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那次,我被一条鱼给口爆了”
作者| 孙耀东
来源| 历史教师王汉周
原创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30203908/answer/116810918
01
本人36岁,从14岁第一次出国,环游过127个国家,关于去过哪些国家之前有讲过,这里不废话,这次就补充一下都吃过哪些奇葩美食。
先说两个小故事:
09年,在日本水户,住的host family的妈妈英语很不好,我也不会日语,但她真是特别照顾我,想能给我尽量把日本的特色都给吃到,每天换着各种花样做早餐晚餐,这是背景。
有天早上,我刚起床她就拿了一个小碟子里面有三四个黄澄澄的炸小丸子,珍而重之地给我,感觉很明显是个名贵食物。
我问她是啥,她说fish, fish,肯定后面还有个什么词她不会说,但我想鱼反正就那点儿东西,最多不过是个鱼眼睛呗,于是就拿起来吃了。
然后给我腥得啊,汁液爆了满嘴,那味道实在是欣赏不来。
但是人家一番好意,还满脸期待地等着我的反应,我当然得连连表示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然后妈妈很高兴地去翻字典了,之后拿回来一边说fish一边指着一个词,我定睛一看,sperm(精液)...
那天刷了好几次牙那味道还是挥之不去,感觉被一条鱼给口爆了...
还有一次,在韩国首尔,我当地的师兄招待我去一家据说特别好的海鲜馆子。
进门儿很明显跟大厨是熟人,很热情地打了招呼,没点菜呢就还给服务生先递上了两万韩元的小费。
告诉我说这种馆子这样服务生才会把最好的部位留给我们。
然后服务生又是珍而重之地给我们端上来了两碗墨绿色的粘稠得像是痰一样的东西...
然后师兄告诉我是鲍鱼内脏...
还说很难得的,很补的,对男人很好的...
那是我这辈子喝过的最腥的东西,而且根本咬不断(是的我说的就是那个梗),于是只能整碗喝下。
然后我那天就醉得断片儿了,本来并不想喝大酒的,但要靠不停喝各种烈酒才能把那腥味儿盖过去。
然后第二天宿醉头疼,腥味儿还在。
我现在打字打得都直恶心...
好了,正文开始:
02
先说撒哈拉以南非洲
埃塞俄比亚的主食叫做英吉拉,苔麸发酵而成的酸味薄饼,样子和手感都像抹布,卷着各种糊状的菜吃进嘴里颇有种擦完桌子把抹布吃了的错觉:
埃塞的国菜是生牛肉,直接从肉铺里挂着的半扇儿牛上面给你连肥带瘦割下来两斤,然后沾着辣椒粉用英吉拉卷着吃:
到了农村,主食变成了类似芭蕉树的根部(名字叫ensete),磨碎,埋在地里发酵,之后烤的饼子:
ensete在酒店里的高级版本是这样的:
而当地由于从自然界里面获取不到甜味,我们带去的糖就是硬通货,一块糖都是大人小孩儿轮着含在嘴里分享:
在奥姆谷地的hamer部落蹭了一顿原始晚餐,语言不通,这个糊状物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
烤好的羊肉,半生不熟,带毛带血的割上一块,味道倒是鲜得很,但确实不敢多吃:
于是买了只羊回到自己帐篷,把皮剥了再烤实在好吃太多了:
邻国肯尼亚的烧烤可就丰盛多了,比如鸵鸟,比如鳄鱼,比如山羊和骆驼:
津巴布韦,烧烤包括了莸猪、野猪、瞪羚、长角大羚羊、鳄鱼等等:
Mopani蠕虫大概就只有津巴布韦人吃了,当地名菜:
还是津巴布韦,西瓜和奶酪浇上油醋的沙拉,里面还有虫卵。。:
南非干脆把鸵鸟和几种羚羊都做成肉干,机场就有售:
东南部非洲会吃的猴面包树果实:
尼日利亚的烧烤叫做suya,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珍珠鸡,下图是拉各斯的网红店:
当地主食是几种不同的木薯,价格味道都差别很大:
芭蕉干是零食:
卢旺达的树番茄汁和名菜Agatogo:
03
下面来到南美
亚马逊丛林里市场的画风是这样的:
住在丛林里,午饭杀了只鸡烤了吃,下午划着独木舟,用剩下的鸡皮当鱼饵钓食人鱼,然后食人鱼油煎了就是晚餐:
到了安第斯山脚下,菜单变成了这样:
烤金葵花鼠,大耗子出人意料的好吃,嫩似乳鸽:
而秘鲁人当地语连小饭馆都是中文“吃饭”音译的"chifa",撸串也是他们的一大爱好,只不过咱们是羊肉串,他们是羊驼(草泥马)串:
古柯叶在当地是合法的,印加人靠它缓解高原反应:
酒店的走廊里每隔两三米就有一碗古柯叶,免费拿来嚼或者泡茶:
加拉帕戈斯群岛,龙虾大到像是假的一样,我手里这只才五十美元:
而远为有趣地则是鱼市里野生海豹、海狮、鹧鸪和军舰鸟们的斗智斗勇:
古巴的国民冰淇淋Coppelia上撒了奇怪的咸味粉末:
哥伦比亚的粽子叫Tamales,除了用的是当地的黄米,倒是和香港的糯米鸡各种神似:
而波哥大最奇葩的零食,应该是油炸大屁股蚁
(原名就叫这个,每个蚂蚁屁股大如一个指节):
墨西哥城里最有名的taco店,和在中国美国做法可完全不一样:
用狼蛛毒液特调的鸡尾酒Luciferina现在不花点儿心思是喝不到了,一口下去半张脸都麻了:
挪威北部,超市里买上一块鲸排,再炒上几个菜卷饼吃:
而冰岛居然把海鹦(puffin, 之前打错成了海鹂)这么萌的鸟儿做成了当地名菜:
(海鹦照片来自网络)
04
扭头儿到了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那里
腌鲸鱼皮就成了饭前的零嘴儿,皮肤的厚度就跟我一个指节一样,下面的白色则是脂肪:
在撒哈拉沙漠的绿洲里,向导眼尖从湖边捡上来一条硕大的死鱼,并坚持吃了不会有问题,那没问题就吃呗:
而这条鱼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 野生隆美尔被吸引来了!:
约旦的月亮谷,钻木取火煮上一壶甜茶,再在土里烤个馕:
摩洛哥,椰枣是中东北非穆斯林最爱的甜品:
突尼斯的仙人掌果实就不是太容易接受了,尤其是会扎一手细刺,至少疼上三五个小时:
不过比起烤血橙这种黑暗料理:
阿尔及利亚的箭鱼,可惜箭被剁掉了看不出来:
hummus,鹰嘴豆泥,在中东每天三餐都避不开的食品:
罗马尼亚的复活节大餐,大葱大蒜大萝卜直接上一盘子也就算了,把鸡蛋染得这么红是让人吃了变奥特曼么:
俄罗斯的土豆馅饺子在我看来算是日常黑暗料理之最了:
但是白俄罗斯还有蓝莓馅的饺子:
加里宁格勒的原产地科尼斯堡肉丸:
05
波兰的tartar,虽然现在国内已经流行起来改良版,但这原版一拌起来,完全就是生饺子馅儿(但是真是神好吃!):
芬兰还有生麋鹿肉tartar(当然也有烤熟的):
拉脱维亚,牛睾丸:
爱沙尼亚,熊肉、野猪肉、用熊肉野猪肉鹿肉一起做的猎场香肠,还有玫瑰布丁:
猪耳朵好像除了中国我只在波罗的海见过有人吃,炸得十分适合下酒:
格鲁吉亚面包,加了生鸡蛋:
立陶宛didzkukulia,肉馅蒸土豆:
葡萄牙的无花果包火腿,这帖子里最好吃的食物,力荐:
06
回到亚洲,日本的生鸡蛋拌饭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还有加了纳豆的升级版):
新加坡鳄鱼:
越南的五毒酒:
棕榈果果汁,还分雄果雌果,味道不同:
北朝鲜的每顿饭吃得都让人心情复杂:
孟加拉的饭后“点心”是炒的貌似花椒的豆子:
拉萨,色拉寺的大阁西亲手给我们包了牦牛馅儿包子:
07
转回大西洋,波多黎各的主食是炸香蕉,潮乎乎的大热天吃起来实在是腻得可以:
苏里南的虾糊,对中国人来说味道实在有点儿太寡淡了:
亚速尔群岛的cuzido是用火山的地热埋在地下六小时做成的乱炖(咸牛肉、血肠、鸡肉、羊肉和蔬菜),卖相不佳,但非常非常好吃:
斐济的地下烧烤也是异曲同工:
胡椒树根磨成的“泥浆可乐”卡瓦汁是当地的酒精替代物:
注:
文章开头讲的更正一下,确实不是我师兄故意坑我,当时他自己也喝了一碗想了一下,除了上面放了图的以外,还吃过的勉强可用奇葩形容的食物有:
蝙蝠(印尼)、蜘蛛(柬埔寨)、羊眼睛(河南)、羊舌(俄罗斯)、豆虫(山东)、蚂蚁(台湾)、蝎子/禾虫/柚子皮/眼镜蛇(广东)、袋鼠(澳大利亚)、长蛆的奶酪(意大利)、臭鲱鱼(瑞典,丹麦)、马肉刺身/河豚/纳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