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败在哪?共产党胜在哪?
国民党败在哪?共产党胜在哪?
黄诣晓中山大学 公共管理硕士曾国藩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去世后不久,他有两个利害的粉丝,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结果一个创立了新中国,一个败逃台湾。

早年的毛泽东十分钦佩曾国藩,“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独服”二字,可见其心中分量。后来,毛泽东称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使用的虽然是阶级分析法,但对曾国藩的“厉害”,仍不吝佩服。

蒋介石对曾国藩也极为推崇,他一生都在效仿曾国藩为人处事。蒋介石深知曾国藩识人、用人之厉害,他时时都在效仿曾国藩识人,用人。曾国藩爱写日记,爱反省,爱自我批评;蒋介石也爱写日记,爱反省,有自我批评。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有了悠闲的时光,这个阶段的反省尤为深刻。

他抽丝剥茧,理清头绪,决心揭开他及万千追随者心里的不解之谜:
为何强大的国民党竟然败给了艰难生存下来的共产党?《蒋介石日记》中经常有“本周、本月、本年反省录”的定期总结。败退台湾之后,蒋介石就强迫自己彻底检讨失败原因,以便反省与实施改革。于是在1949年3月底的“上月反省录”中,写出了《反省十三条》,在这里摘录一些下来作分析。
壹蒋介石的反省,首先从军事入手,他在日记写道““导致我们今天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军事的崩溃。”蒋介石采取由表及里的逻辑对军事失败进行了诊断,先从表象下手分析:军纪败坏!“就过去一年失败的情形看来,以军队纪纲的败坏最为严重”!“军纪败坏的表现,就是一般军长、师长,不经过请假的手续,可以随便离开自己的职守,自由行动。即此一点,就足以知道我们军队的纪律扫地。”这分明就是擅离职守嘛!上梁不正下梁歪,一般的士官的纪律和战力就可想而知了!“过去北洋军阀被打败,是他们本身的腐朽所致。但是所有北洋军阀的毛病,我们的军队都已习染,不论在精神上、在行动上,都渐次趋于腐化堕落。”

“每一次撤退,高级将领总是先部下而退,置部下的生死存亡于不顾”这简直是临阵脱逃嘛!怎能没有受到惩戒呢?“在还没有和敌人接触的时候,他心中早就有了一个腹案,就是怎样脱离战场,从哪一条路逃到哪一个偏僻安全的地点,苟全性命。”这简直就是未开战而两脚先抹油,准备着开溜,这仗还能打吗?

“我们一般军官和美国人相处,受了美国人的教育,对于美国军人的长处一点没学到,却专门模仿美国人的生活及缺点,诸如滥肆吸烟、酗酒、打牌、嫖妓。殊不知这只是美国军人生活的一面,而对于工作业务之活泼认真,乃是对国效忠精义之所在。真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把“酗酒、打牌、嫖妓”,理解为严肃中的活泼,也真让人醉了!“那军纪又为什么败坏呢?因为制度不彰,组织不严”。“我们军队里面,功过不分,是非不明,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军队里面没有监察制度。”

“没有监察制度”,中统和军统是干什么活的?赏罚不明,怎能服众?谁愿拼命?
“军队腐败、政治贪污只是失败时候的各种现象,而不是促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军队为什么会腐败,政治上为什么有人会贪污,据我研究的结果,我们所以失败,第一在于制度没有建立,第二在于组织之不健全。”

源于美国西点军校那厚达足米的各类管理制度,难道只是摆设?“自从党代表制取消,政治部改成部队长的幕僚机关以后,军队的监察即无从实施,同时因为政工人事的不健全,故政训工作亦完全失败。”

现在知道毛泽东“把党组织建在连队上”、“党指挥枪”的利害了吧?贰分析了表象之后,蒋介石继续分析军事失败的深层原因:丢掉信仰!“军队里面不仅精神丧失,而且纪律荡然。整个部队失其重心,军队怎能不失败,不崩溃呢”?“自从抗战末期到现在,我们国民革命军内部所表现的贪污、腐败的内容和实情,真是光怪陆离,简直令人不能想象。在整个军队,都表现一股虚骄之气,这种军队我早就知道非失败不可。”
既然早就知道非败不可,为何不早早就纠正之,还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入手?“到了作战时,许多高级指挥官每到作战的时候,不是在陆上准备了车辆,就是在水上准备了船舶,一到紧要关头,就不管他的部下生死,而先自上车或者登船逃命。这样没有人格的官长,可以说是寡廉鲜耻,怎能再取得部下的信仰呢?而且一般高级将领,在生活上骄奢淫逸,尽情享受,何尝还有一点同甘苦、共患难的意思?”这样没有人格的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高级将领的?“高级将领的八大缺陷:1、本位主义;2、包办主义;3、消极被动,推诿责任;4、大而无当,粗制滥造;5、含糊笼统,不求正确;6、因循守旧,得过且过;7、迟疑犹豫,徘徊却顾;8、主观自大,故步自封。”

这些高级将领很多都是从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他们很多都是热血青年,其参军的初衷,并非都是为了当大官、赚大钱,而是一心想报效祖国、振兴民族,为何后来就都有了这八大缺陷了呢?
“军队就成了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六无’之军,军人们也就成了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的‘六无’军人”。“六无”之军队,“六无”之军人,像极了晚清的绿营军队、八旗子弟兵!立志学曾国藩的蒋介石,在基础比曾强百倍的状况下,为何就锻造不出一支“湘军”来呢?叁在这里,我们借助两个案例来对比国共两党治党、治军的区别:国民党的张钟麟和共产党的黄克功,官位相近,所犯杀人罪的情节相近,其审判和判决以及其结局却截然不同。俩人初审过程不同:

张钟麟杀妻后,案件通过宋美龄,再转蒋介石,蒋暗示张钟麟自动到南京投案。到南京后,张上书蒋介石,要求当面说清杀妻缘由。

黄克功杀女友后,延安保卫处发现线索,找他谈话,黄克功承认犯罪。罗瑞卿立即上报,高等军事法院以故意杀人嫌疑罪将黄克功收监,准备公审。黄克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承认罪行,请毛泽东最后定夺。俩人的申诉不同:张钟麟极力诉说自己的战功,向蒋介石表达忠诚之心,软化蒋的立场。最终他也确实成为誓死效忠蒋的人。黄克功向毛泽东写信说:克功自知罪孽深重,难逃法律之严惩,恳请您使用特赦之权,派我上阵杀敌,谢罪于民。如果可能,给我一挺机关枪,由执法队督阵,我要死在同敌人的拼杀中。
蒋毛的态度不同:蒋介石看来,一个小女子,默默无闻,怎么可与党国之栋梁相比?况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哪头重哪头轻,蒋某岂能不知?于是,蒋介石暗下命令干预,以情枉法,授意为爱将张钟麟开脱。毛泽东给审判长雷经天的亲笔信:如赦免他,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要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不同的判决结果:张钟麟,杀妻后扬长而去,返回部队。胡宗南以惜才的名义将他送南京处理。如此杀人重罪,未经审理,被判10年,坐牢仅1年,实际是住在模范监狱招待所,期间还能为南京各店铺题写招牌。后允许改名张灵甫,以戴罪立功的理由,很快就结束监狱生活,返回部队。

黄克功被依法收监,有很多老同事、老战友,甚至包括贺子珍,为他惋惜、替他求情。大家认为,黄克功勇猛异常,且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将功赎罪,判他死刑,不如让他在战场上杀日本鬼子。

执行死刑之前,一骑快马疾驰而来,望眼欲穿的求情人如释重负,以为特赦令到了。但来者交给雷经天一封毛泽东的亲笔信,且让雷经天当众念出来:黄克功过去的斗争历史是光荣的,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为之惋惜。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最后时刻,黄克功高呼口号: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黄克功伏法,死得心服口服,最终也是算英雄好汉!肆张灵甫杀妻与黄克功杀女友,两宗命案,两种结局,毛泽东毙黄克功,蒋介石赦张灵甫。国共两党,泾渭分明,高下立判。这其中的不同,就决定了胜利和失败的命运。两件案件也折射出两位领导人的巨大差别:蒋介石选择御人之术,使用小手段收买一个死忠粉,却让军纪、法律成为空文。毛泽东行的是人间正道,虽然痛失爱将,却让军纪严明、号令如山、道义无价。前些年,黄克功案件搬上电影银幕,成为依法从严治党、依法从严治军的历史借镜。蒋介石的反省中,就有一条:“共产党有纪律,国民党没有纪律”!

“结果就是我们的几百万军队,没有同共军作过一番较量,就被解决了,无数优良的装备送给了共产党,用来消灭我们自己。”怪不得毛主席调侃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但分明打过,怎能说没有经过一番较量呢?伍蒋介石在日记里继续深挖败根:“可以说,军事失败的根子,还是对“三民主义”信念动摇,丢掉了信仰”。“今天我们军队的失败,就是没有奉行三民主义之故。换言之,就是我们军队已经失去战胜的基本条件,我们的军队已经成了没有灵魂的军队!”

“你们平时口头讲信仰三民主义,但是你们在行动上,究竟是不是实行三民主义呢?对于三民主义是不是只有形式的信仰,把三民主义当作了一个口头禅而已?”“没了信仰,自然万事皆败!” “在军民关系方面,我们军队每进到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中较好的房屋,就一定被我们军队占领。借了人民的东西不归还,损坏了人民的器具不赔偿。这样,当然使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帮助我们。”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尽皆丢弃,只崇拜钱和权,国民党被人民戏称“刮民党”,没了信仰,当然万事皆败!陆反观中国共产党,蒋介石的对手,不仅完全没有国民党这些毛病,反过来还有国民党无法具备的很多优点。

比如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共产党所有的官兵,均深入骨髓的理解和遵从!很多年轻人,就因为发现共产党的军队绝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而主动参加到这支革命的队伍里来。老百姓虽然对无产阶级难以深刻认知,但对共产党一心为公有着切身的体会,所以心甘情愿地纷纷拿出自己的所有来支持这支队伍。毛泽东“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下一句为“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估计有不少人对毛主席竖起大拇指赞叹:“观其收拾蒋一役,完满无缺!”所谓的完满无缺,乃指让被打败的对手也心服口服!这一点,蒋介石应该是衷心钦佩的,他在日记里写道:“一、组织严密,二、纪律严厉,三、精神紧张,四、手段彻底,五、军政公开、六、办事方法、调查、立案、报告、审查、批准、执行、工作检讨;七、组织内容:干部领导,由下而上,纵横联系,互相节制,纠察彻底,审判迅速,执行纪律”。

最后,蒋介石还对第八条“干部不准有私产”一条,做了特别的标注,以示与国民党干部的大大不同!“干部不准有私产”,这是无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在蒋风光之时,完全不把“无产阶级”放在眼里。就好似在激烈的、尔虞我诈的商业狂欢中,大家突然看到一个极力提倡诚信和无私奉献的人一样的怪异和不屑!柒蒋介石还在日记里,把责任推向与美苏的外交因素:

“美马(马歇尔)之冷酷残忍 ,甚于俄史(斯大林)之阴狠毒辣。一面扶助反蒋之桂系,一面挑拨我将领,而又以援助自由民主派养成第三势力相号召,务使一般智识阶级与投机分子反共拥蒋者而皆变为反共反蒋。既生俄史,复生美马,害人类者俄史,乱世界者美马。”

美国为国民党军队配齐了海陆空全套美式装备,这应是事实吧。“全套美式装备”被“小米加步枪”打败,这也推责给美帝,似乎说不过去。

蒋介石在日记里还把失败的原因推给过早地实施了“宪政”。“未及民主程度而硬行民主,自讨苦痛”“所谓民主与宪政,其害国之大,竟如此也,诚悔莫及矣。使政府不能有整个行政计划,此皆美国民主之累也。”“旧的制度刚废,新的制度未立,青黄不接,一切陷于崩溃脱节的现象。党员既没有组织,党务又没有指挥力。以致整个社会,乱作一团。这是很痛心的一件事!”

国民党败退台湾,先是丢了政权,后连党产都输光光了。就是没有从共产党从严治党身上学到点东西。蒋介石在日记里,还总结了经济、教育、文化上的失败教训。 “经济上,经历了艰苦的抗战,中国‘农村凋敝’,‘而工业尚未恢复战前的繁荣’,‘国民就业的机会不能增殖’,基础不牢,战争自然不灵”。国民党统治期间何时关注过农村呢?何曾考虑过如何改变“农村凋敝”的状况呢?所有军阀都争着占领城市为据点,完全放弃农村,完全放弃农民,这才是大错特错的原罪啊。

现在才知道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之处了吧!在文化和教育方面,蒋介石也做了分析。“政治、军事、经济等项的失败,其影响无非一面和一时,只有教育的失败,则将影响整个民族,而且绝非短时期所能补救的。”“我们政治思想失控,这是因为缺乏健全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忽视了国家观念、民族思想和道德教育”。捌难得的是,蒋介石还在日记里进行了自我批评。能力上:“德薄能鲜,领导无方”;性格上:“轻浮躁急,凡大小政策,无不自信自决,以致无人进言,不能集思广益,‘对人不校’、‘用人无方’,对总理、对主义、对国家以至对我们的民族、历史,都是一个最大的罪人”。

蒋介石与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中,经过近距离“仔细观察”后,对毛泽东发出如此评价:“吾料其不能成事,终难逃余之一握也!”其时,蒋对自己的能力是多么的自信啊!而经历失败之后,蒋介石把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总结到这个程度,自我批评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深刻。态度虽然不错,但这足够还原事实了吗?足够说明问题了吗?蒋介石的自我剖析到位、到点了吗?蒋介石通过反省,对国民党进行了改革,对台湾进行了统治。但在2007年,台湾地区媒体TVBS做了一个对“历任总统”的评价调查,蒋经国得到的评价最高,而蒋介石的得分甚至低于精日份子李登辉。可见,即使是在其影响力最大的地方,蒋介石的形象也不怎么样啊!那么,究竟还有什么核心问题没有被挖掘出来呢?玖让我们再看一个事例:

陈赓,黄埔军校第一期生,黄埔三杰之一,曾是蒋介石的侍卫官,在第二次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中还救过蒋介石一命,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和器重!然陈赓始终对蒋心存芥蒂,一直不愿为其所用。有一种说法是源于陈赓看到蒋介石在指挥作战的间隙,总是打开收音机,收听上海的股市信息。陈赓瞧不起蒋介石,觉得他不是个真正的革命者,因而弃之而去。1933年3月,陈赓被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蒋介石亲自来见他说:“陈赓,你瘦了。”陈赓回道:“瘦吾貌而肥天下。校长也瘦了。”蒋大发感慨:“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却说:“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陈赓以此明志,蒋哑然失神。

其实,我们知道,陈赓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不仅是单单“弃蒋”,而实质上是弃没有信仰的国民党而去,投有崇高信仰的共产党而来!陈赓是弃暗投明啊!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拾从蒋介石日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学习曾国藩,只学到其体、其表,未学到其神、其里!曾国藩的军队,刚开始的时候,其优势也不在军事,而在于思想和文化教育。

他创办的湘军,“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选士人领山农”,军官用读书人,兵员主要收纯朴农民。湘军的将领,大半是知识分子,因为曾国藩认为,精神的力量,远大于身体的力量。这或许也来自对手的启示。曾国藩的对手太平军,就是一支有信仰的队伍,战士可以“视死如归,赤身扑敌”。这种精神力量,显然来自对宗教的虔信。要对付这样一支军队,湘军也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

曾国藩每逢三日、八日,就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严明军纪,不得扰民。除了宣讲之外,他还亲自编写《爱民歌》,采用民间歌谣方式,进行爱民教育,这是曾国藩的一大发明。湘军的老湘营从最早的罗泽南、王錱到后来刘松山、刘锦棠都十分重视对士卒的思想教育工作,军队从上到下,对敌人洒血拼命,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也就是后来左宗棠接手老湘营这支铁军之后,能够屡建奇功的原因!聚集在曾国藩身边的诸如胡林翼、罗泽南、彭玉麟等皆是不贪钱、不居官、不要命之辈。
围绕在毛泽东周围的诸如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也是存大节、顾大局、讲大义之人。而围绕蒋介石身边,任用的很多都是自己人,军队以浙人为主,全国经济命脉又控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手中。

蒋介石在日记里,把恶性通货膨胀、全国经济崩溃这口大黑锅,直接扣到了宋子文头上。“特别是民国 36 年间,行政院宋院长擅自动用了中央银行改革币制的基金,打破了政府改革币制的基本政策,于是经济就在通货恶性膨胀的情势之下,游资走向投机垄断,正当的企业不能生存,中产阶级流于没落;社会心理日趋浮动之中,经济崩溃的狂澜,就无法挽救。”蒋宋孔陈不就是一家人吗?在最高领袖的眼皮底下,行政院长居然能够私自动用稳定国家金融体系的基金?拾壹蒋介石反思了这么多,似乎都点到了要害,好像又不得要领,哪究竟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呢?我们找一个旁观者来清一下吧:曾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的美国将军阿尔伯特·魏德迈说:

“委员长(蒋介石)不能算是一个独裁者,事实上仅仅是一帮乌合之众的首领而已。他常常难以保证推行自己的命令。他最后失败的原因是未做应做之事,而不是做了不应做之事。”
换句话说,蒋介石治下的国民党军队,实质上是一个大军阀纠集着一群各怀鬼胎的中小军阀。那究竟蒋介石没有做什么应做之事呢?换个角度来看,蒋介石没有做应该做的事,共产党却扎扎实实地做了。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信仰的政党,共产主义信仰具体的表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这个作为宗旨来指导全党全军的行动!人民自然拥护啦!失去人心,这才是拥有天时、地利的国民党失败且不断式微的根本原因!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这才是共产党成功且不断稳固壮大的根本原因!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