF预测的基本依据是各国疫情控制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是人们看到,发达国家的疫情反弹力度不比发展中国家的反弹好多少,基本出于同等的失控状态。仅以日本为例,奥运会期间日感染数突破1万,欧美各国都陷入新一波疫情爆发的紧张气氛之中。这和发展中国家状况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这不是IMF这次预测结论的主要依据。
从政治影响角度看这个报告,可以感觉这个报告有意无意的支持与迎合美国和西方主要经济体的政治需求:即证明美国及其盟友目前采取的经济政策是有效的,是正确的。这个信息传入市场就很重要了,因为美国太需要IMF这样的机构给予捧场,鼓励,以便保证美元,美股,美债的收益稳定,有利于美元回流美国市场,进一步巩固美元在国际资本市场的霸主地位。
如果不出所料,以后涉及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预测,将配合上述政治考虑,可能继续唱低,唱弱中国的经济增长,突出中国的困难与挑战。
中国对此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学习了中央两个会议精神,更加深刻领会到 “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句话的特殊意义。
中央的政策再好,再英明,必须由各级干部认真的执行,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执行。如果执行的走样了,再好的路线也会得不到体现。
中央定路线,各个部门要制定具体落实的措施。问题往往出现在“措施”这个层面,路线的成功与否,也往往取决于有关措施是否对头。
这方面的教训可不少。而最主要是教训就是有的部门,地方政府的措施忽左忽右,忽冷忽热,让市场动荡不安。最明显的是近期的市场整顿变化让人眼花缭乱。过去有段时间,对市场乱像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任市场上群魔乱舞。现在又突然一刀切,棍打一大片。难免伤及无辜。市场一片茫然无措,千亿市值随风而去,几十万人的就业陷于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忽左忽右的现象对市场信心,对市场秩序,对干部的公信力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拆墙容易,砌墙难。” 市场原有的平衡一旦被破坏,恢复需要加倍努力和投入也未必回到原汁原味。有的干部的措施缺乏针对性,专业性:今天一盆冷水,明天一盆热水,市场感冒,企业发烧,对市场正常运转造成的破坏令人叹息。
近期部分地区抗疫,抗雨灾中,干部的左右起到最关键的作用。凡是干部得力,认真,负责,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他们也能准确,稳妥的发挥主动能动性,积极主动(不是消极被动“等命令”)提出治理措施。
现在尤其需要大量的这样的干部,胜任困难复杂环境下的挑战,减少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追求华而不实的干部,能为老百姓真正谋幸福。
现在的干部切忌“宁左勿右”的作风,这对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平衡,会造成内伤,影响内生动力的培养和发展。
中央在党外人士会议上号召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还要求提出 “前瞻性建议”,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等等,都是对各级干部提出的厚望和要求。
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成功,干部责任重大:初心使命一肩挑,不得有半点松懈!
干部就是驾驶员,掌控着我们经济快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不左不右,安全前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可以到达国家复兴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