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这波"蒋方舟"的事件,搭配《邪不胜正》谈一谈“扣帽子”这件事。

基本的可能情况,笔者认为大部分人都能看得出来。

看不出来的请复习《邪不胜正》的这段内容。

“朱潜龙是不是汉奸,我TM用你TM告诉我吗?”

对于,印吹、精日、美分,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看得出来的。而看不出来的那些,作为“朝阳区群众”,我们能做的也就是默默记下证据,将来国安万一需要,也可以提供给大佬。

公开出来,无非就是把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这些,拿出来分散火力——但凡玩过棋牌或者电子游戏都知道怎么回事。

那么我们在这部戏里面多讨论一句,朱潜龙汉奸身份,能“洗白”么。

又是一段精彩的内容:

“你把名字告诉我”

“根本一郎”

“你杀他干什么呀”

所谓的帽子,即身份标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最多只能成为你某段经历的标签。你小时候是“好学生”,谁能保证你以后也是?在国内的时候“爱国”,出了国立马“卖国”的两面人,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反复横跳是会显得掉份,而且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反复横跳的,譬如吕布,刘牢之,都没有好下场——因为在立场相反的两方势力眼里,这个人都不可信。但总比被扣上“汉奸”的帽子强吧。

朱潜龙到戏末,仍旧有活的机会,结果三言两语,不但不打自招,还把其自身“骗自己”的行为展露的一览无余。

挨打要站直,除了是为自己的过错道歉,还有一个目的是要警醒自己不要再犯。朱潜龙从弑师,到叛国,一路走来,没有变的就是不想承认自己的错在哪。

一个不想认错的人,想要摘掉自己的帽子,也只可能摘了一顶又戴上另外一顶。所以从戏剧角度来说,朱潜龙的汉奸帽子,在他这个人设下,根本无法“摘掉”。从他弑师的那一刻,结局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这波舆情,对蒋方舟而言,既是最“倒霉”的那个(最菜的那个),也是其自身的机遇。

朱潜龙是戏中人,对蒋方舟而言,到底是成为“方舟子”,还是浴火重生,就在她一念之间,可惜的是,就目前展现出来的这些信息,她自己似乎还没有醒悟。(包括“老胡”明面上站理中客,实际上要保其他被日本这波节奏带出来的攻击点。——应该的,换我我也保该保的)

本来还想说点什么,给这位大V支支招,今天看了她的“再回复”,我觉得没这个必要了。

文末,在去年末今年初,日本大使说以下内容时,笔者便曾撰写一篇文章,作为预防节奏的前铺攻击。

【在日本人对华情感方面,针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还希望中方能够好好研究。当然,我们愿意同中方一起思索,如有需要也可以提出参考意见。对于中方的努力,我们会尽全力去协助。因为搞好外交部门同行间的沟通正是我们外交官的职责所在。】

不想到今天一语成谶,这里附上链接,也再次提醒诸位,我国历届政府,从来没有原谅过被美国政府放过的日本甲、乙级战犯,而那些丙级战犯、普通士兵,不少人也接受过劳动改造,可千万不要再产生“已经‘饶’了”这样的错误认知。

历史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