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判断仅仅是看考试分数,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进步如何

【本文来自《小学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多高分孩子到了初中就会掉队是真的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儿童的发肓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但各人发展在不同学段快慢不同。现在的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课程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要求不同。

    这就造成一种现象:一些小学段学业优秀者在初中段学业平庸,而一些小学段学业平平者在初中某个时段爆发成了学业优秀者。类似的现象,在初中进入高中段学习时又会重演一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判断仅仅是只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进步如何。学习能力这个东西比较抽象,很难有具体标准,有经验的教师会对学生个体多方面的表现给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上述几个学段中,客观的事实是:初中时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比较吃力学业成绩下滑是最常见的。另外,高考“状元”进入名牌大学后伦为平庸学子的也不少。

    具体到个人,对其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评估很复杂且琐碎,就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不要迷信分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