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60亿,只有河南超大戏剧聚落群,凭什么敢称世界之最?

6月6日,业内期待已久的全新文旅演艺项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正式开城。《只有河南》无论在主题建构、空间营造,还是沉浸体验的创新上都令人惊喜,打破了以往观众对于戏剧的固有认知,用高浓度、大体量、深体验的形式建构了戏剧幻城的品牌模式。它为何令人期待?它的创新之处在哪里?它将戏剧演艺和城市发展指向了怎样的道路?

作者 | 周思艺(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董婧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715字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500

6月5日,芒种时节,四野的麦子熟了,将河南开阔、辽远、丰厚的城市气质融汇于一场自然的风浪之中,生动地标志着河南这块土地的文明印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也选择在“芒种”这个特别的日子举行开城仪式。并邀请了王石、秦朔、刘震云等大咖共同参与首播,通过全网直播的方式第一时间将河南之名,幻城之美推送到观众眼前。6月6日,《只有河南》正式对公众开放。

500

《只有河南》是河南省A类重点项目,由建业集团联袂王潮歌导演历时四年共同打造,也是王潮歌继“印象”“又见”系列后全新文旅演艺品牌“戏剧幻城”的高点之作。这个占地622亩、总投资近60亿、拥有56个方格、21个剧场、328米长巨型城廓的全新戏剧演艺项目一经发布,便引发了业内和媒体的关注。创造了多项中国乃至世界单体文化项目之“最”。

《只有河南》为何令人期待?它的创新之处在哪里?它将戏剧演艺和城市发展指向了怎样的道路?

500

麦熟城开·时空迷局·科技造梦

《只有河南》的演艺三重奏

作为一个大型文旅演艺作品,《只有河南》在主题建构、空间营造和沉浸体验的创新上都令人惊喜。

在主题的选择上,《只有河南》以黄河文明为根基,深挖河南藏于地下、封于书中、束之高阁的中原文化,用全新的概念讲述关于“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王潮歌说“我们希望以敬畏之心,以当代精神,努力书写一部黄河边的‘史记’,麦浪上的‘离骚’。”

500

伴随着金色麦浪的起伏层叠,夯土大门的掩映开启,一程一路的灯火闪烁,故事从夏商光影到此刻洞天,从农业文明到奇幻空间,从个体悲欢到家国印象,《只有河南》用史诗性的笔触点染了河南政治、经济、文化的每一层记忆,记录了这里的土地和小麦,这里的芳华与磨难,这里的人心与人生。既回望了河南人的故土乡情,也诠释了河南之于中国的存在与魅力。

500

500

在空间的营造上,《只有河南》从“棋盘”与“盲盒”之中创意取材,打造了328米长的巨型城廓,21个剧场,设计了56个不重样的方格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下,剧场可同时容纳的观众达到一万人,所有剧目单次演出总时长近700分钟,覆盖的受众和时间广度都极大拓展。

500

这56个方格空间包含“麦田”“乾台”“坤台”“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仓库”“红庙小学”“覆斗书场”“人力车站”“教室”“拆迁房”“茶铺”“候车厅”“迪厅”……有的尘土扑面,让你感念河南的民俗风物;有的现代动感,让你感受城市的变迁心跳;有的哲学抽象,让你思索人生的生死存亡。

500

500

正因为每个空间都四通八达相互勾连,每个空间又承载着不同的时间坐标,因此观众在幻城之中穿行便如同在迷宫中探索,撞击历史,邂逅未来,沉淀理性,悦纳悲欢。在这样的空间里,过去单一行进式的体验方式变成了随机多线行进式,时间与空间交错并行,观众与演员错位互换,这带来的情感体验将是更为丰富的,多层次的。

500

500

除了空间的置换所带来的新奇感,数字科技的参与更加强了观众的沉浸体验。一方面,《只有河南》在视觉的呈现上创新运用了被王潮歌导演称之为“变质”的艺术手法,通过对“黄土坡”“李家村”“清明上河图”等中原景观、文化符号等介质进行“视觉质变”,让它们呈现出当下的新媒体艺术语言特性。

500

△李家村剧场黄土坡的“视觉变质”

另一方面,在灯光的设置上项目组进行了极强的把控。单一空间在灯光的控制下可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单一剧场在灯光的转换中也可以与日夜景观融为一体。据介绍,单“乾台”这一个户外空间就隐藏着上万台定制灯具,这些与四周及地面无缝拼接的灯光工艺标准及应用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展现出乾台在白天和夜晚截然不同的艺术盛景。

500

△乾台 白天景观

500

△乾台 夜晚景观

通过全新的城市演绎、空间设计和科技造景,《只有河南》在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凭空打造出一座承载土地、文化与史诗的幻城,为观众提供了高浓度的情感体验和全新的探索模式,成就了中国演艺迈向国际的一个期许。

500

一戏千城·千戏一城·戏剧聚落

文旅演艺的顶峰互见

据建业集团创始人胡葆森介绍,《只有河南》开创了不少记录。第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戏剧聚落群,21个剧场可同时容纳近10000人;第二是50多亿的投资,有望刷新中国单体文化项目投资记录;第三是幻城的东墙是当今世上单面最长的人工夯土墙,长328米,高15米,厚2米,堪称吉尼斯世界之最;第四是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了多种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为演艺赋能……

500

500

在如此多“最”的头衔之下,我们尚需思考,《只有河南》担得起这样的名头吗?它达到我们的期望了吗?

新时期以来,中国旅游产业经历了观光式、休闲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大致发展阶段,演艺产品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与其交融,并衍生出诸多新的品类和形态。

从形态上看,戏剧从一戏到千城,又以一城融千戏。既有单一型精品剧目诸如《印象刘三姐》《大唐追梦》《乐动敦煌》《大有兰州》;也有融合型演艺小镇,比如无锡拈花湾、成都安仁小镇、锦绣中华民俗村;还有业态聚合的演艺公园,如中国宋城。

500

△《大唐追梦》

从空间上看,戏剧的演艺空间多种多样,渗透了景区、城镇、城市的各个角落。既能在室内与主演四目相对,也能在室外和陌生人撞个满怀;既能在城墙上吟诗作画,又可在河流间逐水流光;既能与欢乐的马戏和谐共生,又能与浪漫的花海相映成趣。

500

从体验上看,戏剧的观演方式和体验方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升级。既有上海《不眠之夜》这类室内沉浸互动的优质戏剧,也有大唐不夜城这种融合了观赏、游购、娱乐各类需求的文旅场景;既有《印象丽江》这类依托自然雪山的实景剧场,也有《又见平遥》这样以行进式为基础的演艺空间。

500

△《不眠之夜》

如果一定要作个对比,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或许与宋城演艺公园或法国狂人国主题公园的模式更为接近。宋城景区占地约100亩,是文旅演艺“轻资产,高回报”的代表,室内剧场演出不受气候影响,景区聚合多种业态,适合全年龄段全时段参与。法国狂人国主题公园以12世纪的古堡为中心,涵括了周围15个村庄,占地300公顷,以中世纪之旅为主题,包含各类舞台剧、街景表演、水秀演艺。

500

△法国狂人国主题公园

宋城和狂人国的演艺主题公园模式在商业模式上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但同时也陷入“演艺快餐”的质疑声中,虽然异地复制十分简便,但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娱乐属性相对强烈,对于文化的发掘和戏剧的创新却显出不足。

《只有河南》与上述演艺项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并非一部戏、一个剧场、一个景区配套,而是一个以戏剧覆盖一切的主题公园。《只有河南》作为戏剧聚落群,每一个空间都经过了整体的优化,每一个剧场都是不可缺失的1/21,每一条行进路径为观众带来的都是高浓度的戏剧体验,以此全景化地展现河南的过往与当下。从千城一戏到千戏一城,从旅游景区到戏剧聚落,戏剧幻城的概念给戏剧和演艺提供了高标准和新模式,也提升了戏剧演艺的影响力。

500

城市文化·形象改造·品牌聚能

戏剧演艺与城市生长

《只有河南》令人无法忽视的另一点便是它与河南城市的关系,而这也让我们将演艺与城市深度链接起来。

500

曾几何时,河南的城市形象在飞速变迁的时代一直显得格格不入。在互联网的杀伐之地,河南人与河南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网上广为流传着“千万不要相信河南人”“防火防盗防河南人”的口号,一谈到河南人,人们便会想起“偷井盖”“土”“经济落后”的标签。

在河南的文学,如李準的《黄河东流去》、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田中禾的《十七岁》中,作家们也不断地在书写着河南生存的悲苦与人性的挣扎,追忆着一种已逝去的中原文化与中原精神。

媒介宣传的缺失和先进文化的迟滞致使河南一向以其苦难与落寞的形象立于中国。与它给偌大中国贮藏的文化财富相比,河南,是一个缺乏历史性格的城市。与陕西的盛唐气象、重庆的魔幻空间、上海的现代都市、云南的自然清新相比,河南,是一个缺少当代想象的城市。

而随着文旅产业的兴起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如何书写河南,推介河南,焕新河南的城市形象,更成为了一个急迫的话题。

所幸,在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不断生长的河南。2020年疫情期间,河南以疫情防控落实和村长土味喊话另类出圈,树立了正面有趣的形象;2021年龙门石窟、新乡南太行等红包封面也取得了很高的热度;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用新奇梦幻的艺术手法演绎古典文化,收获一直好评……

500

而融合新艺术形式与前沿科技的《只有河南》戏剧品牌,无疑将河南的城市形象,推上了另一个高点。

在开城仪式上,“河南老胡”说:“用一座城,向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致敬!用一座城,报答脚下这片哺育我们生生不息的土地!用一座城,告慰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伟业与辉煌的祖先!用一座城,为文化河南加冕!”

反对的声音也有,有人说看完《只有河南》,记住的还是河南的“土”、河南的“穷”、河南的“农业”;有人说,导演以一个外省人对河南的固有印象加深了人们对河南的固有印象;有人说,一个国际化的河南、一个奋进的河南,才符合当下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一大片小麦……

500

故土与小麦、当代与国际,哪一个才是河南的本色?哪一个才是河南的未来?哪一个才是河南人心中的河南?这或许是所有关于河南的艺术创作和形象推广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可以明确的是,历史化的命题不代表落俗的艺术表现,下沉式的书写不表示平庸的城市形象。在全球化加速的当下,城市演艺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其命题与故事,更是其创新与品牌。《只有河南》代表的不只是“小麦”或“李家村”,更是诠释一座城市的能力和创意,是此地的人们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而这,正是故事之外的另一个故事,戏剧之外无尽上演的戏剧。观众走出这座幻城,离开这座城市,戏剧却仍不停息。

500

结语

《只有河南》打破了以往观众对于戏剧的固有认知,用高浓度、大体量、深体验的形式建构了戏剧幻城的品牌模式,为城市与演艺的深度融合树立了一个标杆,也响应了国家讲好黄河故事的号召。“只有”二字,凸显的是河南独一无二的城市个性,也是中国文化悠远根深的文化魅力,正如王潮歌说:“我特别希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里,上演的不仅仅是戏剧,而是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故乡、对自己母体文化的那一份深深自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