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的咸甜之争

泱泱中华,各种美食遍布全国。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往往总有这么一个刻板的印象:北方人大多喜欢咸的豆腐脑,南方人大多则喜欢咸的豆腐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500

其实,除了受到了地理因素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历史人文因素的影响。

豆腐脑是一道著名的中式传统小吃,相传由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不务政事,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他召集术士门客,别出心裁地叫他们用黄豆和盐卤来炼丹,结果“炼”得雪白细腻的豆腐。它虽非灵丹妙药,可美味可口,别有风味。此物迅速传开,风行于世,有诗为证:“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生获泉布。”豆腐脑则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

500

豆腐脑源于淮河流域,被南北两地同时流传开来,北方人气候比较单一,口味也是以咸味为主,便是继承了咸味的豆腐脑,那个时候还没有辣椒的时候,便是充分发挥了“鲜”的概念,用虾酱来代替。至于南方人则是除了咸味的以外,又依据地形气候来使口味更加丰富,加上了糖,这多是江淮一带,但是想一想人家菜里都能大把大把的放糖,这就释然了。

500

时过境迁,越来越多的北方人也接受了以甜为主的菜系。并勇于尝试新的口味。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华菜系才能在碰撞中不断前行发展,我们的饮食文化才会越来越丰富,我们关于饮食的争纷乱战,才会一直红红火火的持续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咸党还是甜党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