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拍了一部“儿童摇滚电影”!然鹅......

前几天,朋友问我知不知道“摇滚小子”,我说 Kid Rock 嘛,这个闻名世界的 Rap 摇滚金属男谁不知道呢。

500

朋友说,不是 Kid Rock,是 Rock Kid,国内才拍出来不久的一个儿童电影,《摇滚小子》。不知道好不好看,看起来和摇滚好像有关,你可以看一下。

500

(海报中少了一个重要乐队成员,你能猜到吗?答案将在文末公布。)

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一堆小孩子的事情,但 Kid 后面也没加个复数 s,光这一点我就觉得这应该是一部很消磨人类意志力的电影。

于是我又去豆瓣,发现这片子甚至连个评分都没有。

500

500

看过这个电影的人,都不约而同被惊悚到了,其恐怖程度不亚于《逐梦演艺圈》:

500

500

所谓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感受一下这部电影究竟有多挑战人类耐力极限,我决定找来看一下!

因为这有可能是国内史上披着“摇滚”外衣的最烂电影。

500

该提起精神来了。

首先请大家共同瞻仰《摇滚小子》的预告片,据说 98% 会乐器的人看完预告片之后再也不想看这部电影成片,100% 真正爱摇滚的人看这个会从头骂到尾。

这电影有着摇滚的噱头,但里面所谓的「摇滚」不幸都是唱的儿歌。其实我知道你们最关心的事,是电影里这帮孩子乐队的乐器演奏水平到底如何?是否假弹?

电影最后这帮孩子不是上迷笛舞台了吗?看看舞台上这位“不插电”键盘手就知道答案了。

500

这部被官方通稿誉为“解救十年儿童电影荒”的电影,内容说的是一个单亲妈妈忙于工作照顾不到自己长发披肩的儿子,转学到姥姥家附近学校。电影一开场就出现了硬伤,试问哪个中国小学能允许小男孩儿能这么留头发?

500

然后,长发儿子遇见了拎着一把尤克里里的爆炸头邻居,爆炸头在进行了一段假弹了之后,俩人发现彼此兴趣相投。可惜的是,剧情没有进行任何关联铺垫,爆炸头后来就弃掉了尤克里里,成了鼓手。

其实有没有铺垫都无所谓,反正都是假弹。

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假弹:

500

请问哪位大师,是教小朋友这样弹尤克里里的?

500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这个时候,长发吉他手对爆炸头的态度都是非常不友善,并且充满了攻击性的。这点很令人难受,因为这个片子里不管是儿童之间、还是大人之间、大人与小孩之间的态度,都是相互充满了攻击性。

吉他手对鼓手的态度真正转变,是鼓手带他去了一个地方……

请注意,假弹又要来了!

整部电影关于演奏的部分,基本上都是这么假弹合成的。至于这个地方的背景音乐,我想,S.R.V 九泉之下恐怕都得气活过来。

500

该拜师学手艺了。

其实这个屋子是有房主的,这个房主就是海报里那个拿着吉他,但在电影里又不弹吉他的男人。这几个娃觉得此公很酷,诚恳地拜他为师,这人死活不收,软磨硬泡之下,没想到这人来了句:

500

暂且不论这种颠三倒四的价值观。在这之前,几个娃其实满怀对音乐的喜爱,去了“九拍”教室,但因为没有交学费,所以教室里的乐器摸都不让摸就被恶毒言语给赶了出来。不仅是迷笛,我觉得这也是九拍被莫名其妙黑得最惨的一次。

俩人在九拍惨遭驱赶,所以才无奈之下找到此公学手艺。学艺目的也不是为了要干摇滚,就是想参加个比赛,拿个奖,让爹妈觉得自己是争气的。

500

这又是什么糟糕的价值观啊?

幸运的是,后来这人还是收了两个娃做徒弟,不是因为这个师傅看到了小朋友们的才华,仅仅是长发披肩娃找到爹通了个私人关系。

500

然后师傅就开始手把手教这两个娃手艺了吗?

非也。

编剧和导演是这么安排的:

师傅找来了当年一起玩乐队的兄弟,语重心长地对兄弟说:

500

扮演师傅兄弟的这位演员瞬间演技爆棚,回了师傅一个表情:

500

无FUCK说。


500

剧情该狗血了。

人物故事线乱七八糟,是一个烂片必备的素质。正当我准备看两个娃是如何刻苦学乐器,从“0”到“1”成长为可以登上迷笛舞台的小乐手时,剧情画风一变,居然开始讲师傅谈恋爱的事了!

500

(夹在二人中间那个用于摆设的道具,名叫吉他)

这个和主线没啥直接联系的剧情,占据了全剧 1/3 的部分。

教书是不行了,找个女老师育个人出来还是有可能的。

既然没啥联系,我们就直接跳过吧。

500

该找乐手组乐队了。

然后就是招募乐手组建乐队。

首先找到的是不插电键盘手,然后找到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同学。这个同学虽然终日在家假拉小提琴,但内心是想弹吉他的。不幸的是,遭到了他爹无情的“敦敦教诲”:

“国外正统的音乐,只认小提琴和钢琴,吉他、贝斯、架子鼓什么的,那都不是正统的音乐。”

500

???

你说的国外,具体是指哪个国外呢?《西游记》里面的车迟国吗?

为了符合电影名中“摇滚”二字,导演安排这个小提琴手拒绝了他爹,毅然加入了长发男的乐队,任职电吉他……和长发吉他手的功能一样,负责一起扫弦,一起假弹……

500

500

该攻击别人了。

于是在学了一点皮毛后,长发男居然和同学为了争夺队长 PK,输了砸琴,你敢吗?

500

说实话,这个 Battle 的部分,音色糊出了翔,我在三个小节后才听出来弹的是什么歌的间奏 Solo。无力吐槽,交给你们来吧:

这段 “Solo PK”宛如中国电影——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我想,家驹在九泉之下……

看到这儿,我觉得电影可以改名叫《糟蹋摇滚的小子》。

500

该说说贝斯手了。

影片已经进行到1个小时了,你们是不是发现少了什么?

对的,还没有贝斯手……

国内乐手们都知道,组乐队谁都好找,就是贝斯手不好找——特么很多人都TM不知道贝斯是个啥。

这个问题,在电影中也体现了,这是这部片子距离真实的“摇滚”最近的一次。1个半小的电影,直到最后20分钟,才找到根音贝斯手——还是开了个大型招聘会才找到……

500

(死人睁大眼,神奇的官方字幕翻译)

500

该上迷笛了。

按照电影剧情的发展,贝斯手找到了,可以上迷笛演出了。

一般来说,现场画面一般都是这样的:

500

但这个电影是这样的,这是现场台上:

500

这是台下:

500

台上和台下,画面始终是分离的。这让我想起了几天前那个骗巡演的贝斯手……

500

当然,这也不妨碍。因为这儿已经是影片结尾了,能撑到这个地方的人类观众毕竟是少数。

最后,一架南方航空的飞机飞过,电影结束。

500


500

为什么是南航的飞机呢?因为这个电影是南航出品的:

500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部电影其实比较像广告片……摇滚?你想多了。

理论上说,不管是创作者还是演员,只要对音乐有个大致了解,只要稍微有一点不俗的品鉴能力,想把一部音乐片拍成烂片的难度真的很大。

但这部电影集全体上下之力,轻而易举地就把一部音乐片拍成了烂片——除非这不是音乐片——然而它倔强地打着“摇滚乐”的旗号。

1994 年红磡夜带给了不少人商业提示,从那时候开始,很多别有用心的投机分子都来投身摇滚乐,打着摇滚的幌子不干摇滚乐的事,早已看穿这一切的窦唯在十多年前就说过:摇滚误国。

但不得不说,片方拍的这个电影是歇菜了,但搞噱头的功夫还是了得,不管是开拍前:

500

还是上映那天:

500

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500

对不起,打扰了。。。。

这部电影单日票房仅仅只收获了 1000 元……并且在上映九天后,总票房只有 39 万,很多影院也因为票房不理想给强制下映了。按照票房分账规则,电影制作方能拿到的钱差多不在 15 万左右,想想还是可以,毕竟伙食费应该是够了。

《摇滚小子》制作极其粗糙,电影中所谓的摇滚就是小孩子穿皮衣,留长发,染发色,穿柳钉皮衣弹电吉他, 有几个家长愿意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这样的电影主角形象?而且,一众人唱的还是儿歌!和官方通稿吹嘘的“票房口碑稳健”对比,这就很尴尬了,兴许是说的“票房口碑扑街稳健”吧。

总之,这个电影,摇滚基本没有,剧情毫无关联逻辑又拍的很假,每个人都像自带混响效果在说话,更为关键的是老是拍大特写。当然可能也跟成本有关系,毕竟所有的戏份基本都在棚子里拍的……

但总的来说还是片方所有人!太不良心了!!以为靠摇滚就能忽悠观众买单!!

最搞笑的是,就连这种收了钱的软文影评都表示实在看不下去了:

500

但电影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你现在失眠的话……

500

最后说一下电影中出现的音乐。

首先,片头曲音乐是台湾后摇乐队晨曦光廊的著名曲子《用生命写故事》,

然后,就是南方布鲁斯神仙 Stevie Ray Vaughan 的逆天飞指 《Scuttle Buttin'》,

然后,是经典的 Beyond 《喜欢你》。

但在这个电影最后的字幕中,关于音乐部分,就只出现了这么一幕:

500

呵呵。

只字不提其他音乐的来历啊!

还摇滚呢,连对音乐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但要说一下音乐总监王宝。

王宝是 20 多年前正午阳光乐队的主唱。1999 年王宝在乐队写了一首歌,叫《我开始摇滚了》,但没火,后来被雪村翻了一下才火。歌词是这样的:

我没钱没地位,因为我爸他没职位

我爸不可能受贿呀,而我也不惭愧

我从小很刻苦,可学的东西没用处

我学了十年算算数儿,它最后让我喂猪

你给我指了条路,叫我替你抗包袱

说活着就得装糊涂,要不然就开除

我不想装糊涂,想找个地方吐

我浑身都是嘴,却挨了你一腿

我开始摇滚啦,我先留头发再剃个秃子

我开始摇滚啦,你借我俩钱儿我买把吉他

我开始摇滚啦,我喝点儿小酒儿我找点儿想法

我开始摇滚啦,我摇不摇滚我要你滚...

要你滚……

呸!

这歌是首好歌,这首20年前的歌被直接用作了这部儿童电影的片尾曲。当然,这部被世界上最强神龙开过光的电影,歌词必须得改,而且改得相当没营养又违和,至于改成了什么样,闲着没事的不妨去听听看。

500

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摇滚类儿童电影?

有。

500

摇滚不是皮衣长发染发色,也不是在身上挂把电吉他摆 Pose 唱儿歌;摇滚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世界的真性情态度,一种文化底蕴,一种平和的生命。摇滚告诉我们的是,要懂得反抗,懂得说“NO”,懂得和自己的命运抗衡竞争。

摇滚的使命不是让官方给你评个一等奖拿奖金,而是让更多人通过音乐认同你,就像《摇滚校园》这个美帝的老电影。同样是低成本,同样多数是在棚子里拍摄,但是《摇滚校园》电影本身传达的意义就在于:一个不懂摇滚的人,看完不一定就喜欢上了摇滚,但起码不会再对摇滚嗤之以鼻,并且作出无聊卑贱的想法观点。

但至少,喜欢音乐的小孩不会变坏。

我们都是好孩子,因为我们都发自内心的爱着音乐,爱着摇滚乐。

所以,你猜到了吗?开篇那张《摇滚小子》的官方海报里,

没有贝斯手。

连贝斯手都没有,何谈对音乐的尊敬?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