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罗马和汉朝曾商业互吹?别急,先搞清“赛里斯”是不是大汉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微漫烟叶

字数:3660,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古罗马与汉朝的对比,不管是是史学界还是网络上,不管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都有不少热议话题。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当时的汉朝与罗马其实进行了一番“商业互吹“。但是这个说法是真的么?其实,汉朝对罗马的记载确实有吹嘘的一面,但是仍然有不少历史记载者认为其中虚假不少,并且甚至很多记载也有不少贬低之处。而罗马方面关于的“塞里斯”的记载,甚至有可能都不是汉朝,本文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500

首先说一下汉朝对罗马的评价。第一,汉朝是承认罗马,是西方大国的,甚至以大秦命名。这里从中文史料记载中就可以看出,如““有小城邑合四百余,东西南北数千里……置诸小王甚多”,乃葱岭以西之最大国家。”(《魏略》)第二,富丽多宝。在中国的罗马叙事中,大秦的富饶、华丽与珠宝云集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外国传》)另一本同一时代后秦的史料《大庄严论经》,则讲述了一个西入大秦贩宝而致富的传奇故事。因为大秦多宝,与其交往的一些地方也多有宝物。第三,清明安乐。在古代中国人的印象中,大秦国政治清明,人民安乐,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国度。第四,有类中国的人类形象。与古代中国域外世界种类繁多的非人描述不尽相同,大秦国人具有比较正面的人类形象。第五,近乎仙界的神异形象,如宋膺《异物志》记载,大秦国有一种羔羊,自然生于土中,脐带连着大地,“击物惊之,乃惊鸣,脐遂绝,则逐水草为群”。这是超乎想象的人间奇物。第六,拥有起死回生队的神秘力量。托名于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还记载一种名叫返魂香的奇异香物。据称,西海聚窟洲中有反魂树,花叶奇香,“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以微火煎成黑饧状,香气可闻数百里,能使死者复活。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长安城内疾疫流行,病者数百,死者大半,武帝乃以此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三月不消,于是信其为神物也。按照书中的说法,这个想象中的聚窟洲在西海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与传说中的位于西海之西、昆仑东南的大秦国颇为一致。因此之故,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即把返魂香当作大秦特产。

500

这些描写中的罗马,早已超越人类的领域,宛如仙境一般。但与历史上的罗马稍加比对,汉晋中国依据间接获得的罗马信息,而建构的大秦形象,存在明显异化和严重变形。显然,受主客观条件制约,当时中国通过陆海两道间接获得的罗马知识,既具历史真实,也有杂伪虚构。其中一些知识甚至为西方世界某一信息侧面相关知识的集成综合。汉晋中国虽然知道大秦国家位于天下最西,强大而富庶,但却不清楚其与洛阳或西域长史驻在地的实际距离,也没有其军队和户口数量的基本数据,以致其国都所在也不知道。所以如袁宏、范晔等学者就对某些大秦传闻心存疑虑,他们断定大秦所出“奇异玉石诸物”谲怪不经,干脆不予记载。范晔在记述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朝贡事件时,又对其“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的传说表示怀疑,称“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认为是传述者过于夸张,导致传闻与实事严重不符。据此可见,基于真假混杂的西方传闻和美好想象而建立起来的汉晋大秦形象,除在一些方面与罗马帝国相吻合外,有不少是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大秦为地标的西方世界的整体幻像。

500

这自然是因为汉朝与罗马相距遥远,绝无利害冲突,加之汉末魏晋的政局动荡和战争破坏,使得人们对现实世界极度不满,更加幻想一个超越现实的异邦存在。于是在知识分子笔下,原来附着于西方世界的美好想象,就逐渐扩散并寄托到新的大秦——罗马身上。于是,大秦就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心中的理想国。因此,后来的日本白鸟库吉将《大秦传》中的罗马描写定性为中国人的“空中楼阁之谈”。再比如《后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中有关大秦的地理描述,与《山海经》比对会发现,《后汉书》中“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具有典型的《山海经》风格;《魏略》关于“大秦西有海水”至“所传闻西之极矣”一段文字,不仅地理名词全部来自《山海经》,其后半部分还大体抄录了《海内东经》。其次中文史料对罗马帝国也并不是一味的吹嘘,仍然还是贬低之处。在《后汉纪》里,大秦“国王髡头而衣文绣”,髡首文绣似已成为大秦全民的风俗习惯。而依据中国的文野标准,髡首带有惩罚性质,暗含贬义。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引《外国图》记载:“大秦国人长一丈五尺,猿臂长胁,好骑骆驼。”此《外国图》,《史记正义》作吴人《外国图》,则其成书或在三国时期。从“猿臂长胁”的形象描绘看,大秦人又已具有非人形象的某些特征。而在晋人殷巨的《奇布赋》中,远来“献琛”的大秦国家已被想象成“荒服之外国”,“仰皇风而悦化,超重译而来庭”,成了域外夷邦的普通一员。《凉州异物志》又记载:“大秦之国,断首去躯,操两刀屠人。”。据此可见,魏晋时期的大秦形象已大打折扣了。

500

最后说一下,罗马是否也对当时的汉朝进行了吹捧呢?关于罗马对赛里斯的记载,其中多有吹捧之意,如“在各种铁中,赛里斯铁名列前矛,赛里斯人出口服装和皮货同时也出口铁。”(老普林尼《自然史》)并对赛里斯人的寿命也有吹捧的地方,“人称赛里斯可长寿,甚至超过二百岁。”(《地理学》)但是细看一下老普尼《自然史》原文就发现,他对赛里斯的记载很可能是是中亚,如“使团长拉西亚斯的父亲曾到过赛里斯国;赛里斯人欢迎旅客们,他们的身材超过了一般常人,长着红头发,监眼睛,声音粗犷,不轻易与外来人交谈。另外,由他们所提供的资料与我们西方商人们的所说也相差无儿……”通过这些去过“赛里斯”对当地人种进行实际观察的人描述来看,赛里斯人种不是东亚人种。同时另一本罗马史料《对霍拉赛著作的诠解》记载,“赛里斯人”一名来自赛里斯国,赛里斯民族与帕提亚民族相吡邻……根据对赛里斯地理位置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帕提亚附近,当时的汉朝与帕提亚距离相差很远,在帕提亚附近只有中亚的国家与民族。

500

但是也不能就此认为赛里斯是中亚某国,实际一些罗马史料还将赛里斯指向另一东方国家印度。如包萨尼雅斯的《希腊志》就认为,赛里斯所在地是印度,另一本史料更是直接明确说赛里斯在恒河流域,“沿恒河两岸居住着来自印度和赛里斯的婆罗门,……在我看来亚历山大虽从未渡过恒河,但是一直挺近到赛里斯国,该国赛里斯人纺织丝绸。(《论婆罗门教》)综合所述,罗马人理解的赛里斯,可能跟汉朝关系不大。那么罗马人是否了解当时的中国?这是肯定的。按照克罗狄斯·托格密的《地理学》记载,“赛里斯国西迄于艾莫斯山脉以远的斯基泰,北至无名大陆,其南界为印度河之外的区域,东端紧邻秦尼。”这里的秦尼很可能指的就是汉朝。当时关于东亚的信息,很多都是来自中亚与印度人的传述。按照后世阿拉伯史料对中国的记载经常称呼中国为隋尼如“隋尼:太阳升起之地众所周知的一个国家。”(《疑难国名地理词典》)

500

因此,隋尼可能就是秦尼的延续。并且从地理位置上讲,另一本史料《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里秦尼就是中图及其附近地区。那么罗马人如何记载秦尼的呢?没有任何吹嘘的记载,甚至连秦尼产丝都没有记载。为何秦尼没有留下产丝的记载?这先要明白为罗马为何要大力发展印度洋贸易。从东方来货物要想进入罗马走陆路,都必须从经过中亚的贵霜与西亚的帕提亚,显然这两大帝国要么作为中间商转卖,要么直接收取大量过路费。不管货物怎样到达罗马,其价格肯定非常昂贵。这样罗马人买的数量不多,同时商人赚的也不是很多。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那就是到原产地购买,就像现在很多人去外国代购一样。这样由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所以价格自然就会很便宜,同时由于买的人多,薄利多销所以原产地也能赚的很多钱。

500

这也就是罗马人要大力发展印度洋贸易的原因。但丝绸的原产地并不是印度,而是中国。虽然在印度卖丝绸,也比帕提亚与贵霜两个国家便宜不少,但是自然不可能如原产地便宜。如果让罗马人知道丝绸真正原产地是中国,自然会想着去打通一条通往中国航线。这对印度人和中亚人是不利的。所以,他们才故意在信息上玩封锁,让罗马人不知道中国的存在,就认为印度才是丝绸的生产国。至于但是罗马并没有吹嘘汉朝,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东方另有一文明古国印度,已经满足了罗马人距离产生美的感觉。有一个理想国了,也就没必要其他国家吹嘘了。而汉朝与之后的朝代,对罗马有一些吹嘘。也是因为印度太近,太了解,实在没法当理想国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