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和小冰河期有关系吗?清军频繁入关劫掠,外加白银断流才要命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谨言
字数:3491,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明朝灭亡于1644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然而究其原因,却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史学家们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进行阐释,但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从自然环境入手,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明清易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也就是所谓明朝亡于“小冰河”。那么,这个说法对吗?
▲“小冰期”这一概念,最早是1939年由一位叫做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的气候学家提出来的
所谓“冰河”,也就是冰期,是指地球表面有大规模冰川覆盖的地质时期。迄今为止,地球总共经历过三次大冰期,分别是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与第四纪大冰期。除了大冰期之外,还有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更为频繁的冰期,被成为小冰期。我国至今已经历过四次小冰期。第一次是在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从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是从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
▲从1635到1666年的30年间,全球共发生大规模叛乱与革命共49次,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明末的李自成起义
气候变化作为历史进程中一条不易察觉的线索,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中国现代杂文家、历史学家邓拓(笔名邓云特)曾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论述道: “农民穷乏饥饿,既达极点,流移死亡之现象,继续扩大,则农与城市中之普遍暴动,势不可免,所谓‘挺而走’者是也……”由此可见,像小冰期这种剧烈的气候变迁会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造成何等的影响。出现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的这次小冰期史称“明清小冰期”,据传长江曾因此结冰长达一个月,洞庭湖更是结冰厚达一尺。
▲观音土在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大饥时期曾被饥民当成食物充饥
气候的激变,导致晚明时期各种灾害十分频繁,水灾、旱灾、蝗灾、鼠疫可谓是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韩山师范学院教授,中国明史学会会员赵玉田在《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中指出,以湖北为例,历史上洪灾的频率,北宋为5.68年,南宋为4.20年,元朝为1.93年,明朝为1.63年;干旱频率,北宋为7.57年,南宋为3.26年,元朝为2.78年,明朝为1.78年;广东旱涝灾害频率,宋代为22.8年,元代为5.9年,明代为1.3年;广西旱涝灾害频率,宋代为16.8年,元代为3.3年,明代为2.0年。以上这些灾害在《明史》、《明会典》、《明实录》等文献中均能找到相关记载,如“解池旱涸,盐花不生。”(万历十一年);“十月,大雨冰,地厚尺许,树枝皆折,鸟兽多饿死”(万历四十八年);“锦义自春至夏,逾时不雨,千里赤地。”(泰昌元年);“辽东久旱,五、六月彻日大雨”(天启元年);“霪雨为灾,山海关内外城垣倒塌,兵马压伤,时因粮荒。”(天启六年)等。到了崇祯在位期间(1627-1643年),相传曾出现过连续十年的大旱,就连黄河干流和支流都出现了断流的现象,整个华北地区几乎颗粒无收。河北、山东大量灾民纷纷弃耕逃亡,很多村庄变成了无人村。崇祯二年(1629),朱由检命行人马懋才入陕调查灾情,马懋才后将陕西的灾情整理成一份名为《备陈大饥疏》的奏疏上报朝廷,文中记载:“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后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
▲持续的旱灾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蝗灾,导致粮食价格一涨再涨,往往有钱也买不到粮
此外,“春夏大旱,每日风霾。大无禾,斗米银一两二钱。民间食尽草子树皮,至有父子兄弟夫妇相食……”、“大旱,人食草木,至有骨肉相食者”等皆是对那段时期大旱的描述。在旱灾发生的同时,水灾、蝗灾也常常接踵而至。以陕北地区为例,崇祯年间,共发生过大规模水灾6次,平均每2.83年发生一次;而在明末清初的河南,蝗灾每2. 4年发生一次,其中,1610~1640 年为河南蝗灾的高发期。除了旱灾、水灾与蝗灾外,鼠疫也是这段时期影响力最为广泛的灾害之一。《明史·五行志》中对鼠疫有以下记载:“崇祯七年八年,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据统计,在鼠疫最为严重的崇祯十六年,由于鼠疫而病死的百姓达到了五分之一。瘟疫过后,北京街头的小贩、雇工基本倒毙殆尽,甚至连叫花子都难觅踪影(“大疫,人鬼错杂”;“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而北京城的士兵更是由10万减少到了5万,原先3万匹战马中真正具有战斗力的不足一千匹。
▲崇祯十六年的鼠疫使得北京城内的士兵锐减,即便是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也因为身体虚弱而失去了战斗力
水灾、旱灾、蝗灾、鼠疫不断,使得大明朝廷的财政捉襟见肘,兵变与农民起义频频发生。至崇祯八年( 1635 年) ,全国农民起义军已达到了13支,人数约30万。小冰期对大明的影响不仅限于内地,北方边境地区也在同一时间深受其害。有学者发现,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气温与降水量的波动对草原植被影响巨大。气候转冷很容易造成牧草大面积死亡与土地沙漠化,而这种灾难对于游牧、渔猎民族来说也是十分致命的。不过,气温骤降对于长期生活于寒区的女真人来说,想对能适应,但对于长期生活在关内的明军来则往往是大难临头。《明史》中,诸如“号大兵四十七万,期三月二日会二道关并进。天大雪,兵不前,师期泄”;“官兵四面围之,地泥淖,且时际穷冬,风雪裂肤,士无固志。”之类的记载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而战乱与严寒气候导致东北、华北地区人口损失严重并开始逐渐向南迁移后,为了度过饥荒,防止内部瓦解,后金/清军也多次破口入关,对北中国发动多次大规模劫掠和屠杀,转嫁了自身矛盾,又进一步摧毁了明朝的国家实力。在明金遭受自然灾害时,河西地区的蒙古诸部也在饱受旱灾的疾苦(“蒙古诸部大饥,多人塞乞食”)。明朝经略袁应泰曾提出应援救蒙古人,以期收买人心。不过户部郞中傅国却竭力反对这一策略,并将蒙古饥民拱手让给后金,白白让对手多了一个盟友。至此,蒙古在明金之战中完全倒向后金一方,大大增强了后金的实力。另一方面,小冰期在欧洲也导致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这同样造成了欧洲人口的大量损失。这场战争与同期在马尼拉发生的西班牙人对华人的大屠杀,导致欧洲白银流入中国的锐减。而同时期,小冰期也导致日本德川幕府采取了“锁国”政策,导致明朝也失去了日本白银的供给。这对已经实现了“银本位”的明朝经济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即支付货币少了,经济紧缩了。通俗的说,由于农民要拿手头的实物去换白银交税,而银价上涨,这就使得农民的税赋变相加重。而农民交不起税,朝廷就没钱。没钱咋打仗?
▲事实上,明朝的建立就曾受益于气候变冷(1350年前后)后的元末农民起义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气象灾害,无疑主宰着中原农耕文明与北亚游牧文明的命运与历史走向。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学者甚至认为,在明朝灭亡的各种因素中,自然灾害因素占了55%,人为战乱因素占了45%。不过,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可能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土地兼并、官场腐败、连年征战、白银出逃、藩王制度、财政失灵等皆为明亡清兴的推手。正如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气候肯定是一个无法忽略的重要因素。明朝的崩溃当然不只是因为气候变化,仅仅生态环境本身解释不了任何东西。然而,当你试图去解释明朝为什么崩溃,如果不把气候考虑进去,肯定是不完整的。”简单说,同样的严峻情况,对于不同的人或组织,乃至国家自然都是考验。但各自所交的答卷和所造成的就不同了。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就是明例。打个比方的话,明朝已经是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如果不是天气骤变,可能还能多活一段时间。但天冷了,老人身子骨弱,结果旁边那个后金八旗为了过冬,还总跑过来扒老头衣服。所以本来可能是寿终正寝的老人,死得那叫一个着急和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