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与卫悲回共事,他写的《夜色》比大刘的《全频段干扰》更悲壮吗?
【本文来自《问个暴露年龄的问题,有谁还记得一部小说叫《从春秋走向战国》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黄金史姆莱
或者说在那个年代刘慈欣的《全频段干扰(中国版)》更能反应出当年与强敌差距巨大所导致的悲观而近乎绝望的思潮
~~~~~~~~~~~
还记得《夜色》吗,那个更悲壮,上海和周边都被外军占领,pla游击队不得不忍受敌方高科技打击···
非常高兴还有看过《夜色》老军文读者,既然同时提起《全频段干扰(中国版)》和《夜色》,以及作者刘慈欣和卫悲回(黄勃),那么我身兼80后资深科幻迷、以及曾经与卫悲回(黄勃)论过他的作品的老军迷(我与作者曾经在军工企业共事),做一下对比和讨论。
您从感性角度觉得《夜色》更悲壮,我很同意,个人认为是因为作品体裁、文笔、视角的关系,《全频段干扰(中国版)》是科幻,偏向宏大叙事;《夜色》算是军事文学,而且还是第一人称、偏向平民视角,从头至尾都是紧张且绝望的战斗,各种战争细节显得非常悲壮。
那么为何我仍认为“那个年代刘慈欣的《全频段干扰(中国版)》更能反应出当年与强敌差距巨大所导致的悲观而近乎绝望的思潮”?从军事角度的合理性。
两本书的时代背景,都是中国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军事和科技上的近乎绝望的代差,比如在96台海危机时美国一艘航母上的三代机超过了我方三代机的总和(美方航母至少2-3个联队的三代机,48-72架,我们只有一个团24架苏27形成战斗力),在电子战/制电磁权领域差距更大(我06年下军区一级单位时看到的电子战装备都很陈旧,大规模换装是08甚至10年以后的事),所以两本书都描写了新八国联军打到中国本土的情节。
问题在于面对这种情况的推演,给出的解决办法。个人认为两个作者在军事专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作品走向即相似又不同:刘电工写的是科幻,所以直接天降正义了;黄渤好歹在作品结尾给出了在当时我方条件下好歹有些合理性的解释。
所以说一个是非常悲观,认为没得打,用科幻给出结局,另一个尽管在下面推演过程中是另外的策略,但是从读者以及作品出版方面考虑,给出一个至少是有的打而且还有一定合理性的结局。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当时刘电工更悲观。
PS:《夜色》的结尾在军迷读者中有些争议,只能说基于类似兵棋推演过程填充细节并扩展为小说这种模式,结尾真照实写就过于灰暗了、绝对会被毙掉,所以结尾从军事角度有些“别扭”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