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背后,是一盘安倍永远下不赢的大棋局
文章来源:公号“吴教授来了”
2013年9月5日深夜,一架波音747-400从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国际机场升空,直飞地球另一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乘坐这架专机的是“东山再起”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安倍的圣彼得堡之行实在算不上愉快。受钓鱼岛争端、二战历史问题影响,安倍没能与中韩两国领导人举行正式会谈。3个月前,奥巴马在G8峰会上放了安倍鸽子,没成想G20峰会上俩人也未能坐下来谈谈。
但管不了那么多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此刻,安倍晋三的心中只有布宜诺斯艾利斯!
三天后,在这座被誉为“南美巴黎”的海滨城市,安倍晋三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结果:东京击败伊斯坦布尔、马德里,获得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雅克·罗格宣布东京获2020奥运会主办权)
当天凌晨5点多,很多日本记者被一条来自日本首相官邸的群发消息惊得目瞪口呆:“我是安倍晋三,大清早吵醒大家真不好意思,这是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发来的快讯……凭着这股势头,全体国民众志成城,定能成功举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
安倍晋三无疑是发自内心的兴奋:从政半生,二度拜相,申奥成功,革新图治……被讥讽为“西瓜宰相”的安倍晋三,捍卫了个人尊严,守护了家族荣光。
时间回到1991年,两度竞选首相落败的安倍晋太郎,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时年37岁的次子安倍晋三擦干泪水,谨记父亲“你的路要自己走”的叮嘱,开始在政坛独当一面。
可惜,作为安倍晋太郎的政治继承人,安倍晋三背离了祖父、父亲的和平主义政治家路线,守护的并非安倍家族的荣光。
“我的政治DNA更多地继承了岸信介的遗传。”
岸信介,二战甲级战犯,日本第56任、57任首相,新“日美安保条约”的最大推手,日本1958年申奥成功时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
安倍晋三,继承的是岸信介的遗志!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01
“安倍四箭”
2013年9月9日,周一,日本股市开盘大涨,日经指数涨幅达2.48%,成功收复14000点大关。
尽管距离东京奥运还有七年,但申办成功对于时运不济的日本实在太提气了!
2007年,安倍晋三辞职前数月,太平洋东岸次贷危机的火苗呲呲作响,并在来年将日本拖入连续两年的经济负增长泥沼。
2010年,日本失去蝉联20多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将其挤下来的正是曾经的“穷邻居”中国。
2011年,日本遭受9级大地震,20米高的巨大海啸席卷东海岸,超20000人死亡,经济损失超2000亿美元,并引发福岛核泄漏。
2012年,因钓鱼岛、独岛问题,中日、韩日关系跌入冰期,双边口诛笔伐,日本成为令人讨厌的邻居。
2006至2012年,从安倍晋三、福田康夫,到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再到菅直人、野田佳彦,六年七易首相,政局扑朔迷离。就连巴西前总统罗拉都忍不住调侃:上午和一位日本首相道早安,下午就和另一位新首相道午安。
……
命途多舛、流年不利的日本多么需要一个好消息。
安倍晋三恰逢其时做到了!
(2006年年9月26日,安倍晋三担任首相)
祸福相依,站在2013年回首,安倍晋三从恩师小泉纯一郎手中接过帅印一年后,就因病疾辞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五年间,安倍晋三成功避过了内外交困的时局,再次交到他手里的,与其说是一个烂摊子,倒不如说是一支已经跌至谷底,等待有缘人的蓝筹股。
这次,安倍晋三有备而来,誓要破局翻盘。
上任伊始,安倍晋三举起“安倍经济学”大旗,连射三箭:超宽松货币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和经济改革。
“日本经济正在逐步摆脱通缩。”在那个算不上愉快的圣彼得堡G20峰会上,安倍晋三对“安倍经济学”将带动经济增长,救日本于水火深信不疑。
这份自信是有数据支撑的:2013年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上升到1.2%;5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负转零,并逐月回升。后来日本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经济增速1.6%,超过此前两年。
根据日本内阁府的认定,从2012年12月至2018年10月,“安倍经济学”引领日本开启了二战后第二长的经济复苏期。
除了“安倍经济学”,爱吃爱瞌睡的安倍晋三把大量的热情献给奥运。
2014、2016、2018,安倍晋三不仅亲自前往索契、里约热内卢、平昌出席奥运会(冬奥会)开(闭)幕仪式,更是在里约化身超级马里奥惊艳亮相。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安倍化身马里奥)
“东京大会必须成为分享梦想和希望的大会,让世界发现日本力量的大会,开拓日本的未来!”
时间来到2019年12月15日,耗资达1569亿日元(相当于北京“鸟巢”造价的三倍)的东京奥运会新国立竞技场竣工,安倍晋三在竣工仪式上豪情万丈。
安倍晋三相信,东京奥运会承载着日本灾后重建的主题,标志着日本从2011年大地震中重生。
安倍晋三更相信,东京奥运会是超级契机,他将带领日本走出“失去的20年”,重回世界舞台中央。
东京奥运会,是安倍晋三重整山河的“第四支箭”。
02
梦回1964
1964年10月的第二周,东京阴雨连绵。到了10月9日晚,更是暴雨如注。当晚,日本上上下下都在担忧,全国人民准备已久、期盼已久的东京奥运会能否顺利开幕。
谁曾想,10月10日的东京,秋高气爽、碧空万里。用当时播音员的话来说,“犹如一揽了全世界的蓝天”。东京国立体育场主席台北侧的古希腊胜利女神(尼克)神像在明媚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9万名观众的欢呼中,来自9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运动员来到体育场中央。裕仁天皇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体操奥运冠军小野乔代表运动员宣誓。
万人瞩目下,主火炬手坂井义则跑进体育场,登上163级台阶的主火炬台,于下午3点3分3秒点燃了主火炬。
(主火炬手坂井义则点燃奥运会圣火)
这名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生于1945年8月6日。出生当天,广岛遭遇原子弹轰炸,而坂井义则的家乡距离广岛市仅60公里。赛前,“广岛婴儿”点燃奥运圣火的决定让美国颇为不满,但日本政府还是顶住了压力。
这份坚持,用意再明显不过:要让全世界看到,日本从战争灾难中走向和平发展,一个新日本已经诞生!
1964年的日本,确实让世人眼前一亮。
曾在二战中被轰炸100多次的东京,新建筑、新基础设施随处可见。尤其是连接东京和大阪的新干线高速铁路,竟然提前2年完工,在奥运会前10天顺利通车。新干线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以时速210公里创全球之最。
日本之现代化还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电话、双门冰箱、热水器、空调、立体声音响组合、微波炉走进寻常百姓家;东京奥运开创全球首次人造卫星实时转播,刺激日本家庭电视普及率达到93.5%。
东京奥运会的科技含量完全提升了一个层级。除了卫星实况直播,超小型摄像机、可通话麦克风、彩色摄像机以及直升机用通讯技术悉数亮相,让世人感受到一个电子产业强国已经在东亚崛起。
当然,在家门口比赛的日本健儿也给祖国挣足了面子:日本队赢下29枚奖牌,其中16枚金牌,跻身三甲;日本队在摔跤项目中豪取5枚金牌;日本女排更是横扫欧美各大强队一举夺冠,成就“东洋魔女”之名。
……
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为日本重回世界舞台的标志性事件。凑巧的是,日本也在这一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本媒体把1964年称为“日本国际化元年”,奥运会闭幕时刻称为“重新取回自信的一天”。
这一年,申奥成功时的日本首相岸信介已经因“安保斗争”下台四年,修改日本和平宪法的计划流产;时任首相是岸信介政府时期的内阁大臣池田勇人。
但出席完开幕式后,池田勇人因严重的咽喉癌被迫辞职,并于次年逝世。接任池田勇人的是岸信介的弟弟、安倍晋三的小外公佐藤荣作。
政府首脑的更迭,并未阻挡东京奥运的“神奇魔力”。从佐藤荣作执政的1964年开始,日本经济腾飞达到高潮:1964年到1969年,除1965年因奥运投资过热出现半年萧条期,GDP增速为6.4%外,其余年份均超过10%!
高速的经济增长,让日本迅速超过英法两国,在1968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历史阶段被称作“奥林匹克景气”,在过去半个世纪为日本人津津乐道。
“数以千计的鸽子同时放飞。湛蓝的天空中,五架喷气式飞机划出奥运五环。对于只有10岁的我而言,一切都是惊人的。”2013年9月,安倍晋三在申奥陈词时说,“即使现在,当我这样闭上眼睛时,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又会重现。”
(1964年东京奥运会,自卫队画出完美奥运五环)
童年回忆总是美好的,但对于一位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而言,还需要眺望远方。
安倍晋三梦回1964,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拿下2020奥运主办权,七年如一日,为东京奥运站台呐喊。
所有的努力再明白不过:两位外祖父大人,这次看我的了!
03
历史的诡异
2020年8月28日,下午五点,已经连续任职首相2803天的安倍晋三,宣布因旧疾恶化辞职。此前,安倍晋三连续出入医院,各种消息早已传得满城风雨。
当幸运站在你身边时,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逢凶化吉。
就像1964年10月初连日的阴霾天气,可以在10日早上一扫而空;就像训练中从未成功的空中奥运五环,都能把练习场附近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偏,以为奥运五环本来就大小不一、互不相连,但在开幕式上就可以神奇的完美上演;就像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好像跟日本从不相关……1964东京奥运,无疑是现代奥运史上最成功的运动盛会之一。
但历史的诡异就在于,当幸运不在身边时,所有的霉运都会找上门来。
安倍晋三亲力亲为为东京奥运会付出了那么多,最终却无法在首相任上见证大会举行,真是一个天大的愚弄。
但这还远远不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东京奥运会就像撞了邪一样,状况百出。
2020年3月21日,奥运圣火搭乘“东京2020加油”号专机从希腊抵达日本宫城县航空自卫队松岛基地,并准备在宫城县石卷市举办圣火台揭幕仪式。
但诡异的是,这一天强风大作。参与仪式的官员搭乘的新干线,因强风被迫停驶,官员们只好搭乘警车前往会场;在圣火台上,“复兴之火”又被强风吹灭三次。
(奥运圣火被吹熄三次)
点火仪式现场,航空自卫队划出的空中奥运五环也被强风吹得不成样子。
数天后,安倍晋三迫于疫情不得不主动提出延期一年举办奥运。
2021年2月,原计划把奥运会作为人生谢幕式的东京奥委会主席森喜朗因言论不当请辞。
2021年3月,多达30名各界知名人士请辞火炬手,火炬在传递中再被吹灭。
当时间来到2021年6月,各种负面事件开始劈头盖脸砸向东京:
6月初,因担心感染新冠病毒,已经有大约一万名奥运志愿者宣布退出;
6月7日,东京奥委会会计部部长森谷靖在东京地铁浅草线中延站卧轨;
6月下旬,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开始快速上升,第五波新冠疫情来临;
7月初,迫于疫情压力,日本政府被迫决定,大部分赛事以现场无观客形式举办;
7月10日,国际奥委会被迫出台奇葩规则:进入总决赛的选手或团体,若新冠呈阳性,“弃权”可获得银牌;
7月16日,韩国奥运代表团公然在奥运村的3层阳台上贴出反日横幅;
同一天,一名乌干达运动员溜出奥运村,试图黑在日本打工;当晚,一名乌兹别克斯坦籍人员竟在奥运会主会场性侵日本女性;
7月19日,负责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的作曲家小山田圭吾因霸凌残障同学事件,被迫辞职;
7月21日,已有美国、智利、荷兰、捷克等多国被媒体曝出奥运选手新冠确诊,或退赛;
7月22日,开幕式的前一天,因早期作品中存在揶揄犹太人遭大屠杀的内容,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小林贤太郎被解雇。
……
自1896年以来,实在找不出有哪届奥运,像本届东京奥运会这般诡异的不顺。
“反日的人才会强烈反对此次奥运会的举办。”7月初,已经卸任近一年的安倍晋三,出面回击针对东京奥运的指责。
但是,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在和安倍,和东京奥运会作对。
04
不能承受之重
7月23日晚,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安倍晋三没有出现在新国立竞技场,这个他一年半前慷慨陈词,誓要“开拓日本的未来”的地方。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观众席空空如也)
偌大的竞技场,除了运动员、媒体和工作人员,只有寥寥900多人出席。其中,外国及国际机构领导人不足30人,外国元首只有法国总统马克龙。
日本政府最希望看到的尊贵身影:乔·拜登,一个多月前就已经明确拒绝赶赴东京。原本就犹豫再三的文在寅,因为日本驻韩公使相马弘尚的一番奇葩言论,也翻脸告吹。
此外,尽管收到了邀请,丰田、日本电气、富士通、生命保险、朝日集团等一众日本商界巨头的领导层,还是决定居家观赏开幕式。
竞技场外的东京,正经受第五波新冠疫情的考验。7月22日,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5397例,其中,东京新增1979例,创下近6个月新高。
(日本日增确诊病例又开始攀升)
尽管已经延期一年,筹备八年之久、砸下重金的东京奥运会,终究没能绕过疫情。
安倍晋三的第四支箭,还是脱靶了。
其实,安倍晋三已经非常优秀,注定成为日本历史上为人称道的理政典范:
这位当初不被看好的“西瓜宰相”,结束了日本频繁的政府首脑更迭,并超越佐藤荣作,成为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实现了日本经济整体企稳;创下连续150多天工作不休息的记录……
但是,安倍晋三的政治生涯注定是个悲剧。重整山河大计落空,不只因新冠疫情,根源在于大计本身就是安倍,乃至日本不能承受之重。
在亚洲,先后有三个国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三届奥运会,对应三个国家的崛起,上演着震惊全球的东亚经济奇迹。
完善国内基建、提升国际形象、拉动经济发展,奥运当然成就了东亚三国。但是,最底层的逻辑,还是三个国家的崛起才有了三届上乘的盛会。
如今的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整个经济社会生态,早已不复当年:
即使在2012年底至2018年10月的复苏期,日本经济也一直在1%左右徘徊;2020年,日本经济大幅萎缩4.8%,经济总量仅相当于中国的1/3。
安倍经济学下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带来日本负债不断上升,政府债务率2020年底达到225%,宏观债务率早已超过300%,是全球负债最高的主要经济体;
以工匠精神为世人所赞许的日本企业,却接连爆出长时间、大规模造假。三菱电机、神户制钢、小林化工、高田气囊、日产、斯巴鲁……这些享誉全球的名气,给“日本制造”留下一道道伤痕;
1964年的日本,可以提前两年实现新干线通车。原计划2020年东京奥运前让游客体验的时速500公里磁悬浮中央新干线,预计2027年也难以通车;
最令人头疼的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28%,日本社会再也没有当年的精气神。一个富足、长寿而严重老龄化的国度,既不足以支撑再创当年奥运辉煌,也不可能通过奥运扭转颓势。
但是,坚毅执着如安倍晋三,怎会轻易向现实低头,未竟的事业依然需要不懈的奋斗!
东京奥运会要办,别的远大抱负也不能落下。
从遥远的2006年上任伊始,到2012年底再次拜相,安倍晋三从未忘记过外祖父的心愿:修改和平宪法,牢牢绑定美日同盟!
内政上,尽管修改和平宪法的愿望到辞职都未能实现,但安倍晋三自始至终都未放弃。
外交上,最为安倍晋三洋洋自得的,莫过于那场与特朗普的及时会晤。
2016年11月17日,美国大选结果确认不到十天,安倍晋三急匆匆飞赴纽约。通过90分钟长谈,安倍晋三在特朗普心中中下“中国威胁论”的种子(中国崛起“这不仅仅是东京的问题,也是华盛顿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日美双边关系。
(安倍与特朗普会晤)
会晤完特朗普,安倍晋三前往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峰会现场,安倍晋三和中国领导人坐在沙发上聊了10分钟,并表示,“明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后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希望全面改善日中关系。”
2013至2019年,安倍晋三治下的日本与中国关系确实进入回暖期。2020年新冠来袭,一衣带水的两国也曾“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2020年9月一经辞职,安倍晋三旋即参拜靖国神社,并向媒体道出自己在“特朗普遏华“中的关键作用。
历尽艰难,东京奥运会总算是开了,尽管并非安倍晋三所憧憬的那样。
岸信介的政治遗志,安倍晋三尚未完成,却从未放弃。
即使永远无法完成,也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