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艾滋病传播都是因为黑人?错!
【版权归本人所有,转载请私信】
原以为,多年来红丝带等公益组织和公众人物的宣传,以及教育,能让大家不再“谈艾色变”,但好像事与愿违。因缺乏对艾滋病的全面认识,一些关于艾滋传播的流言能轻易影响事实判断。
01“中国的艾滋问题都是黑人留学生带来的”?2017年新增外籍学生艾滋病例100例
我们来看一下官方数据是怎么说的。国家卫健委于11月23日(周五)上午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孟杰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一个数据——2017年外籍艾滋病感染者是2154例,其中外籍学生的感染是100例。
我国去年新增艾滋病例在8万人,100名外籍学生要造成8万例新增艾滋病例,有些困难吧。更何况外籍学生,也不单指非洲留学生。
至于一些网友所做的计算题,未免有些不合常理,艾滋病并不是生化武器。
100个黑人至少可以感染300个女人,300个女人可以感染300个男人,300个男人可以感染另300个女人。这些人绝不是唯一性伴侣。这样就有1000人了,不要低估黑人的播种能力。
这些外籍病例构成,也不是大众印象中的黑人,外籍病例以亚洲籍为主(81.7%,截止至2014年)。外籍病例主要分布在边境省份和沿海地区,其中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报告病例最多。
云南每年报告的外籍感染者超过1000例,2017年全国总计也就2154例,云南一省就占新增外籍病例的50%以上。云南外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0%以上为缅甸籍,其次为越南籍。
2017年报告的2154例(外籍人士)感染者中,我们分析了一下,大多数都是云南和广西边境地区的一些跨境婚姻中的外籍配偶或者是吸毒人员,2017年报告的100例学生占当年发现的外籍人的4.6%。
韩孟杰的介绍中,“云南和广西边境地区的一些跨境婚姻中的外籍配偶或者是吸毒人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由于云南省情特殊,毒品犯罪猖獗,吸毒者数量高也是云南艾滋病高发的原因。临近海洛因生产地金三角地区的云南红河部分县市,成为毒品危害和艾滋病传播较早的重灾区之一。随着毒瘾的加重,会从口吸演变成静脉注射。艾滋的传播途径之一是血液传播,静脉吸毒共用针具极易造成艾滋的传播。
从2004年开始,性传播超过注射毒品传播成为该地区外籍人员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性传播比例高到90%。云南省2014年新增病例中,外籍感染者多为20岁到49岁的青壮年,近60%是农民,船员和驾驶员占16.8%。
性传播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云南、广西边境地区的边民普遍存在跨国通婚的习俗,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吴尊友主任,介绍在随访管理这些涉外婚姻家庭时发现很多夫妻、孩子都是艾滋感染者,艾滋感染率较高。
之前就有公开报道,缅甸媳妇携带艾滋病病毒,然后传染其中国丈夫。这种情况,还会造成不少母婴传播病例。
除了跨国通婚,边境红灯区也是云南地区艾滋高发的原因之一。
中澳艾滋病亚洲区域项目云南项目经理朵林曾介绍称,“在河口口岸,越南籍小姐有500人以上,中国籍小姐有200人以上,越南籍小姐每人平均每周发生商业性行为40人次,10.5%的小姐上次发生性关系时未使用安全套。她们的平均年龄是20.95岁。调查显示,7.5%的越南小姐带有HIV病毒。这样算下去,将可能会有许多其他人群被感染。”
黑人留学生可不背“中国的艾滋问题都是黑人留学生带来的”这口大锅。
02“艾滋病人数暴增,取消艾滋病入境限制是主因”?并未暴增,前提错误,结论自然也不成立。
在2010年,我国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但最近一段时间,一种说法广为流传,认为中国取消了对患有艾滋病的外国人的入境限制,是导致近年来我国艾滋病例激增的原因,还有认为此举是“对十三亿中国人的生命不负责任”。
用数据说话,韩孟杰说:
2010年的时候,我们当时报告是660例(外籍病例),到了2011年是1146例,到了2012年是1262例,随后是1489例、1522例、1823例、1986例,到了2017年是2154例这样的一个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取消限制之后,外籍病例并未“激增”。
韩孟杰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大,入境人数还会增多,入境的外籍感染者也会增多。外籍感染者的防控问题是一个多部门的工作,应该多部门联防联控,进一步做好来华外国人的防控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外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主动的检测,如果已经感染,要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同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提供随访服务。
03比起相信“外国人带来了艾滋病”,不如来关心一下老年人艾滋感染
通过病例报告发现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感染的病例报告数增加很明显,8391例上升到2017年的19815例,上升的还是比较明显。
我们也对老年人的病例做了一些随访和流行病调查,了解到他们的感染原因。
一些老年人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全面,不知道艾滋病的威胁,也不知道艾滋病传播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另外有一些老年人了解,但他们觉得艾滋病潜伏期很长,8-10年,他就觉得无所谓,甚至有一些老年人觉得还有药可以维持。所以可能对于我们的干预接受度不是很高,这也是一种影响因素。
韩孟杰表示:
我想老年人的问题要多部门一起来共同推进,同时我想还是要利用基层的网络能够接触到老年人,还要结合老年人的文化建设以及老年人健康促进的活动,整体推进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当地的乡规民约来促进良好的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减少老年人的艾滋病传播的风险。
与其将艾滋传播的锅推到“黑人留学生”身上,不如多关心一下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