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体质又用分数捆绑?死板!

现在的校园除了常规体育课和“阳光一小时”,不少学校还结合学生兴趣与办学实际,将冰球、棒球、花滑、攀岩等“小众”体育项目引入校园,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

500

“坚持锻炼,学生的体质有了显著提升。”哈尔滨市实验学校一班主任老师刘艳丽说。她清晰记得,2015年9月的开学式上,仅站了半个小时,就有两三个学生面色苍白,当场晕倒。如今3年过去,学生连续站40分钟都是精神满满的。

多位受访教师说,以前主科占用体育课的现象时常发生,但近年来“卡得很严”,很少出现体育课被其他课程“挤占”的情况。哈尔滨市一名小学教师说,即使体育老师外出学习或者参加培训,也要通过调课把体育课补回来,不然学生们“都不干”。

阳光体会确实有帮助的作用,大趋势是好的,但是在很多学校,阳光体育知识形式,上头来检查了,放孩子们去操场玩玩,人一走,就立马让孩子们回到教室上课学习,这是在放羊吗?

500

体育课能保证了,那么,当前学生的体育锻炼还存在哪些困境?就是分数和形式主义!

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重,运动时间少。这也算是理所应当,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高年级的学生面临考学的压力,你让他们出去上体育课,他们还不愿意呢。

​目前反映突出的问题是中学里高年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体育课之外的活动时间大幅压缩!

最近,媒体的一项调查问卷显示,64.7%的受访者直言,当下中学生体育课上得不够好;54.3%的受访者将其归因于中学生学业压力大,没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一名体育老师坦言,在高考的高压下,孩子们被“箍”得太死,他们没有时间玩,更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部分家长“过分呵护”也让孩子不敢放开手脚。“课内锻炼是远远不够的,课后运动非常重要。”一名小学教师说,现在的孩子上学放学都是车接车送,走路少、活动少,家长担心磕着碰着,体育运动不敢放开手脚。再加上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影响。

考核指挥棒“失效”。为了学生能有一个健康身体,许多地方将体育课纳入中考,但考核效果不明显。黑龙江省一名体育教师介绍,体育在中考成绩中占40分,其中平时成绩25分,冰雪项目10分,考试测评5分。“实际上,考试这一环节,只要学生来就给3分,说到底只有两分是学生的真实水平。”

“不能让孩子还没站上中考考场,就比别人矮半截。”一名体育老师苦笑说,老师一般都会给学生打高分,甚至满分。在冰雪项目考核中,会让学生穿鞋底光滑的鞋,以“放水”帮助学生轻松过关。

500

“如果体育成绩能纳入高考评分体系,学生的体质肯定会随之提升。”采访中,不少体育老师提出这一想法,尽管语气有些无奈。

又是分数!难道除了分数以外中国人就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吗?用分数再去捆绑学生,学生会失去对运动的热情!这样是恶性循环!

500

“分数决定地位。”汉口一位初中体育老师说,近几年来,武汉体育中考的分数几经起落,由最先的20分调到45分后又降至30分,但无论如何这一分数还是起到了导向作用,起码学生在中长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等测试项目上成绩有所提升。

提高学生体育参与度,更重要的是转变师生及家长的观念。”国家督学、哈尔滨美加外国语学校校长于学书说,适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留出充裕时间培养体育爱好,参与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将让学生受益终身。而不是再用分数捆绑,逼着学生去完成大人制定的指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